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江 劉廣毅 楊軍成 李 鵬 聶蓉蓉
1.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四川廣元 628017;2.江蘇省南京市口腔醫院,江蘇南京 210008
頰脂墊存在于頰間隙中,其后側為腮腺與咬肌間隙,外側為表情肌與頸深筋膜,內側為頰肌[1]。頰脂墊由四個突起及體部組成。研究顯示,早在1802年,就有國外學者Bichat對頰脂墊的解剖結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是到1977年,頰脂墊仍舊被認為是一種單純的解剖結構[2]。隨著口腔醫學的迅猛發展,頰脂墊轉移瓣修復治療口腔惡性腫瘤在臨床中取得了顯著療效,因而頰脂墊大范圍的應用到了口腔腫瘤的治療中[3]。本文選擇在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進行口腔頜面外科進行治療的30例頰脂墊瓣修復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后組織缺損的患者資料,用頰脂墊轉移瓣修復患者腫瘤切除手術后頰、腭部組織的缺損。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進行口腔頜面外科進行治療的30例頰脂墊瓣修復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后組織缺損的患者資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3~69歲,平均(53.2±3.1)歲。患者術前診斷為:鱗狀細胞癌22例,肌上皮癌4例,疣狀,癌2例,黏液表皮樣癌2例。患者原發的病灶部位為:頰部10例,磨牙后墊區6例,硬腭及上頜結節區6例,翼頜韌帶區4例,軟腭區4例。患者頸淋巴清掃20例,在術中同時切除上、下頜骨部分的10例,缺損最小的患者為2.0 cm×2.5 cm,最大的患者為5.0 cm×4.5 cm。采用術前化療的患者有16例,術后化療的患者10例,術后放療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在術后分別隨訪6個月~6年的時間,因腫瘤復發死亡的患者2例,術后無法聯系的患者2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30例研究對象行修復頰脂墊轉移瓣修復,并進行效果比較。
1.2.1 術前準備 所有患者在術前均需進行完善的檢查,包括凝血功能、心電圖、胸片等,特殊檢查應包括腫瘤區的CT、MRI檢查,患者全身多處淺表淋巴結、腹膜后腫塊、膽胰脾、頸部淋巴結與領下行B超檢查。檢查患者腫瘤周圍的組織關系,判定其腫瘤侵犯的范圍[4]。
1.2.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經鼻或口插管全麻穩定后,按照術前的設計的手術路徑及手術方式,做口外切口或口內切口。患者惡性腫瘤邊緣1.5~2.0 cm處作為切口,切除腫瘤。患者術前CT顯示,腫瘤侵犯至上下頜骨者,應同時切除患者部分上下頜骨,對于軟腭、頰部的鱗狀細胞癌以及存在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硬鱷癌,用同時行頸淋巴清掃術。患者在手術中在冰凍提示陰性后,創面應充分的沖洗并止血。頰部病變的患者,則應從頰側后緣分離頜骨外側壁的頰肌上附著,暴露頰脂墊,小心提起其前部,并將其延長至于創面形狀相吻合,保證其在無張力的情況下縫合[5]。
1.2.3 術后護理 所有患者在術后均需進行補液、止血、抗炎的治療。所有患者均未用特殊藥物或擴血管藥品對其進行治療。患者術后需鼻飼流質或進食流質,進食流質1周后,應用呋喃西林漱口液漱口10 d以上,患者在術后14 d應進行張口訓練[6-7]。
在術后隨訪中觀察患者頰脂墊瓣的腫脹程度及色澤,參照周圍正常黏膜,評價其上皮化程度,并且測量患者最大張口時上下中切牙切緣間距離作為張口度。
以患者最大張口時上下中切牙切緣間距離作為張口度"按臨床張口受限分度標準:①輕度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可置兩橫指,>2.0~2.5 cm;②中度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可置一橫指,1.0~2.0 cm;③重度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距不足一橫指,約1.0 cm以內;④完全性張口受限:完全不能張口,由于臨床普遍認為張口度在2.0 cm以上者,對進食及生活質量影響不大,故本研究以3.0、2.0cm作為張口度分界值。
所有患者頰脂墊瓣治療效果良好。患者術后7 d頰脂墊瓣出現明顯的水腫,其組織表面有偽膜覆蓋薄層。患者偽膜7 d后逐漸消失,患者偽膜14 d均完全消失。在14~21 d后患者水腫逐漸消退,表面逐漸上皮化,2個月后再生的患者黏膜變為粉紅色,質地光滑,與正常口腔黏膜相似。患者術前化療及術后放療對其黏膜無影響,術后放療未見患者頰脂墊瓣壞死。張口度2.0 cm以下患者2例,2.0~3.0 cm患者2例,張口度3.0 cm以上26例。
