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芬劉 菊
輸卵管積血誤診為卵巢瘤
張玉芬1劉 菊2
卵巢囊腫;輸卵管積血
曹,女,45歲,已婚。發現下腹痛包塊1個月于2008年1月18日要求手術入院。患者為中年女性,發現下腹包塊1個月。該患平素月經規律30~40天一次,經期5~6天,痛經,無需口服止痛藥,末次月經2008年1月10日,1個月前無意中觸及下腹部一包塊,就診本院 彩超檢查報告雙附件區囊性腫物,今日來本院要求手術,門診以“卵巢囊腫”收入院。病程中無發熱,無消瘦,無腹瀉及便秘,無腹痛,飲食睡眠尚可。
外陰已婚已產型,子宮前位,大小正常,活動良好,左側附件區可觸及一雞蛋大小包塊,右側附件區可觸及一手拳大小包塊,輕壓痛,活動度尚可。宮頸光滑,陰道分泌物乳白色。輔助檢查:B超:子宮前位,大小約5.6×4.8×4.2厘米,內膜厚0.7厘米,宮區未見占位性病變。左附件區可見大小7.4 ×4.5厘米,右側附件區可見4.6×4.5厘米的囊腫,壁薄界清,內呈無回聲區伴分隔。
入院診斷為卵巢囊腫(雙側)決定行囊中剝除術,患者于腰硬聯合麻醉成功后取仰臥位,常規絡合碘消毒術野皮膚,鋪巾展單,取臍恥間縱行切口長約10厘米,逐層切開,洗手后探查:可見臘腸型暗紅色輸卵管扭曲成團直徑約1.5厘米左右。雙側輸卵管與卵巢。乙狀結腸及后腹膜粘連,無法取出。子宮與卵巢被包裹其內。診斷已明確:輸卵管積血。慢性盆腔炎。決定行雙側輸卵管切除術。大濕沙布墊排墊腸管,先切斷左側輸卵管的粘連帶,游離傘端后,用3把止血鉗自外向內輸卵管系膜及輸卵管間質部切斷后,用7號絲線縫扎2次,右側方法同左側。檢查雙側卵巢子宮已被游離出,均正常大小,查斷端處無出血及滲血,清理腹腔,清點器械紗布無誤,按解剖層次關腹,手術過程順利,麻醉滿意,出血不多,術終血壓:100/70mmHg安返病房,術后給予抗炎對癥治療。
①鑒別診斷較困難。卵巢囊腫 腫瘤為囊性,位于下腹一側,腫塊以外可捫到子宮體,故與輸卵管積水難以鑒別。但卵巢囊腫無炎癥病史。婦科檢查時腫瘤呈圓形或橢圓形較多,表面光滑且活動。典型輸卵管積水呈香腸樣,腫塊周圍有粘連,一般囊壁較薄。如輸卵管積水較大或發生扭轉時,則兩病不易鑒別。手術時方能確診。②詢問病史不詳細、不全面。多數患者不能主動提供以往盆腔炎病史,僅依據B超檢查提示而診斷卵巢腫瘤。③查體不認真、不仔細。婦科檢查捫及盆腔包塊時,就片面地診斷為卵巢腫瘤,盲目行剖腹 4發病原因 絕大多數輸卵管積血均為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所造成。無孔處女膜、陰道閉鎖或陰道橫隔亦可能引起輸卵管積血。此外,極個別的輸卵管炎癥,輸卵管間質層可能發生出血,當血液突破黏膜上皮進入管腔時,即可形成輸卵管積血,稱為出血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扭轉或單純輸卵管扭轉均可引起繼發性輸卵管出血附件炎,有時感染是與不嚴格的無菌手術操作有關, 如宮內節育器的安放、刮宮手術、輸卵管通液、碘油造影等,性生活過頻、月經期性交,也都可以引起感染而發生輸卵管炎。
[1] 郭芳.卵巢輸卵管合并妊娠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2).
[2] 安劍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超聲診斷及臨床價值[J].吉林醫學,2011(06).
[3] 全懿,馬雨,張麗霞,郭娜,梁叆琳,劉輝.193例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及卵巢瘤樣病變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09).
R914
B
1673-5846(2013)02-0474-01
1長白縣婦幼保健站,吉林白山 134400
2長白縣醫院,吉林白山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