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肖蓉 李崇娜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碎吸術的觀察與護理
寧肖蓉 李崇娜
目的探討微創碎吸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觀察與護理療效。方法對4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取微創碎吸術,術后做好嚴密觀察病情,加強各種管道的護理,積極防治各種并發癥,并給予康復護理。結果經微創碎吸術治療,精心護理,術后存活40例,死亡5例。按格拉斯哥預后評分表進行評分,優15例,良10例,中13例,差2例。結論高血壓腦出血微創碎吸術的護理關鍵是術后嚴密觀察,及早發現并發癥及早處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質量。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碎吸術;觀察;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年齡在50~60歲,在整個腦血管病中腦出血的死亡率占首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治療主要有內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單純內科治療總體療效不佳,30d內病死率為38%~52%,以往外科手術有傳統的開顱術、常規小骨窗開顱術及錐顱術等方法,但術后病死率仍高達28%~48%[1]。國內近年開展的顱內血腫微創碎吸術通過顱骨鉆孔向血腫腔內注入尿激酶以促進血塊液化,然后予以抽吸,此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低,適合在廣大基層醫院開展。我科從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住院高血壓腦出血患者45例,采取微創碎吸術治療,配合術后精心的護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高血壓腦出血住院患者45例,診斷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證實。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42~79歲。嗜睡10例,淺昏迷8例,深昏迷10例,一側瞳孔散大10例,雙側瞳孔散大6例(散大的瞳孔對光反射遲鈍),1例一側瞳孔不規則(老年性白內障)。
1.2 方法對4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取微創碎吸術,術后做好嚴密觀察病情,加強各種管道的護理,積極防治各種并發癥,并給予康復護理。
2.1 嚴密觀察病情
2.1.1 常規監測入住病區搶救室,連接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每0.5~2h測量1次,詳細記錄。密切觀察呼吸的頻率、節律及深淺度,責任護士定時聽診雙肺呼吸音,當聞及痰鳴音時,及時給予排痰護理。本組2例患者出現呼吸急促,兩肺聞及干濕口啰音,痰液粘稠,報告醫生實施氣管切開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低氧血癥。
2.1.2 神經功能監測意識狀態和瞳孔的變化是判斷腦出血病情預后的重要指標,通過呼喚和給予刺激觀察意識障礙程度,對瞳孔大小、形狀、光反射嚴密觀測,術前、術后每0.5~2h觀察1次,若有明顯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本組3例患者由嗜睡逐漸轉入昏迷、雙側瞳孔不等大、光反射遲鈍,立即報告醫生判斷為腦疝形成,及時應用脫水劑,癥狀改善,控制病情發展。保持術后血壓穩定,避免發生再出血,術后血壓波動大或急劇增高是發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監控血壓尤為重要,血壓過高亦是導致再出血的原因之一。術前術后注意監測,術前要保持血壓140~170/75~95mmHg之間切勿低于患者基礎壓。本組8例患者,責任護士報告及時,遵醫囑用藥后控制病情發展。
2.1.3 體溫監測腦出血后的體溫異常已引起臨床的極大關注,成為初步評估腦出血預后的重要臨床指標之一[2]。對本組患者每4h測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規律,體溫超過38.5℃,采用頭部冰枕或冰袋給予局部降溫措施,39℃以上給予頸、腋、腹股溝淺表大血管處冰敷降溫,必要時可行冬眠療法,降溫越早越好。
2.2 各種管道的護理此類患者術后往往帶有多條治療管,如頭部引流管、尿管及常規輸液管等。
2.2.1 頭部引流管的護理術后12~24h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引流袋放置24h內放在枕邊水平位,24~48h將引流袋高于頭平面5cm左右,避免術后短時間內排空過快或負壓引起再出血。觀察引流液的速度,搬動患者時應夾閉引流管,防止引起腦內壓急劇變化;對引流不暢者,觀察是否有管道扭曲受壓,是否有纖維蛋白狀物堵塞,可用無菌生理鹽水2ml沖洗。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引流血腫顏色多為暗紅色,并有陳舊性血凝塊,引流速度較慢。如出現突發引流液變為紅色或引流量增大,則提示有新鮮血液,可用腎上腺素0.5ml+生理鹽水5ml沖洗,沖洗注意等量交換和無菌操作。并要做好開顱血腫清除,出血點止血準備。
2.2.2 氣管套管的護理氣管切開是臨床搶救和解除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3]。本組12例氣管切開患者均使用帶內套管的一次性套管。術后取平臥位或半臥位,觀察患者頸部及胸部皮膚情況,加強局部消毒與護理,注意保持通暢,另外,應保持氣道濕潤,套管口覆蓋單層濕紗布要經常更換,并保持紗布的濕潤,套管內可滴入糜蛋白酶稀釋痰液,告知家屬注意勿將棉被或衣物蓋住套管口,以免影響氣體的進出。定時霧化,按時翻身叩背。
2.2.3 尿管的護理進行尿管護理前,應洗凈雙手,避免交叉感染;導尿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避免表皮細菌的帶入,造成尿道口內的感染。定時放尿,盡量避免分離導尿與集尿袋接頭,集尿袋每3天換一次,并記錄尿量;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受壓、扭曲、脫出。本組尚無泌尿系感染發生。
2.3 防治各種并發癥
2.3.1 預防褥瘡嚴格床頭護士交接班,包括皮膚清潔度,有無皮膚受損及受損程度;建立床邊翻身卡;保持床鋪清潔平整,若有潮濕或尿濕應及時更換;每2h為患者翻身1次,保證每次翻身的質量;每次翻身后按摩骶尾部、肩胛部、外踝等骨隆突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本組無褥瘡發生。
2.3.2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腦出血最常見的并發癥,與原發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所以應及時徹底吸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凝血塊等,吸痰時動作要輕柔,防止黏膜損傷。口腔護理采用棉球擦拭的方法,每天3~4次,定時用甘油或液態石蠟涂口唇,可以預防口唇干裂。嚴格消毒器械,包括呼吸機管道、霧化器、濕化瓶等。每日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min左右。一旦發現患者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4 康復護理患者神志清醒或由昏迷轉為清醒后,多因偏癱或失語常處于急躁不安和恐懼狀態,甚至有悲觀絕望的心態。因此,責任護士、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患者,多與患者交談,安慰鼓勵患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病中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男性多見于女性。臨床上以突然頭痛,眩暈嘔吐,肢體偏癱,失語甚至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由于此病致殘致死率高,因此及時有效科學地護理對提高本病的治療效果有積極重要意義。
[1] 張芳.腦出血的院前急救護理[J].中國醫療前沿,2012,7(17):76-77.
[2] 張愛明,王雅杰.腦出血患者體溫與預后的臨床研究[J].上海醫藥,2007,28(6):274-276.
[3] 王秀珍.氣管切開護理研究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 (6):657-659.
R473
A
1673-5846(2013)02-0349-02
北海市鐵山港區人民醫院,廣西北海 53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