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嫦
一例經面罩BIPAP輔助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護理
林偉嫦
目的研究經面罩BIPAP輔助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一位患者為例,80歲,肥胖,進行睡眠測試,確診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在基礎治療下,使用經面罩BIPAP輔助通氣。結果經治療后,病者頭暈乏力減輕,打鼾及呼吸暫停癥狀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結論在使用無創通氣過程中,做好病人及家屬的溝通工作以及相關護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的前提條件。
BIPAP輔助治療儀;呼吸暫停;綜合癥;護理
BIPAP是無創正壓通氣(NiPPV)中的一種模式為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其優點是減少氣管插管及其合并癥,能保證患者正常吞咽、進食、減少病者的痛苦。本文總結一例經面罩BIPAP輔助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護理體會,現報道如下:
患者,男,80歲,肥胖,2年前開始出現頭暈.伴有右側肢體乏力2天,在我院確診為腦梗塞,經治療后好轉。本次患者3天前出現白天嗜睡,頭暈乏力,夜間出現打鼾,呼吸暫停,于2011年10月16日入住老年醫學科,進行睡眠測試,病者睡眠中出現打鼾不斷,呼吸停止15秒,R下降至12次/分,SPO2下降至84%,確診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在基礎治療下,使用經面罩BIPAP輔助通氣,經治療后,病者頭暈乏力減輕,打鼾及呼吸暫停癥狀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
2.1 心理護理一般情況下,患者對無創通氣的作用及治療目的不了解,認為使用無創通氣預示著病情的嚴重,又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需要在晚上進行,容易影響睡眠,產生抗拒的心理。所以,在上機前我們必須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做好解釋工作,說明應用無創通氣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以及其他患者使用無創通氣取得良好療效的成功例子,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與信任,使患者消除恐懼的心理,安心配合治療。
2.2 上機前護理上機前,檢查無創呼吸機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體位,取平臥位,頭略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枕頭過高引起上氣道阻塞。為病者選用合適的面罩,連接氧氣,讓患者試戴,指導患者根據無創呼吸機的呼吸頻率調整呼吸,以達到人機同步。在患者適應后以四頭帶固定,松緊以不漏氣為宜,檢查連接管道的嚴密性,避免漏氣,根據動脈血氣分析,調整呼吸機的通氣參數。
2.3 上機后護理在開始治療時,專人在床邊密切觀察,經常檢查面罩與患者連接的部位是否漏氣,及時調整面罩或固定帶的張力,確保無明顯漏氣,而且由于睡眠時上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在睡眠時接受無創通氣治療容易出現上氣道阻塞的表現,使潮氣量減低,吸氣時間變短,有可能使患者因呼吸困難而憋醒,因此要教育患者拆除面罩的方法,避免發生意外,并針對患者的主訴及檢測參數變化調節呼吸機的參數,以達到理想的同步。嚴密觀察患者意識,呼吸及血氧飽和度情況。避免發生腹脹,面罩正壓通氣可易產生氣體進入消化道而使患者出現胃脹氣,從而導致膈肌上抬,影響整個通氣效果。此時應叮囑患者盡量少吞氣,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面部皮膚情況,因為持續使用面罩通氣容易導致顴骨部的皮膚紅腫,疼痛 甚至潰爛,應合理地調整面罩的位置。間歇松開臉罩,選用適合病人臉型的硅膠或者氣墊臉罩以及調整固定帶的張力(能避免漏氣的最低張力)可以減輕臉罩的壓迫癥狀。
2.4 健康教育病者的各種癥狀減輕后,囑患者控制進食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高熱量飲食。改變飲食習慣,合理進食。指導患者適當增加運動量,以增加熱量的消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盡量減輕肥胖的程度。通過宣傳教育使患者及家屬對肥胖癥及危害性有正確的認識。家庭經濟許可使用家庭無創通氣治療者指導其和家屬正確使用無創呼吸機以及注意事項。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于不良飲食習慣或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肥胖的人越來越多,從而使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的患者也出現增多的趨勢,據報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患者使用無創通氣可以有效消除夜間打鼾,改善夜間呼吸暫停,也可顯著改善白天嗜睡、頭痛及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且操作簡單,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術的可能性。但由于患者對該疾病缺乏相應的了解和重視,以及對無創呼吸機的作用性缺少認識,所以在患病人群中使用率低。因此,在使用無創通氣過程中,做好病人及家屬的溝通工作以及相關護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的前提條件。
[1] 何燕,陳曉燕.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的危害因素與護理干預[J].海南醫學雜志,2009,20(1):117.
[2]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
[3] 劉艷麗.無創呼吸機的使用護理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01,4(2):141.
R978
B
1673-5846(2013)02-0514-02
廣東省羅定市人民醫院,廣東羅定 52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