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山
食管平滑肌的X線診斷
朱萬山
臨床;病理改變;食管平滑肌;X線診斷
食管腫瘤中以平滑肌瘤最為常見,本文報道經手術病理證實的食管平滑肌瘤28 例,重點分析其X 線診斷及鑒別診斷,以便為以后的臨床過程提供參考借鑒依據。
1 食管平滑肌的X線表現形式腫瘤的生長方式及大小形態就基本決定了食管平滑肌的X線表現。
1.1 充盈缺損腫塊這些充盈缺損腫塊的腫塊影為1.5cm,邊緣光滑,密度不甚高,個別腫塊較大,原因可能不是切線位造成,而是投照位置不合適造成。
1.2 食管腔輪廓行徑改變顯示管腔一方面變寬,另外一方面出現食管腔偏心性狹窄的問題,甚至還可能會出現食管輕度移位的現象,但是大多數都沒有較為明顯的梗阻。
1.3 腔內充盈缺損少數充盈缺損呈多結節狀、分葉狀,而那些銳利清楚的切線邊界多呈現出寬底半圓形,交界角呈幅度鈍角或銳角,隨肌瘤凸食管深部,這是一種常見的食管平滑肌腫瘤X 線表現,鋇影長形成環形征,出現半圓形陰影,表現為相對兩側呈螺旋形缺損及輕度扭轉。
1.4 粘膜改變鋇劑形成瀑布征,腫瘤表面的粘膜不會出現破壞的現象,官腔增寬而四周淺薄,還有的病例粘膜皺紋顯示增寬變淺變細及斷續狀集聚或螺旋狀包線腫塊走行等多種改變。
1.5 其他主要X線表現氣管受壓變細,及向前移位兩側,下縱隔分葉狀腫塊。
臨床癥狀多表現為進食時有疼痛、異物感和梗塞感,吞咽的過程中會或多或少出現困難,且間歇出現,多較輕微,此癥狀可有的出現后背疼痛,胸部和喉部隱痛不適等。病理上少數腫塊為不規則形,其長徑位1/11.4cm 不等,有馬蹄形、多發結節狀、分葉狀等,多數腫塊外為卵圓形或球形,有完整的包膜,其邊界光滑規則。
3.1 X線病理分析食管平滑肌瘤的大體病理改變是決定X線征象的重要基礎,最常見的是球形,卵圓形腫塊,因而X線顯示充盈缺損也是邊緣完整的圓形或卵圓形,分葉狀,多發結節狀,馬蹄形及螺旋形腫塊可引起不規則的充盈缺損造成管腔狹窄,隨著瘤體增大,使官腔拉寬或擠扁,因而造影時在一方看管腔增寬,在另一方看變窄,向管腔明顯突出的腫塊影位平滑肌瘤的重要征象。食管平滑肌瘤是肌肉的基層的腫瘤因而當腫瘤生長時是粘膜推壓變平沒有粘膜破壞僅有粘膜變寬變淺或消失
3.2 X線檢查方法檢查的體位很重要,常規照右前及左前,斜立位像是不夠的,應在透視下變換體位角度,在顯示病變最清楚的位置照像,觀察病變與食管壁的交角是銳角還是鈍角,有無環形征及粘膜涂抹征,要調配均勻鋇劑,過多的鋇劑可以將較小的腫瘤遮蓋。
[1] 陳開平,顏勇,楊文,劉萬欽.食管平滑肌的CT診斷[J].濱州醫學院學報,2007(05):112-114.
[2] 江志超,田道法.食管平滑肌及相關問題研究現狀[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5(05):130-132.
[3] 張濤,王可成,張海南.食管平滑肌表面線樣強化層的CT表現和掃描時機探討[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2(10):154-157.
R521
B
1673-5846(2013)02-0580-01
吉林省第二榮復軍人醫院放射線科,吉林省四平市 13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