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燕 尹紅霞
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宋 燕 尹紅霞
阿司匹林;高血壓;冠心病;缺血性腦血管;心肌梗塞
近二十多年來,隨著對阿司匹林作用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該藥不僅可用于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而且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有非常明顯的療效。本文就阿司匹林在高血壓、冠心病、缺血性腦血管病以及心肌梗塞幾個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自1897年德國拜耳公司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Felix.Hoffman)在拜耳制藥廠首次合成阿司匹林,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近二十多年來,隨著對阿司匹林作用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該藥不僅可用于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而且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有非常明顯的療效。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動脈硬化的早期可以表現為動脈血管內中膜的不同程度增厚,進一步發展可以出現硬化斑塊,嚴重的可以引起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冠心病多見于中老年男性,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而冠心病又是動脈粥樣出現硬化的主要影響因素,阿司匹林可以對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激活起到一個強烈而又持續地抑制,大幅度降低血栓素A2(TXA2)合成量,也能夠對環氧化酶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對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能夠起到有效地防止作用。目前來說,國內外很多臨床醫學實踐和專家學者都認為,阿司匹林可以較好地防治冠心病,每年能夠拯救100萬例冠心病患者免于死亡。
隨著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高血壓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多發病,全國大概有1.6億人患有高血壓,患病率在成人中大致為18.8%。據聯合國主持的高血壓最佳治療實驗表明,高血壓患者由于服用了阿司匹林,大致可以減少15%的危險率,也很少出現腦出血發燒增加的現象。目前國內外醫學界公認,阿司匹林對于肌酐中度升高、靶器官損害、年齡大于50歲、血壓控制良好的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值得長期使用。
急性心肌梗塞(AMI),該病是因為長時間的嚴重心肌缺血而導致體內部分的心肌急性壞死,因此醫學上又稱該病為急性心肌梗死。據美國的研究結果表明,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后,發生率能夠減少34%;首次發現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后,發生率能夠減少44%。
短暫性腦缺血(TIA)發作是公認的缺血性腦血管病中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阿司匹林作為防治腦缺血發作的常用藥物而被醫藥界廣泛認可。在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中,對曾患過TIA或腦缺血中風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腦缺血事件的相對危險性減少13~25%.
[1] 陸海斌,鄒平.健康教育在社區高血壓病人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鄉村醫藥,2009(01).
[2] 常風云.某社區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綜合護理措施[J].職業與健康,2010(02).
[3] 肖美玲.社區慢性病管理的意義與服務模式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10(11).
R741
B
1673-5846(2013)02-0483-01
新疆托克遜縣人民醫院內一科,新疆托克遜 83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