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繼萍 何曉玲
134例嚴重創傷急診救治中的護理體會
汪繼萍 何曉玲
目的對嚴重創傷患者在急診救治過程中實施的護理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134例嚴重創傷患者,對其實施相應護理,并對護理效果進行觀察。結果通過搶救,134例患者中123例脫離危險,11例死亡,搶救成功率91.8%。結論對嚴重創傷患者實施急救措施的過程中,對其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對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嚴重創傷;急診救治;護理體會
嚴重創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急診科病癥,且其死亡率與發病率都比較高[1]。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是對其進行急救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護理措施的正確、合理與否,對急救的成功幾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護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選取我院134例嚴重創傷患者,在急救過程中對其實施了有效護理,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134例嚴重創傷患者,其中男96例,女38例;年齡16~62歲,平均年齡39.5歲。134例患者的就診時間是在受傷后的10min~4h,并且均需要實施手術治療。
1.2 護理方法
1.2.1 入院前的急救護理入院前需要對患者實施相應的急救護理措施,主要有現場急救及運轉、途中的護理[2]。實施現場急救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體檢,并對患者受傷情況、機體功能狀況等進行觀察,盡量避免對患者進行移動。同時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的癥狀,需實施及時有效地處理(吸氧、止血、開放氣道等)。對患者實施相應的現場急救護理措施后,需將其及時送往醫院。而在對患者進行搬運的過程中,不能改變患者體位,將患者抬入救護車,護理人員需對其實施相應護理,且保持患者呼吸道及靜脈通道的暢通。
1.2.2 急診室護理在患者被送入急診室后需對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①接診患者時,護理人員需保持安靜、迅速、沉著冷靜,在最短時間內對患者的呼吸狀況、體內循環狀況、受傷程度等檢查完畢;對患者實施搶救的同時對其的情況進行詢問,以及神志進行緊密觀察;同時對患者的脈搏、橈動脈、血壓等進行測量。②接診后,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進行及時的護理評估,如患者的呼吸是否暢通,是否能夠提供氣體交換所需,是否出現休克現象。③初步完成對患者的護理評估與檢查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制定有效的急救措施。對于病情比較危急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將其迅速推入EICU實施急救,同時還需要保證急救過程中所需設施、藥物等的完備。并對患者家屬或負責人進行相應解釋,使其能夠配合醫護人員實施救治。
1.2.3 護理措施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2.3.1 呼吸道護理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及時給予吸氧。嚴重創傷者通常會出現呼吸道堵塞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窒息。在對患者呼吸道實施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采用耳聽的方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了通氣不良現象,并對患者的胸廓運動狀況進行觀察。如果患者在呼吸時出現喉鳴聲,護理人員需考慮是否有異物堵塞呼吸道,并及時將患者咽喉部位的異物(痰液、殘留物、血凝塊等)清除。必要時可將患者的氣管切開,或者是在氣管內插管;如果患者的嘴唇出現蒼白、紫紺現象,并且其胸廓的運動十分不明顯,需考慮患者是否出現了開放性氣胸或張力性氣胸。護理人員要及時對開放氣胸采取封閉措施,并做好閉式引流治療的準備工作。
1.2.3.2 循環護理嚴重創傷患者的病情較重,容易出現死亡病例,如果在1h內救治成功,患者的存活率就比較大。但是部分患者的休克癥狀不明顯,由于其早期不能將危險狀況表現出來,降低了診斷的準確率。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有預見性的對嚴重創傷患者實施相應護理,并采用套管針為患者構建靜脈通道。同時實施靜脈穿刺后,需要取患者的血液標本,對其進行檢查與配型,以對患者出現休克后實施手術治療做好充分準備。及時留置導尿管,對患者的尿量進行記錄,以對患者的輸液量進行調整提供依據。
1.2.3.3 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監測嚴重創傷患者,通常出現臟器受損現象,其病情嚴重且變化迅速。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使用心電監護儀,同時對患者的血壓、體溫、細胞中的含氧量等進行測量。如果是伴有顱腦受損的患者,需要對其顱內壓、神志等進行重點監測,以避免腦疝病癥的出現。
通過搶救治療,134例患者中123例脫離危險,11例死亡,搶救成功率91.8%。
為了可以對嚴重創傷患者實施及時救治,護理人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預見性。由于嚴重創傷患者的狀況變化迅速,因此,護理人員不能只是按照醫生囑托進行護理,還需要對患者的狀況進行觀察、監測,有效的實施預防措施[3-4];②時間性。為患者贏取救治時間,護理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護理意識,提高反應速度,構建有效的急救機制,進而提升自身的急救能力;③正確的針對性。由于嚴重創傷患者的狀況較為復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觀察能力,并對患者的狀況進行全面分析,以實施有效措施。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冷靜沉著,保證護理方法的正確性;④整體性。入院前護理、急救室護理、病房護理三者是緊密聯系的,是對患者實施急救護理的一個整體過程和表現[5]。因此,護理人員需要以患者為中心實施護理,保證護理過程的連續性,不斷提高護理效果。
[1] 李群.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急救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13):2692-2693.
[2] 李學瓊.嚴重創傷病人的院前急救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0(27):163-164.
[3] 孫欣.152例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1(29):376-377.
[4] 王海燕.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急救的臨床護理[J].吉林醫學,2012(06):1320.
[5] 時玉華,張淑紅,曹國偉.嚴重創傷病人的院前急救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05):602-603.
R473.6
A
1673-5846(2013)02-0339-02
簡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四川資陽 6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