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青
靜脈留置針應用安全管理
陳素青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搶救和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癌癥晚期等疾病的主要措施,患者由于禁食或營養不良,需要大量補液,所以預防輸液過程中應用靜脈留置針出現的皮下血腫、液體滲漏等安全問題就成為重中之重了。
1.1 對于長期輸液或進行化療,周圍靜脈血管遭到破壞,末梢循環不良的癌癥晚期患者,由??菩墟i骨下深靜脈穿刺術,連接輸液器進行補液。
1.2 對于低血容性休克、急性胰腺炎等患者,需要快速開通靜脈,大量輸液、輸血,護士立即給予行淺靜脈留置針穿刺術,必要時開通倆條,以利快速補液,補充血容量,供給熱量及營養物質。
2.1 鎖骨下深靜脈留置針穿刺后6小時傷口加壓,防止血腫形成,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扭曲、脫出、阻塞,輸液完畢后及時用肝素液封管,必要時加封一次,每周倆次碘伏消毒穿刺處皮膚,更換肝素帽及敷貼,以防引起感染,硅膠管阻塞。
2.2 淺靜脈留置針[1]的護理
2.2.1 穿刺時選擇粗直、遠離關節和靜脈瓣的血管,一般以上肢血管為佳,下肢血管因循環不良易形成血栓、靜脈炎,所以不提倡選擇下肢血管穿刺。
2.2.2 提高穿刺技術,嚴格無菌操作,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注意事項,加強配合。
2.2.3 輸液前嚴格檢查管路是否通暢,淺靜脈留置針一般情況下可保留3~5天,最長不超過7天[2]。及時更換穿刺部位,拔管后延長壓迫時間。
3.1 臨床在使用靜脈留置針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皮下出血、水腫、靜脈炎,局部紅腫、熱痛,甚至引起皮下組織壞死,加重患者的痛苦及負擔。所以在使用靜脈留置針中,以預防為主,加強護理。
3.2 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輸液過程中及時巡視病房,特別對老年患者,由于感覺遲鈍,表皮松弛,易出現液體外滲、穿刺部位出血的現象,而患者自己不知道,所以及時發現對癥處理。
3.3 急性胰腺炎及需要禁食的患者由于大量補液,因多為高滲液體,因此常有液體緩慢外滲的現象發生。為緩解患者的痛苦,臨床上多使用營養袋,調慢輸液滴速,縮短留置針使用時間,一般2天更換輸液部位,去除刺激后血管及周圍皮膚恢復正常。液體外滲造成的局部發紅、腫脹、疼痛,早期用硫酸鎂濕熱敷,后期將馬鈴薯去皮削成薄片完全貼敷在液體外滲處,每日更換,能很好緩解紅腫癥狀,恢復血管彈性。
留置針的應用保證了靜脈輸液的通暢,減輕了患者反復穿刺引起的痛苦,為治療搶救贏得了時間,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護理人員需加強責任心,提高穿刺技術,減少皮下血腫、液體外滲等并發癥,保證靜脈輸液的安全通暢。
[1] 何路.180例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應用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體會[J].醫學創新研究雜志,2007,6,18.
[2] 趙改婷.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4,3,211-233.
R847
B
1673-5846(2013)02-0604-01
包頭市第八醫院內四科,內蒙古包頭市 014000
對于一些慢性,反復發作的疾病,在院內治療有效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院外治療的干預,建立健康檔案,對于出院患者進行定期院外隨訪,指導患者進行疾病恢復,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指導與干預,同時根據個人體質進行個性化的養生與保健方案,提高患者疾病出院后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