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炳金
淺談針灸推拿療法調治亞健康狀態
戢炳金
針灸推拿療法可以通過對腧穴和經絡進行刺激來補其不足、瀉其有余,將機體經絡、氣血、臟腑的陰陽平衡進行調節,使人體的機體處于“精神乃治、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較好地體現出亞健康調治無副作用、有效、安全、自然的優勢特色和原則。本文首先闡述了亞健康狀態的病因病機、辨證分型,其次分析了亞健康狀態發生的因素,同時,深入探討了針灸推拿療法調治亞健康狀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亞健康;針灸;推拿;辨證分型
WHO認為人若心理和生理上處于病理狀態,那么就屬于患病狀態,而若交往行為、精神、身體上處于完美狀態,那么就屬于健康狀態[1]。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認為要么生活在病理狀態,要么生活在健康狀態。但是隨著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健康認識的進一步深入,就意識到還有一種狀態是在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那就是常說的亞健康狀態[2]。亞健康狀態可往患病方向轉化,也可向健康方向發展,而目前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經濟也持續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趨勢,人們普遍存在著焦慮、浮躁的亞健康情緒,如何正確地引導這種亞健康狀態,使之向健康進行轉化,就顯得尤為重要[3],針灸推拿療法可以通過對腧穴和經絡進行刺激來補其不足、瀉其有余,將機體經絡、氣血、臟腑的陰陽平衡進行調節,使人體的機體處于“精神乃治、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較好地體現出亞健康調治無副作用、有效、安全、自然的優勢特色和原則[4]。
亞健康狀態主要包括心悸氣短、腹脹便秘、頸肩僵硬、周身乏力、手足麻木、耳鳴、面痛、容易疲倦、手足不溫、鼻塞、眩暈、頭目不清、視力下降、昏痛不適;心理上則會出現急躁易怒、抑郁寡歡、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白天困倦、情緒低沉、失眠多夢、反應遲鈍等。按照中醫學的辨證分型標準,可以將其分為肝腎陰虛型、脾虛濕困型、氣血虧虛型、心脾兩虛型、肝郁脾虛型、肝郁氣滯型[5]。
健康人群出現亞健康狀態大多是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造成,一旦處于亞健康狀態,就很容易誘發代謝性、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腦血管、腫瘤疾病,這些疾病的發生到發展都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但是人們往往會忽略亞健康狀態,而治療亞健康狀態的關鍵就在于早治療、早診斷、早發現。
2.1 運動少與亞健康狀態的發生有關由于憂郁、壓力等原因很容易導致健康人群的免疫力降低,而運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能夠消除局部疲勞、減輕疲勞、舒緩壓力,可以松弛人體平時較少活動的肌肉。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長期的研究報告表明,每日進行諸如打掃衛生、散步或爬樓梯之類的體能活動1小時以上,能夠降低27%的死亡風險;每日運動1小時,可以延長生命2小時。所以,對于在體檢過程中檢查出體重超標、血脂偏高的人群應該加強健康宣教和健康生活指導[6]。
2.2 身心因素與亞健康狀態的發生有關主要是在情感方面表現出來,主要癥狀有輕率、空虛、孤獨、無助、無望、冷漠等;還有的主要是在心理方面表現出來,主要癥狀有神經質、焦慮煩躁、記憶力減退、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等;有的主要是在身體方面表現出來,主要癥狀有心悸、懶怠、失眠、乏力、疲勞、困倦、頭昏等[7]。
2.3 職業、年齡、性別與亞健康狀態的發生有關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市人口中有超出半數的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其中企業管理人員、知識分子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沿海城市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比例高于內地城市。本組資料表明,男性出現異常 的比例明顯要多于女性,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且年齡為30~50歲居多,且還有不少人為領導干部,其工作強度高,工作壓力大,責任心強,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亞健康狀態,由起初的關節疼痛、肌肉酸楚、心悸、失眠、虛汗、氣短、頭昏、懶怠、困倦、乏力等癥狀會慢慢發展成為心血管、高血壓等疾病,甚至還有些人由于過度投入到工作中,消耗了大量的健康資本,最終導致猝死,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陰陽失調、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紊亂是亞健康產生的病理基礎,也為中醫辨證調治亞健康,達到“陰陽平和”提供了理論依據。現代研究表明,以經絡理論為指導的針灸、推拿對機體有雙向調節作用,即可以使過亢者得以抑制,使低落者興奮,通過NIM網絡(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機體功能趨于平和,具有預防和治療的雙重作用,也是防治亞健康狀態調和陰陽、標本兼顧的有效措施。
3.1 體針針刺法體針針刺法是以針刺特定的經絡腧穴,激發經氣,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恢復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適合形神虛損者以及由于長期因體力透支、精神疲勞引致的身體不適和其它慢性病癥的康復。
3.2 耳穴貼壓療法常規消毒后將在 75%的酒精中泡過的生王不留行子放于約 6×6mm的膠布中間,對準提前選好的耳穴最為敏感處將其貼于耳廓上,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處3~5次,每次每穴約1分鐘(以自覺局部脹痛發熱為度)。三天一換,左右耳交替施術。四周一療程。
3.3 火罐療法火罐療法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因其操作簡便、經濟、患者無痛苦且療效顯著,可以強身健體,所以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要想身體安,火罐經常沾”。常用火罐療法:令患者取俯臥位,暴露腰背部,用閃火法將大小適宜的罐拔于脾俞、胃俞、心俞、肝俞、腎俞穴處15~20分鐘。每天一次,5天一療程。也可以在背部沿膀胱經、督脈線進行游走罐或閃罐法進行治療以調理臟腑功能、協調陰陽平衡,補虛瀉實,消疲醒神,延年益壽。
本文從亞健康狀態的中醫基本病因病機切入,探討針灸推拿調治亞健康狀態的理論依據、臨床上常用腧穴的應用意義、治療方法,旨在揭示針灸推拿在防治亞健康狀態的特色和優勢,發揚了中醫“治未病”的指導思想,豐富了“治未病”的內容。“治未病”的思想始終體現在中醫學的理論與實踐中,對亞健康的預防和調理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1] 龔海洋,王琦.亞健康狀態及其中醫學研究進展述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6(5):1.
[2] 楊繼軍,董進洲,佘延芬.中醫對亞健康狀態的病因病機認識及治療[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3,3(16):119.
[3] 馮志廣,楊建宇,任安靜.中醫對亞健康的認識[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5,18(17):938-940.
[4] 宮艷華,孫巧云.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辨識及針灸調理[J].遼寧中醫雜志,2005,32(4):356-357.
[5] 楊翼,李章華.“亞健康狀態”的足反射療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12):734-735.
[6] 謝慧君,奎瑜.亞健康及其推拿防治對策[J].四川中醫,2004,22(6): 20-22.
[7] 盧琰琰,龐勇,王剛.針灸推拿調治亞健康狀態近況[J].浙江中醫雜志,2006,41(3)183-184.
R242
A
1673-5846(2013)07-0286-02
重慶市北碚區中醫院針灸推拿科,重慶 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