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林
骶管封閉療法合元胡止痛滴丸治療腰突癥150例
張萬林
目的探討骶管封閉療法聯合元胡止痛滴丸治療腰突癥的臨床效果。方法所有病例采用骶管封閉療法合元胡止痛滴丸治療,7天為1療程,連續5個療程。結果治愈81例(54%),好轉48例(32%),有效21例(14%),總有效率100%。結論采用骶管封閉療法聯合元胡止痛滴丸治療腰突癥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骶管封閉療法;元胡止痛滴丸
腰突癥(腰椎間盤脫出癥)是骨科臨床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給工作、家庭、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骶管封閉療法合中成藥元胡止痛滴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50例,取得明顯療效,現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150例,均為我院門診及住院病例,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齡21~68歲。病史5天~25年。全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活動受限。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勞損史,多數患者伴有坐骨神經痛、疼痛向患側下肢放射、行走時加重,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異常、小腿和足部、足背、足趾麻木。全組患者均經CT檢查證實為腰椎間盤脫出。
1.2 治療方法
1.2.1 用具5ml、20ml一次注射器各1具,7號針頭2枚,洞巾1塊。
1.2.2 藥品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0.5%布比卡因注射液5ml、維生素B12注射液 1mg、維生素B1注射液1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125mg或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注射用水10ml。
1.2.3 方法側臥位,暴露臀部,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在骶孔處行局部麻醉,然后調整針頭與皮膚呈30°角刺入骶孔,有落空感后,回抽無腦脊液,緩慢注射藥物20ml(2%利多卡因注射液2.5ml,0.5%布比卡因注射液2.5ml,維生素B12注射液2ml,維生素B1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1ml,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25mg或曲安奈德40mg,加注射用水9ml)。注藥后患者改俯臥位,恥骨下方墊一枕頭,使臀部抬高、以利于藥液向頭部方向擴散。休息1小時后即可下床活動。
1.2.4 療程7天為1療程,連續5個療程。1~4個療程用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第5個療程改用曲安奈德注射液。
1.2.5 中成藥元胡止痛滴丸每次30粒,每日3次,口服。7天為1療程,連續5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可殘留少許神經根受壓體征。有效:注藥后臨床癥狀及體征可緩解,但有反復,勞累后又加重。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
治愈81例(54%),好轉48例(32%),有效21例(14%),總有效率100%。
谷某,男,57歲,于2012年11月15日初診。主訴:右側腰腿部疼痛伴麻木1年,加劇1周。患者1年前因勞作用力,突感腰部疼痛,迭經治療,癥狀時起時伏。后漸感右下肢疼痛、麻木,經CT確診為:L4、L5椎間盤突出。一周前因勞累使上癥又作。查體: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4”字交叉試驗(+),挺腹試驗(+)。采用骶管封閉療法合元胡止痛滴丸治療3個療程,疼痛消失,活動如常。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腰突癥,又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是由于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加重了突出物周圍血液循環和神經組織營養障礙,造成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組織增生、粘連等無菌性炎癥刺激,使椎管內壓力增高,繼而發生腰腿痛。臨床上以腰4與腰5、腰5與骶1之間的椎間盤最易發生病變。目前對此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多采用除去病因、止痛、局部封閉、理療等常規綜合措施,療效不甚理想。
骶管內用藥方法簡單,藥物經骶管進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神經根及脊髓,阻斷疼痛的傳導通路及其惡性循環,解除病變部位的肌攣縮及血管收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物質的吸收,從而起到消除炎癥解除疼痛的目的。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及曲安奈德注射液均為混懸液,在組織間吸收緩慢,兩藥合用,曲安奈德功效可持續2~4周,可使局部炎性水腫消退,從而解除神經根壓迫和粘連,使受損傷的神經根得以修復。同時配合中成藥元胡止痛滴丸內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元胡止痛滴丸由元胡、白芷組成,有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方中元胡有活血、定痛、行氣之功,為血中之氣藥,止痛之佳品,廣泛用于身體各部位由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多種疼痛。《本草綱目》言其“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白芷辛散溫通,長于止痛。配合骶管封閉治療,可促使突出的髓核得以回納,消除疼痛,故獲滿意療效。
R59.4
A
1673-5846(2013)06-0221-02
湖北省遠安縣人民醫院 湖北宜昌 4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