汪和生
談基層防疫工作中流動兒童的免疫管理
汪和生
城市衛生服務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對外來流動兒童做到免疫預防,如何讓其能夠和城市同齡兒童同樣得到規范、及時的健康服務,是目前防疫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流動兒童當前存在的共性問題,其次,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就基層防疫工作中流動兒童的免疫管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層防疫;計劃免疫管理;流動兒童
隨著我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外地和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到城市中,使流動兒童數量出現大幅度的激增[1]。城市衛生服務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之一就是對外來流動兒童做到免疫預防,讓外來流動兒童也能和城市中的同齡兒童一樣得到規范、及時的健康服務,是防疫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2]。
1.1 流動兒童自身特點第一,流動兒童來自農村,衛生習慣、居住環境不樂觀,很容易出現大規模傳染病的流行和爆發;第二,流動兒童居住情況處于無序狀態,隨意性大,搬遷頻繁,居無定所,不能長效規范地對其進行管理;第三,與城市兒童相比,流動兒童人群基礎疫苗的免疫接種率、建卡率都要明顯低于本地兒童,使之成為相關傳染病的高發人群[3]。
1.2 監護人認識不夠很多流動兒童的家長都是來自于經濟比較落后、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的農村地區,其衛生防病意識不夠,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沒有預防接種的思想意識。有些家長道聽途說,對免疫疫苗不了解,不能主動讓兒童去接種免疫疫苗,部分家長經濟狀況不樂觀、家庭收入不穩定,超生現象較為嚴重,不愿意在衛生防病方面投入。還有些家長是外地搬遷而來,對于接種地點和接種疫苗單位不清楚。
1.3 管理機制不完善隨著我國人口的大量遷徙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流動兒童的免疫規劃管理逐漸成為衛生防病工作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城市基層衛生防疫機構,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方面都不能滿足流動兒童免疫管理的需要,在行動、投入、認識上還沒有形成合力[4]。
2.1 政策保障均等化為切實加強流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政府有關部門應出臺多項保障政策,首先在三大類18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上,將流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列入與本地兒童同等的工作要求中;其次貫徹實施擴大免疫規劃,流動兒童免費享受11種可預防13類疾病的免疫規劃一類疫苗和注射服務;第三對接種門診實施的接種服務補助,無論本地兒童或流動兒童一律給予2元/針次的標準,確保同等的服務質量[5]。
2.2 接種服務人性化有條件的地區應爭先開展星級接種門診的創建工作,使硬件條件、服務流程都有極大改善。例如某地專門投入20多萬元分別為各接種門診配備了兩臺恒溫醫用冰箱,并安裝冷鏈監控系統,使全區所有接種門診的冰箱均能夠24h實時監控溫度,全面落實疫苗冷鏈溫控監測。該區各家兒童接種門診全面實行星期日至星期五,每周6天的接種制度,在做好疫苗針次程序化預約服務基礎上,運用短信平臺實行提醒式催種服務,有效提高了流動兒童的疫苗月接種及時率[6]。
2.3 日常管理網格化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公共衛生三級網絡體系,各村(社區)都配置公共衛生聯絡員,目前全區共有91個村(社區)和6名大工程單位公共衛生聯絡員,每個村(社區)又通過分片包干的形式配備若干流動人口管理人員,基本覆蓋各個自然村、小區,以網格化管理要求落實區域內流動兒童人數排查、信息核實、健康宣教、催種通知等工作職責,各村(社區)每月至少一次與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接流動兒童公共衛生工作開展情況。
2.4 加強與學校的溝通與協調積極聯合學校開展查漏補種、查驗接種證工作。通過完善資料、規范補種、集中查驗的方式構建長效機制,大大提高了流動兒童的免疫接種率,有效保護了兒童的身體健康,避免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
總之,流動兒童的免疫管理對于基層防疫工作極為關鍵,對于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流動兒童免疫覆蓋率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
[1] 蘇亞兵,朱美云.泰州市口岸鎮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分析[J].江蘇衛生保健,2008,10(04):26-27.
[2] 王培生,嚴衛麗,王君.烏魯木齊市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狀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地方病通報,2010(01):58-59,62.
[3] 吳萌青.2008年義烏市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率調查小結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08(16).
[4] 汪愛華,劉愛東.仙桃市1~7歲流動兒童“五苗”接種率調查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7,18(03):69.
[5] 解西倫.影響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的因素及其管理對策[J].職業與健康,2009,25(11):196-198.
[6] 林君英.蕭山區流動兒童免疫狀況調查及對策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7,23(06):548-549.
R18
B
1673-5846(2013)06-0053-02
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南京 2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