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紅王繼玉高鳳英
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不良反應監測的思考
毛玉紅1王繼玉1高鳳英2
目的根據患者服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出現的不良反應,引導全體醫護工作者要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方法采用回顧性統計和分析朝陽市結核病院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分析。結果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方便患者服用的同時亦會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結論加強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提高臨床醫生對此類藥物的重視度。
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藥品不良反應;思考
結核病(TB)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我國的結核病患者位居世界第二位,采用抗結核藥物的化學治療是控制結核病的主要手段。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減少單次服藥的數量,避免誤服藥和服藥計量不準確的可能,降低耐藥病例的發生,根據患者的體重科學的服藥,被絕大多數患者接受。根據我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結核病防治規劃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推廣使用試點方案的要求,我市結核病防治機構于2012年4月1日在全市范圍內對發現的成人初治肺結核患者、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結核性胸膜炎患者,推廣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Ⅱ。因為是推廣使用試點制劑,市中心對該品種的使用情況開展重點監測,評估其使用風險。截止到 2012年12月 31日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Ⅱ的患者共33例,有4例患者出現了藥品不良反應,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2.12%。
1.1 一般資料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Ⅱ的患者共33例。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齡為50~80歲,平均年齡為64.75歲;4例患者有2例有吸煙史、引酒史,有1例患者有肝病史。
1.2 不良反應的時間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時間最短的在服藥后2h,最長在服藥后17d。
1.3 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厭食、紅斑疹、瘙癢、關節痛、ALT、AST、GGT升高。
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有藥品因素和非藥品因素兩類。
2.1 藥品不良反應原因分析
2.1.1 藥物因素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品種為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Ⅱ(組分為每片含利福平0.15g、異煙肼0.075g、吡嗪酰胺0.4g、鹽酸乙胺丁醇0.275g)。它是由于多種藥物聯合使用,藥品自身的毒性和用量等因素是誘發藥品不良反應的根源,主要體現在藥品相互作用,毒副作用,藥物質量,藥物的用量,劑型。
2.1.2 機體因素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4例患者年齡都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主要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體內水分偏少,血漿蛋白偏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老化,肝、腎功能衰退,機體耐受性差,影響了抗結核藥物的代謝和消除,造成蓄積性中毒,同時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多種藥物的聯合應用,也使得 ADR的發生率增加。所以,老年患者應選用不良反應較小的化療方案,并相應減少藥物劑量,在監床工作中應加強對老年肺結核患者不良反應的監測。
2.1.3 給藥方法在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治療肺結核病中,胃腸道反應是一個最常見的副反應。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4例患者有3例出現了胃腸道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厭食等癥狀,這主要是由于利福平、異煙肼、鹽酸乙胺丁醇這三種藥物造成胃腸道反應的幾率比較高。
2.1.4 其它因素非藥品因素也是誘發藥品不良反應的重要因素,如患者的用藥習慣、患者的自身情況等。所以在臨床應用中應樹立藥物不良反應的防范意識,提高用藥認識,合理用藥。
2.2 藥品不良反應的治療在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治療肺結核病中。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4例患者有1例患者的肝細胞損害嚴重,口服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17日后患者ALT、AST、GGT均出現升高的現象,停止口服,轉入專業的肝病防治醫院對癥治療一個月,患者的血清化驗結果均轉為正常。有關專家、學者指出患者在服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中出現的肝功能損害更應該引起重視和及時治療,這主要是因為利福平、異煙肼、鹽酸乙胺丁醇是導致肝細胞受損害的主要藥物。如果患者存在先天缺陷與發良不良,肝細胞微粒代謝酶系統或者藥物抑制它的活性,導致肝細胞被藥物或者藥物代謝所引起的毒性增強,如果患者在服用異煙肼之后,進入肝臟內被乙酰分解異煙酸與乙酰肼,由此可以造成肝細胞損壞,如果異煙肼和利福平合用的話,這兩種藥物都屬于酶誘導劑,可以對微粒進行誘導患者,進一步增加乙酰肼的產生。出現不良反應的4例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現過敏反應如紅斑疹、瘙癢,神經系統反應如關節痛等,因為這兩種系統的反應較情,均對癥治療后不良反應癥狀好轉。
2.3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意義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Ⅱ,首次在朝陽市推廣用于治療成人初治肺結核患者、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結核性胸膜炎患者。捕捉其風險信號,關注其使用風險尤為重要。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Ⅱ中的組成藥品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酰胺、鹽酸乙胺丁醇是治療結核病的一線用藥,這些抗結核藥物的使用有著長久的歷史,在臨床上對這些藥物有較好的認知程度,但這四種藥物聯合用藥也會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據報道[1],當合用藥品種數為2~5種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當合用藥品種數為6~10種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0%;當合用藥品種數為11~15種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8%;當合用藥品種數為16~20種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4%,可見合并的藥物越多,其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越高,越值得關注。本文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的患者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2.12%。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要密切關注聯合并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充分認識藥品的兩面性,使藥品在幫助人類驅除病魔、造福人類的同時,又要避免藥物的毒副作用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危害,只有正確地認識藥品,科學、合理地使用藥品,讓藥品真正成為人類健康的保護神。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具有病程長、合并癥多等特點,為保障臨床用藥安全,全體醫護人員要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盡量避免或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保障廣大患者用藥安全有效。
[1] 丁國華,高宏,孟松偉.合理用藥評價[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82.
[2] 周軒.藥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藥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 09(a):77.
[3] 陳哲.結核病患者抗結核治療致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2,09(b):116.
R978
A
1673-5846(2013)07-0415-02
1朝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遼寧朝陽 122000
2遼寧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朝陽中心店,遼寧朝陽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