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忠
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與治療對策
朱志忠
目的總結歸納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原因,探索預防和治療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2年骨科下肢骨折、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100例綜合分析。結果總結骨科臥床患者發生便秘的多種原因并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和解決辦法,臨床效果滿意。結論采取預防措施能減少和糾正便秘的發生。
排便因難;預防;治療
骨折患者經歷了下述多種原因影響,經常有便秘癥狀發生,使患者由于腹內脹氣、腹部疼痛等不適,導致患者在飲用食物、夜間睡眠、疾病愈后康復等方面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1],通過對我院100例臥床時間相對較長的下肢、脊柱、骨盆骨折患者便秘原因分析,采取消除心理因素、給予進食、提供隱蔽性、鼓勵患者床上活動、服用緩瀉劑、外用開塞露、灌腸等對策,臨床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收集我院2000~2012年骨科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齡16~82歲。其中下肢骨折61例,脊椎骨折19例,骨盆骨折20例。本院統計資料中表明,43.8%的患者分別在傷后1~5天和術后1~5天出現便秘,同時伴腹脹、腹痛、焦慮、煩燥等癥狀。
2.1 根據我院2000~2012年骨科病歷資料,由于骨折來就醫的患者多屬于車禍等意外傷,屬于發病突然,這些患者大多數對預后都會有所擔心,所以患者都會有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上的癥狀,加之排便過程中因為損傷造成的疼痛,誘發心情緊張使交感神經興奮增強、胃腸蠕動減弱,是導致排便因難的主要原因。
2.2 根據對我院從2000~2012年對下肢骨折、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觀察,骨折患者都會遵醫囑而臥床,下肢骨折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求患者平臥,治療中由于需要接受牽引等,又讓患者的活動受到限制,特別是骨盆骨折患者,因其機體受到嚴重創傷而導致功能活動受限、脊椎骨折患者是因為神經功能方面出現了障礙,這些癥狀導致腹脹、盆肌及胃腸平滑肌張力下降,胃腸蠕動減弱或消失,因此導致水分在的吸收過度,引起的便秘。
2.3 根據觀察,來我院住院治療的大部分骨科患者基本上都食欲不好,進食和飲水量較少,再加上患者及家屬對相關營養知識了解不夠,多數人認為“吃好”就是進食雞、鴨、魚、等具有高蛋白的動物食物為主,造成飲食結構的不夠合理性與科學性,加重了膳食纖維不足,從而導致腸腔內食物殘渣過少,腸內容物不足,起不到正常刺激腸蠕動作用,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加重腸道內的水分過度吸收。還由于未重視對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又導致大便干燥,也增加了排便的難度等這些由于不科學和不合理的飲食方面原因也是導至便秘的重要原因,排便費力。
2.4 下肢骨折、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因傷痛原因,骨折后在病床上要依靠別人幫助使用便盆還不適應,不是象日常未受傷的時候可以用蹲姿或從在便桶上那樣,可以利用重力增加腹內壓,這樣也使患者減少了便意導致了排便因難。
2.5 在正常情況下,排便也是在較為隱蔽和有性別之分的地方進行,由于排便時會有難聞的氣味和不雅聲音,這也是讓患者排便時難免會有心情緊張等不良反應、使患者由于括約肌緊張減少便意而,導致便秘。
2.6 術后進食時間晚和麻醉對胃腸功能的影響,均可使便秘發生率增高。
3.1 首先要消除患者的心理因素。患者入院后,醫務工作者要盡早進行健康宣傳教育,詳細說明在住院期間將發生便秘原因,耐心地指導預防便秘的方法,使患者盡可能解少思想顧慮,同時指導和幫助患者慢慢適應在接受臥床治療期間在床上使用排盆排便的習慣。
3.2 其次是要注意患者的飲食及飲食結構。下肢骨折、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非腹部手術,一般來說不容易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反應,因上主張讓手術后要早期進食,如果患者是因為施行全麻手術,麻醉復蘇后,沒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應讓患者進食。同時也還要注意患者每日主食量,保證充足的飲水量,飲食中也不要以豬肉、雞肉等動物性食物作為主食,宜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及含纖維高的食物,以促進腸蠕動,這樣可以減少患者排便因難。
3.3 要為患者提供隱蔽性。如患者有便意時,護理人員應為其拉上屏風或放下蚊帳;同時要求患者的來訪客人和不相關工作人員暫時離開。
3.4 鼓勵患者在床上也要加強活動和鍛煉,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每天適量做收腹運動并經常用雙手順結腸走向在腹壁上做環行按摩,這些活對刺激腸蠕動、利于排便有較好的幫助。
3.5 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如果患者3天以上未排便者,可適量服用緩瀉劑,如用番瀉葉、麻仁丸等。如果患者出現大便干硬,可以讓患者食用香蕉、蜂蜜水等有助于軟化大便的水果,還可以在患者有便意的時候使用開塞露等能起到使大便軟化又能促進腸蠕動的藥物,必要時也可適時進行灌腸通便。
