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秀英
老年顱腦手術患者護理體會
冀秀英
本文討論了老年人進行顱腦手術前后的護理問題,特別是對術后護理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解答,對老年人術后的護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老年人;顱腦手術;護理
老年顱腦損傷患者與其他患者不同,由于身體原因,病情大多變化多而且快,尤其是高血壓腦卒中是老年人多發的疾病之一,發病后導致死亡和殘疾的概率很大,重癥高血壓腦出血的死亡率更是可以達到55%[1]。由于影響預后的原因很多,所以對患者的術前觀察和術后護理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患者身體恢復進度。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24例老年顱腦患者并進行了手術治療,現將護理心得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院共有病例24人,男16例,女8例;年齡在65~83歲,平均年齡73歲。其中由于交通事故導致損傷的有14例,其他原因10例。有高血壓病史的有8例,有3人同時患有冠心病,糖尿病6例。
1.2 臨床表現入院時全部進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測試,其中低于4分的有7例,5~8分的有9例,超過9分的有8例。手術前有6例患者雙側瞳孔出現散大,7例出現單側瞳孔散大。入院前身體主要器官患病者有9例,包括高血壓5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受傷后不能暢通呼吸的有14例,多數是由于呼吸道出現梗阻和肺功能退化導致。CT掃描結果顯示顱內淤血19例,保守治療4例,手術后清除淤血12例。
1.3 預后手術后6例出現并發癥,包括肺炎4例和消化道出血2例?;颊吖菜劳?0例,其中術前腦疝13例,死亡6例,其余4例為無腦疝死亡。
2.1 心理護理在手術前護士就必須知道患者的病情,對意識清楚的患者仔細闡述手術的成功先例,并向患者親屬解釋手術的基本原理,過程和可能產生的并發癥的情況,手術后需要親屬注意的事情,因為家屬的配合對于護理工作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要盡全力消除或者減弱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產生的恐懼、緊張的感覺,規避不必要的病情反復,提高手術成功機率。
2.2 術前護理工作
2.2.1 術前觀察多數老年人身體骨骼比較疏松,顱腦受到損傷以后,很容易出現顱內出血癥狀,而顱內血腫導致的顱內血壓增高是致死的重要原因[2]。無論患者是否清醒護士都應認真觀察,當患者出現煩躁或者反應冷淡,都可能是病情惡化的表象。血壓、脈搏和瞳孔要進行數據動態比對,如出現血壓增高、脈搏變慢、瞳孔變化很大等現象時,可判斷為腦疝先期征兆,應馬上告知醫生,立即處理。
如果患者的格拉斯哥評測分在13分以上,一般認為是顱腦損傷較為輕微,但是我們不能對這部分患者掉以輕心,評測分的絕對值不能作為評估患者損傷程度的決定性依據,而要把GCS動態變化的趨勢作為病情判斷的根據,分數呈增加趨勢則病情好轉,反之則是病情惡化。
2.2.2 術前準備相當多的老年腦出血患者不僅患有高血壓,而且還有一些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或者障礙,盡快手術是非常關鍵的?;加屑毙燥B腦損傷的病例,要盡量在腦疝形成以前進行手術,這非常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和改善病人生命質量。因此,首先要完備相關化驗及檢查制度。對清醒的患者詳細介紹檢查的必要性、注意事項等,以爭取患者良好的心態和積極配合。如果患者處于昏迷,則需準備抗生素、備血和藥品等準備工作。其次,高血壓患者,要密切監視血壓變化,防止血壓突然增高,用降壓藥時要嚴格掌控用藥速度。最后,要充分吸引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患者窒息現象的發生。
2.3 術后護理
2.3.1 身體位置手術結束后進入觀察室,有條件者應請專人護理,在患者沒有清醒以前把頭偏向健康側。清醒以后,如病情好轉可用枕頭。如果行側腦室進行引流,那么患者頭部應轉向患側,且與水平呈30度左右,這樣保持引流順暢。翻身要輕慢穩定,按照軸式翻身法進行。
2.3.2 觀察意識變化患者沒有清醒以前每隔半小時進行1次生命體征監測,清醒后一般可改為2小時進行1次,同時要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及肢體變化情況,如若發現轉為昏迷、瞳孔大小不等、血壓升高、脈搏減慢等情況,應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外科手術非常重要,但是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同樣重要。特別是老年患者影響預后的原因很多:老年人腦組織萎縮后易出血,并形成大血腫;并發癥多,很多臟器功能下降,死亡率高;呼吸道不暢通;昏迷程度深,病死率隨之升高。因此,要求護士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護理經驗,過硬的護理技術,和醫生共同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提高其生命質量。
[1] 王忠誠.腦血管病及其外科治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51-70.
[2] 李永林,徐邦宗,李佚.105例老年人閉合性顱腦損傷特點與救治[J].中華創傷,1996,123(1):50-51.
[3] 申茂玲,申智慧.微創碎吸術治療顱內血腫的觀察與護理[J].護理園地,2007,4(27):102.
R921
B
1673-5846(2013)02-0570-02
吉林省神經精神病醫院,吉林四平 1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