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敏 易 乖 張 鵬
宮腔鏡及B超在異常子宮出血中的診斷價值
胡志敏 易 乖 張 鵬
目的分析異常子宮出血中運用宮腔鏡以及B超進行診斷的價值。方法選取1642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先進行B超篩選,以此得到B超診斷。然后,進行宮腔鏡檢查時結合B超的診斷,最后得到宮腔鏡以及B超兩者結合的診斷結果。另外,進行內膜活檢,有需要時則可以進行診刮、組織病理檢查,再比較診斷的結果符合率。結果跟病理診斷結果對比,單純B超診斷符合率是56.0%,宮腔鏡聯合B超診斷的符合率是80.8%。可見,兩者檢查方法的聯合,比單獨B超診斷的符合率高很多。結論聯合宮腔鏡與B超進行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值得推廣。
宮腔鏡;異常子宮出血;診斷;B超檢查;宮腔內疾病
異常子宮出血在婦科治療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異常子宮出血發病是不分年齡段的。本研究中運用單獨B超檢查,宮腔鏡及B超結合檢查1642例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并把兩者的檢查結果和病理診斷做出對應的比較,以此作為宮腔鏡及B超在異常子宮出血中診斷價值的評價。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婦科門診的1642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且均是已婚婦女,年齡段為22~69歲,臨床癥狀有不規則出血、妊娠、月經量增多或者是經期過長、絕經后出血、同房出血等。不考慮其它原因導致出血的患者,例如妊娠、卵巢、陰道宮頸病變等。
1.2 治療方法經過常規的B超檢查,獲得B超的診斷結果。然后運用B超聯合宮腔鏡檢查,選用的宮腔鏡為直徑4.5mm,5.5mm的30°硬管型。膨宮介質是用生理鹽水,以及100~150血壓值的膨宮壓力,260~300mm/min的流速。在檢查前采取宮頸局部麻醉,運用的是 1%利多卡因進行麻醉,盡可能不進行擴宮。宮腔鏡操作時,要注意進入時緩慢。應該按從遠到近的方法做宮腔的整體形態的檢查,對子宮前壁、左輸卵管口、右宮角、右輸卵管口、后子宮底等位置依次進行檢查。內膜活檢則是在宮腔鏡以及B超的結合診斷之后,根據情況判斷是否診刮或者組織病理檢查。
在選用的1642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B超診斷和病理診斷符合率是56.0%,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黏膜下肌瘤的敏感性的符合率分別是50.4%、53.2%、51.7%。宮腔鏡及B超診斷結合檢查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達到80.8%,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黏膜下肌瘤敏感性的符合率分別為84.2%、80.6%、83.4%。異常子宮出血中的1642例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通過診刮或者進行內膜活檢得到。對于宮腔鏡及B超聯合診斷的病例,當活檢不成功時,可以先施行電切術。在進行了電切術之后,宮腔鏡及B超聯合得到的診斷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符合(表1)。
僅僅是依靠B超、病史、婦科檢查,很難準確的診斷異常子宮出血。這就需要B超與宮腔鏡進行聯合診斷,而且聯合診斷得到的結果往往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非常高。本次選取病例研究是為了分析宮腔鏡聯合B超對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方法,評估宮腔鏡聯合B超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
3.1 宮腔鏡及B超對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宮腔鏡聯合 B超診斷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對子宮黏膜下肌瘤的診斷;對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內膜癌的診斷。由于子宮內膜息肉具有突出的形態學特征,因此,對于直徑不足1cm的,只是用B超進行檢查,則只能得到的診斷情況是宮腔回聲增強、增厚。通過宮腔鏡的檢查則可以較為準確獲悉宮內的病情,而且可以進行定位活檢。此次的異常子宮出血的觀察病例中,得到B超診斷和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為56.0%,而B超聯合宮腔鏡的診斷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則為80.8%。
子宮黏膜下肌瘤的直徑不足1cm的,B超進行檢查時只是對宮腔回聲強、增厚有顯示而已,這無疑會導致漏診病例的出現。宮腔鏡與B超聯合診斷則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宮腔有沒有出現占位、宮體的形態、以及子宮肌層厚度等病情,還能有效的察看宮內的病變狀況。此外,還可以對宮腔內占位病變類型進行判斷,以及進行定位活檢。此次選取的病例表明,單純性的B超診斷和宮腔鏡聯合B超診斷子宮黏膜下肌瘤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子宮內膜增殖癥和初期的子宮內膜癌兩者的 B超檢查差別不大。此次選取的病例表明,子宮內膜增殖癥的B超診斷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為53.2%;子宮內膜癌的B超診斷和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為65.0%。60例子宮內膜癌中,B超發現的只有39例,由B超與宮腔鏡聯合診斷則可以發現52例。有6例多次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在院外數次B超檢查都沒能清晰發現病情,而之后運用宮腔鏡與B超聯合檢查,發現宮底、右側宮角均勻細微的病變,病理診斷為子宮癌。
3.2 宮腔鏡及 B超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在過去醫療水平里,僅僅是運用B超與診刮進行異常子宮出血診斷。無痛苦、方便、無創這是B超具有的優點,這對沒明顯癥狀的患者的診斷比較合適。B超檢查只是可以提示盆腔和子宮病變,但是未能明確提示直徑小于1cm的宮腔內占位病變情況。而宮腔鏡是當前可以通過直觀的觀察子宮內膜生理和病理變化的診斷手段。宮腔鏡可以有效的顯示病變情況,而且其準確性非常高,具有一定的形態學特征意義。宮腔鏡能發現病變是要在宮腔的形態下,宮腔內出現病變才可以辨別,但是宮外異常,例如宮內膜增生過長、宮腔內占位病變則很難做出判斷。而宮腔鏡聯合B超診斷則可以實現互補,提高異常子宮出現的診斷準確率。
[1] 呂偉霞,丁麗麗,梁喜娟.宮腔鏡檢查在異常子宮出血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在藥物應用,2012(22).
[2] 閆大晶,吳倩,王宏賓.宮腔鏡和B超在診斷異常子宮出血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2).
[3] 戴夏琳,宋冬梅.宮腔鏡聯合 B超對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J].華夏醫學,2009(2).
[4] 任俊霞,王淑霞.宮腔鏡B超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09(8).
R445.1
A
1673-5846(2013)07-0307-02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超聲醫學科,湖南株洲 412002
胡志敏(1974.11-),男,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超聲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