4.1 對于下肢骨折、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要充分考慮到患者因傷痛原因導致排便因難,還應考慮由于大便在腸腔內滯留了太長時間導致了糞便干燥硬結,這些癥狀和因素都會加重肛門墜脹、疼痛、腹脹等不適癥狀。
4.2 有資料顯示,便秘這一常見的癥狀是骨科患者因為臥床造成的常見并發癥之一[1],其發生率一般65 %左右,便秘直接影響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也由于這些原因,患者在治療上的配合程度會大減弱,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十分不利。
4.3 多種原因提示,醫院的醫護人員要充分認識便秘的本質,認真探索引起便秘的原因,從各種文獻和臨術經驗中不斷學習和掌握指導患者預防便秘的措施,臨床上是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或減輕便秘癥狀,這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是有幫助的。
4.4 因此,醫務工作者更應該了解人體排出糞便應該要具備的條件是:即“人體腸腔內要能讓正常腸蠕動的基本內容物質,病員有正常的腸神經反射,包括正常的直腸反射;能夠提高或保持腹內壓的肌肉 (包括腹肌、膈肌、骨盆底肌 )等方面的功能無異常;排除導致腸蠕動的器質性因素等方面的障礙”,這些因素對于指導患者從心理、生理上克服便秘帶來的不利影響是較好幫助作用的。
4.5 調查顯示,術后進食時間過度推遲可加重便秘,術后進食時間每推遲 1天,便秘的危險性將增加6.3倍。
4.6 如果醫務人員對患者飲食知識指導方面的不是太好,患者因身體條件方面要禁食或進食量不足,使胃內營養物資的缺乏;還有一部分醫護人員及家屬在住院醫療期間由于對骨科患者的特征缺泛足夠的了角,錯誤的以為骨科患者也象其他患者一樣需要等到肛門排氣后才可以進食,這些錯誤使一部分骨科患者在手術后沒有在適當和可以的時候飲水和進食,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
4.7 還有一些患者是因為便秘導致肛裂,其主要癥狀表現是便血、肛門疼痛,十分痛苦,患者因為不了解這是便秘造成的,于是試圖通過忍耐不解大便,以為減少排便次數可以減輕痛苦,這樣的結果造成糞便在大腸中停留時間更長,水分被吸收得更多導致大便變得更干硬,再次排便時加重了對肛裂創口的刺激更劇烈的疼痛。這也需要醫護人員臨床加強指導。
4.8 譚桂珍[1]認為飲水療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價廉的方法。從人體生理需要而論,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攝入2000~3000毫升液體量,氣候干燥的秋季顯量還更大些。但是對骨科的下肢骨折、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而言,為防止便秘的發生,飲用的水應該是以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沖水和飯前飯后的湯水為宜,同時還要多進食一些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不宜過多飲用濃茶或含咖啡的飲料。
通過總結100例臥床時間相對較長的下肢、脊柱、骨盆骨折患者發生便秘的多種原因分析,采取消除心理因素、飲食指導、應用藥物等對策,給出相應的預防及解決方法,臨床效果滿意。
總結骨科患者發生便秘、腹脹、腹痛等癥狀的原因,分析由此給患者飲食、睡眠、疾病康復帶來不利影響。及時采取相應預防措施能減少和糾正便秘的發生。
[1] 譚桂珍.骨科臥床病人便秘的預防及辨證施護[J].當代護士, 2011(4):109.
Bone Orthopedics Bedridden patients Constipation of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ountermeasure
Zhu Zhizhong
ObjectiveSummarized the causes of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bed to explo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MethodsLower limb orthopedic hospital 2000-2012 collection of fractures, vertebral fractur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100 cases of pelvic fracture.ResultsSummary orthopedic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auses of constipation and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solutions,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To take preventive and corr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nstipation.
Defecation difficulties; Prevention; Treatment
R453
A
1673-5846(2013)06-0409-03
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四川成都 6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