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芷吟
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1例
樊芷吟
目的觀察分析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病例診斷及處理方法,總結其臨床診治經驗教訓和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3月收治的1例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對其臨床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例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初診為急性闌尾炎,行手術探查中無發現闌尾及腸管異常,結合患者人流病史綜合分析后,立即在B超引導下行宮頸擴張術,術中可見大量的暗紅色陳舊性積血從宮腔流出,約有500ml,確診為宮頸管粘連,治愈出院,術后無感染并發癥發生,術后隨訪6個月,無再次粘連發生。結論臨床醫生由于對宮頸管粘連的認識不足或重視度不夠,容易發生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對于此類患者,初診時應自行詢問病史,尤其是人流史和月經史,以早期排除診斷,并充分結合其臨床表現特征、實驗室檢查結果、體格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對疑似病例可給予探針探查宮腔,同時起到確診與治療的效果。
宮頸管粘連;急性闌尾炎;誤診;宮頸擴張術
近年來,隨著宮頸治療、人工流產等各種有創婦科手術的開展增多,宮頸粘連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由于臨床醫生多缺乏此方面的認識及重視度,往往在臨床診斷中未能及時提高警惕,造成誤診發生,為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經濟上皆帶來一定困擾及損失[1]。本文通過觀察分析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病例診斷及處理方法,總結其臨床診治經驗教訓和臨床意義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收治的1例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對其臨床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性別女,年齡39歲,主訴近3月感急性下腹疼痛3次,本次疼痛劇烈一天入院,主要臨床表現為痛時尿頻,頭痛,惡心。入院后查體:體溫37.9℃,急性痛苦病容,腹脹,未觸及明顯腫塊,兩下腹明顯壓痛,中度肌緊張及輕微反跳痛,以右下腹明顯。實驗室檢查:WBC15.6× 109/L,N0.81,結腸充氣試驗(+);初診后,術中探查排除急性闌尾炎可能,請婦科醫師會診,追問病史,其丈夫訴3月前曾人流過一次,在此之前足月順產二次,人流三次。
1.2 處理方法初診:急性闌尾炎,立即實施手術治療;手術探查:闌尾及腸管無異常發現,于盆腔發現10×10cm囊性腫物,固定子宮被推向上,穿刺為黑紅色粘稠不凝血液。經詢問病史及結合各項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后,考慮為宮頸管粘連的可能性,立即給予探針探查宮腔,行宮頸擴張術處理,術后常規給予活血化瘀藥物及抗感染藥物治療。
1例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初診為急性闌尾炎,行手術探查中無發現闌尾及腸管異常,結合患者人流病史綜合分析后,立即在B超引導下行宮頸擴張術,術中可見大量的暗紅色陳舊性積血從宮腔流出,約有500ml,確診為宮頸管粘連,治愈出院,術后無感染并發癥發生,術后隨訪6個月,無再次粘連發生。
宮頸管粘連是以子宮及輸卵管積血為病理基礎,一般無急性腹痛,但如果積血從輸卵管傘端溢入腹腔,即有腹痛或腹膜刺激征。本文中的1例宮頸管粘連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患者,初診為急性闌尾炎,行手術探查中無發現闌尾及腸管異常,結合患者人流病史綜合分析后,立即在B超引導下行宮頸擴張術,術中可見大量的暗紅色陳舊性積血從宮腔流出,約有500ml,確診為宮頸管粘連,從本次診療經驗中顯示出本病被誤診,病史非常重要,病史對于醫生建立正確思路,作出確切的判斷至關重要,因此醫生要把詢問病史作為術前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外科醫生對女性患者,要詳細詢問生育史,患者多次刮宮,吸管或括匙損傷了宮頸管粘膜,宮頸管炎癥、水腫、粘連而致經血潴留,故在人流過程中吸管頭通過宮頸管時要折捏橡皮管或關閉負壓,使吸管進入宮腔后再進行吸引,盡量避免本病的發生。本病的誤診還與非婦科醫生未做婦檢有直接關系,而且外科醫生考慮問題有局限性,有時缺乏全面綜合分析,而造成開腹的不幸。當然本病發生率較低,易被漏診。為此,凡在人工流產后有周期性下腹墜痛而又不見月經來潮,應疑為宮頸管粘連。
另外,本文案例確診為宮頸管粘連后,治愈出院,術后無感染并發癥發生,術后隨訪6個月,無再次粘連發生。顯示出本病處理并不復雜,往往預后良好,但需要隨訪跟蹤粘連情況,對于疑似宮頸粘連或確診的病理,一經確診,可使用探針進行宮腔探查,若探針到達宮頸內口時感到有阻力,并在突破宮頸內口后會流出陳舊性的暗紅色血液,即可確診并同步治療。臨床認為,對于宮頸粘連應重在預防,指導婦女做好避孕工作,并盡量多次、頻繁進行人工流產,規范化各種宮腔手術,避免頻繁進出宮腔和暴力操作,并積極預防各種術后感染,囑咐術后不可過早性生活等[2]。
綜上所述,臨床醫生由于對宮頸管粘連的認識不足或重視度不夠,容易發生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對于此類患者,初診時應自行詢問病史,尤其是人流史和月經史,以早期排除診斷,并充分結合其臨床表現特征、實驗室檢查結果、體格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對疑似病例可給予探針探查宮腔,同時起到確診與治療的效果。
[1] 孫翠玲.宮頸粘連誤診分析[J].醫學論壇雜志,2008,29(9):93-94.
[2] 張小霞,鄧曉楊,黃燕.宮頸粘連誤診2例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07,2(3-4):184-185.
R987
A
1673-5846(2013)02-0459-02
開遠市樂白道衛生院,云南開遠 6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