口腔癌是發病率極高的腫瘤之一,盡管近幾年針對口腔癌的治療療效有了很好改善,但是其發病率仍沒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給患者正常的語言、進食等方面帶來不便,而且患者的外貌也會發生極大地改變,因此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社交并給患者帶來極大地心理創傷[8]。因此,口腔癌的診斷治療十分重要。口腔癌常常與個人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息息相關[9]。雖然以往研究發現許多疾病與個人飲食衛生習慣有關,但是近幾年相關研究相對減少。例如,高血壓這一常見疾病就與個人的飲食、運動情況相關,這說明了患者生理病理系統的改變與多方面有關。口腔癌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壓、肥胖癥等疾病,以此推斷,口腔癌可能與高血壓、肥胖癥患者有相同的危險因素[10]。另外,研究表明患者的社會地位、家庭收入等也對口腔癌發病率有著加大的影響。家庭收入越高,口腔癌發病率越低。而且過度飲酒也與口腔癌有著較大的聯系[11]。過度飲酒不但會增加口腔癌的發病率,而且還會引起患者的肝硬化等疾病。因為過度飲酒會導致患者缺乏營養,從而增加口腔癌的發病率。同時,大量研究發現全球十億吸食煙草人群中每年有四百萬人死亡[12]。而吸煙被證實是唇癌的主要發病因素,煙草中含有的50多種潛在致癌原也是導致口腔癌發病的重要因素。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周圍環境也是導致其患上口腔癌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亞洲部分國家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咀嚼檳榔可以促消化、止咳祛痰和使人興奮等作用,但是檳榔會導致患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最后導致口腔癌。同時口腔癌患者還容易患有其他的呼吸道疾病。例如,口腔癌患者極易患有咽喉癌等疾病。而且口腔癌患者在幾年內其他癌癥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研究顯示男性口腔癌患者其食道癌發病率極高,尤其是口腔癌位于患者咽部時。
研究顯示,所有患者頰脂墊瓣治療效果良好。患者術后7 d頰脂墊瓣出現明顯的水腫,其組織表面有偽膜覆蓋薄層。患者偽膜7 d后逐漸消失,患者偽膜14 d均完全消失。在14~21 d后患者水腫逐漸消退,表面逐漸上皮化,2個月后再生的患者黏膜變為粉紅色,質地光滑,與正常口腔黏膜相似。患者術前化療及術后放療對其黏膜無影響。由此可見,頰脂墊瓣由于制取較為方便,操作相對安全,切口隱蔽,術后并發癥較少,因而成為了修復口腔惡性腫瘤的首要方式,應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陳寬勇,孫源東,張竹漣,等.頰脂墊瓣與頸闊肌皮瓣聯合移植修復大面積頰黏膜缺損[J].口腔醫學,2012,32(9):573-574.
[2]焦建軍,靳書濱,李婕,等.頰脂墊在頰黏膜缺損修復中的應用2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4):5997-5997.
[3]周志國.舌瓣及頰脂墊瓣修復在老年頰部缺損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0):2644-2646.
[4]王曉軍,郭俊梅,郭琦,等.帶蒂頰脂墊瓣修復口腔軟組織缺損的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8):1498-1499.
[5]張建國,黃元清,唐中,等.頰脂墊瓣在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術后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0,26(7):432-434.
[6]Pappachan B,Vasant R.Application of bilateral pedicled buccal fat pad in wide primary cleft palate[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46(4):310-312.
[7]王道春,唐恩溢,盧明星,等.帶蒂頰脂墊移植在口腔黏膜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0,8(7):865-866.
[8]高繼賓,李興平,王琦,等.頰脂墊修復口腔腫瘤缺損的臨床觀察[J].口腔醫學,2010,30(1):56-57.
[9]Chen WL,Li JS,Yang ZH,et al.Two submental island flaps for reconstruct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defects following cancer ablat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6):1145-1156.
[10]焦建軍,靳書濱,李婕,等.頰脂墊在腭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2):60.
[11]王忠.頰脂墊在口腔頜面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5):136-137.
[12]陳宏麗,柴向斌.帶蒂頰脂墊在上頜竇修復術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1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