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群
護理學基礎教學中融入循證護理教育探討進展
黃艷群
嘗試將循證護理教育應用于護理教學領域,以期提高學生對護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強化護理專業學生對文獻檢索和統計學課程的學習,同時加強學生專業英語及計算機能力培養,不斷推進護理基礎教學改革,提高教師護理教學質量和學生護理科研能力。
護理學基礎;循證護理;探討進展
循證護理是指將當前臨床研究成果、已有的醫用資源并配合患者的意愿整合而制定的衛生保健方案[1]。近年來循證護理為越來越多的專家所重視,作為新世紀護理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循證護理正向著新世紀護理實踐的金標準快速發展[2-3]。循證護理作為先進理念,它將護理實踐加入科學、專業的元素,旨在強化學生對護理學理解及培養自我應用能力[4]。自從2003年護理學基礎教育開展改革以來,循證護理也在不斷融入護理教育的教學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護理專業的學生經過醫學、計算機、統計學、專業英語等科目系統學習后,已具備使用現代科技閱讀文獻能力。教師必須對循證護理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近年來關于循證護理文獻及報道仔細研究,只有掌握先進理念的同時具備一定相關專業知識才能更好的將循證護理融入進教學中,同時應當重視課堂教育與臨床相聯系,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經驗,給學生提供設計完備的教學方案[5-7]。
2.1 循證護理概念對護理專業學生授課前,應當聯系循證醫學的時代背景、研究進展及學習重要性,護理領域在21世紀發生著巨大變化,但90年代落后的護理教學理念使得學生對循證護理教育的培養十分滯后,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循證護理是大勢所趨,既往護理教學課本擬定的內容和規范在臨床操作中十分僵硬,學生在實踐和工作中缺乏變通,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錯綜復雜,而對待問題應具體分析[8-9]。傳統教學理念顯示其弊端,將循證護理融入新的教學理念,強化護理實踐應當遵循客觀及科學,遇到問題制定適宜的護理決策,并尋找科學依據作為立足點,這是對經驗主義進行護理實踐的挑戰[10]。通過循證護理深入學習,護理專業學生明顯提高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改變以往墨守成規的陋習,通過文獻、科研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遇到問題靈活變通,為將來更快融入臨床工作中提高良好基礎[11-12]。循證護理要求學生在護理工作中運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問題,依據研究內容做出具體評估,這就要求護理專業學生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細致觀察問題來發現客觀事實,強化學生的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13-14]。
2.2 將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教學模式相結合現代的護理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對待基礎教學以實際案例、以問題為中心,從實際工作中探尋解決方案,在學習課本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15-16]。
2.3 循證護理的操作步驟首先應確定需要處理的問題,將提出問題的任務交給護理專業的學生,并且通過文獻檢索、課本及討論對該類問題的研究進展有大致了解,同時要求學生對文獻類型進行分類,如期刊、會議論文、科技成果、學位論文等。因特網提供快速、全新、大量的信息庫,在指定的文獻數據庫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搜索文獻的能力,并且根據需求有選擇的閱讀,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對自己所收集的材料進行整合與設計,通過班級討論加強對該類知識的理解[17]。學生所閱讀的文獻數據,均為臨床研究總結出的客觀數據,但是在大量的文獻數據面前,還要求護理學生選擇出可信度高的數據,一般大規模、大標本的隨機研究是公認的可信度較高的實驗,在一系列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解決問題、批判性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可見護理科研對于學生基礎課程學習及臨床實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8-19]。
在護理學基礎教育領域融入循證護理模式,明顯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管理的能力,加強對近年研究和文獻的閱讀,改善以往學生墨守成規,死讀課本的陋習,新理念、新模式明顯鍛煉護理專業學生客觀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處理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循證護理理念的引入將書本和臨床實際融會貫通,同時教育學生用批判性的目光對待具體問題,在學生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時,也要求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只有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和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20]。同時教師應認真備課,在查閱文獻和研究進展后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得護理專業教師和學生的能力得到共同進步。綜上所述,循證護理順應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為我國護理教學提供十分良好的教學模式,但是作為護理教育領域的新課題,需要不斷開展和探索才能更加適應我國的護理教育。
[1] Scott K, McSherry R. Evidence-based nursing: clarifying the concepts for nurses in practice[J]. J Clin Nurs, 2009,18(8):1085-1095.
[2] 蔡文智.循證護理研究與實踐[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0:5.
[3] 董曉紅,朱勁松,崔忠太.將循證護理引入《內科護理學》的教學研究[J].護理研究(中旬版),2008,22(5):1299-1300.
[4] 鄒小芳.循證護理在內科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青海醫藥雜志,2007,35(5):54-56.
[5] 嚴謹,歐陽冬生,陶新陸,等.循證護理教學及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67-68.
[6] Stichler JF, Fields W, Kim SC, et al. Faculty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to teaching evidence -based nursing [J]. JProf Nurs, 2011,27(2):92-100.
[7] 王慧玲.循證護理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04,39(3):227-228.
[8] 周明芳,李巍,舒勤,等.開設循證護理學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護理研究,2005,19(7):1210-1211.
[9] 段麗娟,蔣曉蓮.循證護理:護理教育發展的機遇和挑戰[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8,22(5A):1129-1131.
[10] 李昌茂,趙春娟.成人高等護理教育與循證護理新理念[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9,23(6A):1415-1416.
[11] 姬淑蕓.我國循證護理發展現狀分析及其思考[J].護理研究,2009,23(05):377-379.
[12] 覃梅梅,梁飛齡,許春榮,等.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11):1009-1010.
[13] Bolton C. 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 Nursing management of hypertention[G]. In Nursing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haping the Future of Nursing. Toronto, Canada: 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 2005.
[14] Fahey T, Schroeder K, Ebrahim S. Interventions used to improv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G]. The Cochrane Library, 2006.
[15] Schroeder K, Fahey T, Ebrahim S.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adherence to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mbulatory settings[G].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The Cochrane Library, 2006.
[16] 劉輝,胡靜.在本科護理教育中設置循證護理課程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0):443-446.
[17] 王凱麗,文瓊仙,王貴.《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引入循證護理的實踐與思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3):1599.
[18] 魏雪松.循證護理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5):83-84.
[19] 張立琴.循證護理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護理研究,2008(21):1956-1957.
[20] 程琳,唐冰.循證護理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0,7(7):101-102.
R471
A
1673-5846(2013)02-0377-02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人民醫院,廣西百色 5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