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邢愛民 高 鸞
頸椎退行性變的預防及護理措施
李 靜 邢愛民 高 鸞
目的對引起頸椎退行性變的原因以及對其預防和護理進行分析。方法對于嚴重頸椎病采用手術療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結果對部分患者采用手術療法及一定的運動之后,患者的頸椎病癥狀明顯減輕。結論采取正確的預防手段,及時的護理均能有效的預防頸椎病的發生,防止頸椎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變;預防;護理措施
隨著人們年齡不斷的增長,各種負荷的增加,做為脊柱中最靈活的頸椎正發生著退行性變,并最終可發展成為椎間盤變性等疾病,嚴重降低了人們生活的質量。而退行性變是指人類個體的細胞組織器官發育成熟后,隨著年齡不斷的增大,負荷不斷的增加,器官結構或功能衰退,導致人體的緩慢的退行性變化。根據相關資料表明,人體從約20歲開始頸椎退行性變,年齡越大,頸椎退行性變發生率越高,60歲可達到100%。但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日益發生著變化,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導致退行性變逐漸年輕化。現本文就引發頸椎退行性變的引發原因以及預防、護理措施進行詳細描述。
人體有很多容易發生退行性變的器官,而頸椎就是其中之一,人體的頸椎由7節椎體以及椎間盤、韌帶等結構組成,其退行性變主要分為5個階段,包括頸椎間盤變性、骨贅形成和韌帶變性、頸椎體退行性變、頸椎小關節退行性變以及退行性椎管狹窄。退行性變發生最早的是頸椎間盤變性,如不及時治療,可誘發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行性變。
1.1 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間盤的衰變主要包括髓核、透明軟骨板和纖維環的結構及功能的衰變,可導致椎間盤髓核退行性變。如果在此時期頸椎受到勞損、外傷、刺激等情況,就會逐漸演變成為頸椎病。
1.2 骨贅形成與韌帶變性骨贅的俗名為骨刺、骨質增生,形成原因通常為椎間盤的退變使其內壓升高,韌帶受到張力而牽拉骨膜,破壞頸椎平衡。骨贅形成基本是與頸椎間盤變性同時出現的,當頸椎出現失穩狀態后,韌帶就會發生相應的增肥、增厚的現象,可對頸椎活動產生限制,并且會壓迫神經和脊髓,減緩頸椎動脈的血流量。
1.3 頸椎體退行性變由于頸椎受到損傷,骨膜處出現血腫,激活纖維母細胞,經過重復刺激,纖維母細胞不斷分裂,并長入血腫內。舊病未愈,又添新傷,會逐漸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出于椎體前緣的骨贅。
1.4 頸椎小關節退行性變頸椎體的結構除了椎間盤之外,還包括椎間盤小關節、縱向連接的韌帶等。當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后,小關節的穩定性也遭到相應的破壞,關節的間隙變窄,關節囊松弛,形成關節炎的同時生成了骨贅,造成脊髓壓迫,甚至影響血液循環功能。
1.5 退行性椎管狹窄頸椎退行性變的積累可導致關節的骨質增生,后縱韌帶、黃韌帶等骨性椎管內的韌帶肥厚或鈣化,變形,造成脊髓神經發生粘連,最終可導致椎管狹窄癥。
2.1 外部原因在外部原因導致頸椎病的患者中,約有半數的患者曾經受過外傷,例如交通意外、意外傷害等[1];另外半數的則是由于運動不當導致,例如翻筋斗、美式足球等超過頸部耐受值的運動可加重頸椎的負擔,引發頸椎退行性變。
2.2 職業原因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增加,部分職業引起頸椎退行性變的發生率較高。這些職業包括司機、秘書、會計和電腦工作者等。相關統計表明,長期低頭工作者在20歲左右即可出現發病癥狀,其發病率一般為非低頭工作者的4~6倍[2]。由于職業的需要,這些患者長期低頭,造成頸部的肌肉韌帶一直處于緊張狀態,與正常體位內壓相比,椎間盤的內壓可超過其一倍以上,使頸椎發生退行性變,導致其它頸椎疾病的發生。
3.1 頸椎退行性變的預防在日常生活中,引發頸椎病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正確的坐姿,例如頸部前屈時間過長可導致后頸部肌肉長期勞損;長時間的駕駛、車輛的顛簸震動可使頸椎損傷等。對于這些職業病來說,糾正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的頸部勞累,減少勞損是非常必要的。在長時間工作的環境下,如寫字、開車、使用計算機等,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彎腰,以免引起后頸部的肌肉勞損,一般在工作1小時后,做5~10分鐘的頸部肌肉放松活動或者改變坐姿等[3]。另外,如果在睡覺時睡姿不正確,會導致頸椎排列失穩,發生椎間小關節錯位,引發頸椎病。正確的睡姿應自然仰臥,頭部微微后仰;床的材質最好選擇較硬的木質床板,減少腰背部及頸椎肌肉的張力,維持肌肉韌帶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減少頸部與硬物的直接碰撞,避免意外傷害。
3.2 頸椎退行性變的護理措施對于頸椎病,目前治療手段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但是對于部分肌肉劇烈疼痛或急性進行性頸脊髓受壓癥狀患者,只能通過手術的方法治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做頸部運動可有效的預防和延緩頸部退行性變,例如兩肩自然下垂,調整呼吸頻率,緩緩向前低頭,然后緩緩向后仰頭,用力使左耳接觸左肩,然后用右耳接觸右肩,重復10次。此種運動方式在緩解頸部疲勞的同時,還能舒展韌帶,使脊柱骨關節更加穩定。同時頸椎患者的生活環境不易過于潮濕,因為潮濕的環境導致排汗功能障礙,引起人體內部代謝失調,從而導致組織器官的退行性變。
對于頸椎退行性變的預防也顯得尤為重要,采用正確的預防和做運動的方式可有效的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延緩頸椎退行性變。
[1] 陳雪梅,林濤.83例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康復治療和護理[J].現代醫院,2009(11):187-188.
[2] 吳曉慶.頸椎病的康復護理[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04):202.
[3] 李肅偉.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護理體會[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0 (06):65-66.
R472
A
1673-5846(2013)06-0432-02
黑龍江省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