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慧 李燕飛 李 麗 趙 霞
從百年樂藥物組方淺析其在氣血兩虛中的應用
趙 慧1李燕飛2李 麗1趙 霞3
百年樂;氣血兩虛;應用
百年樂又名復方扶芳藤合劑,是廣西中醫藥大學名老中醫在發掘古代宮廷延年益壽處方的基礎上以祖國醫學理論為依據,開發的一種由扶芳藤、黃芪、人參組成的中成藥,歷經30年的臨床實踐組成的處方用藥,被載入了2000年版《中國藥典》目錄,評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和國家基本藥物。它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安神補腦的功效而被臨床廣泛應用[1]。本研究從百年樂藥物組方的性味歸經、現代藥理作用及其在臨床對氣血兩虛型的作用等方面來進行淺析。
扶芳藤又名換骨筋、小藤仲、爬行衛矛、爬藤黃楊,分布在我國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各地,庭院中亦有栽培,藥用部位在莖葉,夏秋或全年可采,切段曬干。其化學成分含衛矛醇(Dulcitol);種子含前番茄紅素(Prolycopene)和前-r-胡蘿卜素(Pro-r-caroten)[2]。味辛、苦,微溫,歸脾、腎、心經[3]。具有主一切血,一切氣,一切冷,大主風血腰腳,去百病,久服延年,變白不老的功效。
黃芪(Milkvetch Root)又稱北芪或北蓍,產于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其化學成分含黃酮類成分毛蕊異黃酮(Calycosin),3-羥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2′,4′-二羥基-5,6-二甲氧基異黃烷和熊竹素,還含黃芪皂甙Ⅰ、Ⅴ、Ⅲ(AstragalosideⅠ、Ⅴ、Ⅲ)及蔗糖、葡萄糖醛酸、黃芪多糖A、B、C、D,黏液質,多種氨基酸、苦味素、黃芪皂苷、甜菜堿、膽堿、葉酸(65μg/100g干根)、黃烷化合物及含有硒、硅、鋅、鈷、銅、鉬等多種微量元素。味甘,性微溫,歸肝、脾、肺、腎經[3]。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鎮靜、抑菌、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實驗提示正常大鼠飼以含黃芪粉末的事務1周后,測其耗氧量比服藥前逐漸增加。家兔口服黃芪,可使血糖明顯下降。大白鼠離體子宮具有興奮收縮作用。
人參(Ginseng, Ginseng Root)古代人參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生長于北緯40~45度之間,溫度為15~25℃,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m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耐寒性強,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霧靈山、都山)、山西、湖北等地。其化學成分含有三十多種人參皂苷、多糖、甾醇及其甙類、維生素、有機酸及酶。
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3]?!渡褶r本草經》中就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人參極為推崇,認為它能“治男婦一切虛癥”。
2.1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組以長期持續反復發作的極度疲勞為主要特征的癥候群,常見的伴隨癥狀有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咽喉痛、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睡眠障礙及精神不振、抑郁等多種軀體和精神神經癥狀。中醫認為肝與疲勞關系密切,《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說明筋的功能受肝的調節。肝可通過經絡氣血等多個途徑,影響疲勞感的產生和調節疲勞程度的輕重?!端貑?舉痛論篇》還指出“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這表明過度勞累則傷氣,氣虛又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虛久則陰血虧虛,氣血失常、氣血不足,心脾兩虛。方中的扶芳藤、歸脾、腎、心經,具有主血、主氣的功效;黃芪歸肝、脾、肺、腎經可益氣固表;人參歸脾、肺、心、腎經,能治一切虛癥?;跉?、血互生理論,百年樂組方有益氣、補血、養心之功效。
2.2 化療后輔助用藥癌癥患者,氣虛血瘀證較多,化療在殺癌細胞的同時會破壞到人的正常細胞,使免疫系統受到損害,出現骨髓抑制,血細胞數量減少。消化系統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中醫學認為,癌癥患者體質虛弱,化療為外來之毒侵襲人體,耗傷正氣,損傷脾胃,致脾氣不升而腹瀉,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而惡心嘔吐。脾為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百年樂可補脾益腎,補氣養血,改善脾腎功能。扶芳藤有止瀉,治慢性腹瀉的作用,人參可抑制胃黏膜損傷,結合黃芪抗炎、升元作用,共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F代藥理研究表明復方扶芳藤合劑能直接刺激骨髓增加產生白血細胞,人參、黃芪有直接抗腫瘤的作用,黃芪更能直接提高自然殺傷細胞(NK)活性,直接殺滅腫瘤細胞。百年樂輔助化療能提高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及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中醫學有“百病皆生于氣”之說,認為氣充則強,氣少則虛,氣順則平,氣逆則病,氣是臟腑功能的表現;血,循行體內,營養周身,是維持臟腑功能的基礎?!皻鉃檠畮洝?,“血為氣之母”。氣的根本在腎而統于肺脾。從百年樂藥物組方來看,扶芳藤味辛、苦,微溫,歸脾、腎、心經。能舒筋活絡,止血消瘀,益心脾,斂肝陰。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益氣生津、安神增智。黃芪味甘、溫,歸脾、肺經,能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退腫、托瘡生肌。三藥合用共同起到補益氣血、活血化瘀、溫補心脾、強筋壯腰、延年益壽的功效。
[1] 鄭作文,鄧家剛,許振朝.百年樂膠囊的藥效學研究[J].中醫藥通報,2002,1(6):48-51.
[2] 周小雷,王碩,袁經權,等.瑤藥扶芳藤的研究現狀[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25(3):79-81.
[3] (唐)陳藏器,尚志鈞.本草拾遺輯釋[M].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R459.9
A
1673-5846(2013)06-0274-02
1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南寧 530001
2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廣西柳州 545005
3廣西大學,廣西南寧 530004
趙慧,藥理學碩士,廣西中醫藥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助教。E-mail:33788131@qq.com。
趙霞,醫學學士,廣西大學副教授,從事學校學生醫療工作。E-mail:16071223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