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鳳芝 張 霞 王景波
闌尾類癌9例臨床病理分析
柳鳳芝 張 霞 王景波
目的探討闌尾類癌的臨床病理特征、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方法收集9例闌尾類癌的臨床病理資料,并結合文獻對該腫瘤的臨床病理學特征、診斷與鑒別診斷進行討論。結果9例闌尾類癌臨床術前均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男5例,女4例,發病年齡11~57歲,發生部位闌尾尖端6例,體部2例,根部1例。大體上腫瘤質硬,灰白或灰黃色,界限清楚,無包膜;鏡下見癌細胞大小一致,呈實性巢狀、柵欄狀或腺管狀排列,細胞異型不明顯,核分裂像少見。免疫組化示Syn(+)、Cga(+)、NSE(+)。結論闌尾類癌為低度惡性腫瘤,診斷主要依靠組織病理學與免疫組化。
闌尾類癌;病理特征;鑒別診斷
闌尾類癌在闌尾腫瘤中相對較為常見,占到闌尾腫瘤的85%,胃腸道所有類癌的45%[1]。現將我院遇到的9例闌尾類癌進行臨床病理分析。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1981年至今收治了9例闌尾類癌患者,年齡11~57歲。 臨床表現均有急性闌尾炎常見的轉移性右下腹痛、壓痛和反跳痛等體征,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明顯升高,B超檢查均未發現右下腹腫塊。術前均未發現有腹瀉、顏面潮紅、哮喘樣發作等類癌綜合征的臨床表現。8例行闌尾單純切除術,1例行右半結腸切除術。
1.2 方法切除標本經4%中性甲醛固定,充分取材,石蠟包埋,4μm切片,HE染色。
2.1 巨檢闌尾表面充血,不規則增粗,6例附著膿性滲出物。病變位于闌尾尖端6例,體部2例,根部1例。腫塊為黃色結節,質地硬,界限尚清晰,無包膜,切面呈灰黃或灰白色。直徑<1cm為7例,1~2cm為2例。
2.2 鏡檢癌組織大多位于黏膜下或肌層,有2例侵及漿膜層,癌細胞大小、形狀較一致,染色質均勻,胞質呈顆粒狀,紅染,可有細小空泡,細胞核小,呈圓、橢圓或月牙形,位于細胞底部,細胞異型不明顯,核分裂像少見。癌細胞排列成實性巢團狀、柵欄狀或腺管狀,癌組織在闌尾壁內呈彌漫性浸潤性生長。
2.3 免疫組化9例Syn、Cga、NSE均陽性,其中Syn強陽性表達7例,Cga強陽性表達6例,NSE強陽性表達3例。
3.1 臨床特點類癌是闌尾最常見的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組,包括兒童[2]。本組資料中最小年齡為11歲。大部分病例無類癌綜合征表現,往往是在急性闌尾炎切除標本中偶然發現,并大多局限在闌尾遠端,這可能與類癌在闌尾黏膜層及黏膜下層生長,引起闌尾腔狹窄,使闌尾腔內壓力增高導致闌尾炎癥發作有關[3]。本組資料均有急性闌尾炎常見的轉移性右下腹痛、壓痛和反跳痛等體征,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明顯升高,B超檢查均未發現右下腹腫塊。
3.2 病理特點闌尾類癌好發于闌尾尖端,一般單發,腫瘤直徑多<1.0cm,>2.0cm者罕見[4]。腫塊為黃色結節,質地硬,界限尚清晰,無包膜,切面呈灰黃或灰白色。組織學見癌組織大多位于黏膜下或肌層,有2例侵及漿膜層,癌細胞大小、形狀較一致,染色質均勻,胞質呈顆粒狀,紅染,可有細小空泡,細胞核小,呈圓、橢圓或月牙形,位于細胞底部,細胞異型不明顯,核分裂像少見。癌細胞排列成實性巢團狀、柵欄狀或腺管狀,癌組織在闌尾壁內呈彌漫性浸潤性生長。
3.3 鑒別診斷①與高分化腺癌鑒別:管狀型腺類癌細胞分化好,大小較一致,腫瘤表面的黏膜正常,無異型增生或腺瘤等癌前病變。②與印戒細胞癌鑒別:印戒細胞癌異型明顯,可見大片狀或單個散在的癌細胞廣泛浸潤肌層,其間找不到內分泌細胞。類癌則較少累及黏膜層,主要位于黏膜下及肌層,且細胞較一致,無明顯異型。③轉移性腺癌:管狀型腺類癌常常有腺體形成而沒有實性巢,通常存在黏液,缺少核分裂像,排列有序。
3.4 治療及預后闌尾類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手術方式和切除范圍應根據腫瘤大小、部位、浸潤程度來決定。腫瘤位于闌尾尖部和中部,直徑<1cm時,罕見轉移,僅行單純切除即可,但對于腫瘤位于闌尾根部,直徑<1cm,特別是年輕患者,應選擇回盲部切除為妥。腫瘤直徑>2cm時,常表現為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征,原則上應行右半結腸切除術[5]。腫瘤直徑在1~2cm時,選擇手術方式還有一定的爭議。管狀類癌預后較好,5年生存率為99%;杯狀細胞性類癌為高度浸潤性腫瘤,5年生存率為80%;混合性類癌-腺癌是高度惡性腫瘤,有較高的轉移率[6]。本組資料中8例行闌尾單純切除術,1例行右半結腸切除術。術后隨訪6例,失訪3例。6例患者中有1例因腦出血死亡,其余5例未發現有腫瘤復發或轉移。
[1] Haber MH,回允中.外科病理鑒別診斷學[M].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220-222.
[2] Juan Rosai,回允中.外科病理學[M].9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765-768.
[3] 謝朝輝,鐘勇,包昶宇.闌尾類癌8例臨床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1):79-81.
[4] 廖松林.腫瘤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學(上卷)[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30.
[5] 盧偉春.闌尾類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診治分析(附20例報告)[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9(19):1485-1486.
[6] 劉彤華,劉復生.疑難外科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98-199.
R447
A
1673-5846(2013)06-0319-02
黑龍江省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病理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