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華
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38例護理體會
張偉華
探討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護理方法, 以提高護理質量。方法 選擇本院從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進行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38例, 對其臨床護理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進行分析, 并對護理方法進行分析總結。結果 患者經過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和圍手術期護理后, 均康復出院, 治療有效率達到100%, 在隨訪過程中沒有出現術后并發癥的情況。結論 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期間的有效科學的護理是治療脛腓骨骨折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利于促進骨折的恢復, 減輕患者的痛苦, 是患者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保證。
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護理體會
脛腓骨骨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 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有受到暴力擊打、高處墜落、滑倒等。患者主要臨床表現有局部疼痛、腫脹、甚至可能會出現反常活動等[1]。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院收治了脛腓骨骨折患者38例, 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 并配以有效科學的護理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本院從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進行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38例, 其中男18例, 女20例, 年齡33~68歲, 平均年齡(45.5±4.3)歲。受傷原因:車禍傷22例, 重物砸傷8 例, 墜落傷8 例。并進行1年左右的隨訪。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
1.2.1.1 術前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對于與手術有關的知識要主動向患者進行講解, 同時對于手術方法、麻醉方法、手術主要步驟也要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講解, 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態度認真耐心, 對于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要積極進行解答。使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有所了解, 緩解其內心緊張的情緒, 對于醫護人員充滿信心, 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2]。
1.2.1.2 術前一般護理 在確定手術方式后, 護理人員要在手術前按照醫生要求對于患者進行相關檢查, 并對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觀察, 相關數據進行詳細記錄。對于患者皮膚進行消毒包扎的過程中, 動作要專業輕柔, 減少患者的痛苦, 在手術12 h前要求患者禁食, 5 h前要求患者禁水, 排空大小便, 對于一些心理特別緊張的患者可適當進行抗炎癥治療和注射鎮定劑[3]。對于一些有長期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患者要在手術前按規定進行服藥, 防止手術中出現意外。
1.2.2 術后護理
1.2.2.1 術后一般護理 術后要讓患者保持平臥的姿勢,術后7 h左右的時間不可進行抬頭, 如果有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可將患者的頭偏向一邊。在手術后要立刻對于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檢查, 而后每半小時進行一次生命體征的檢查, 直到患者病情穩定后停止[4]。在這期間護理人員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連續性的觀察, 對于相關數據進行記錄,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向醫生進行報告, 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手術后3 d內患者傷口會有少量滲血的情況, 護理人員要及時提醒醫生進行更換敷料, 防止患者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護理人員要定期對于病房進行檢查并對患者切口進行觀察, 觀察是否存在滲血的情況,要與患者積極進行溝通交流, 緩解其內心緊張的情緒。可在病房內播放一些輕音樂, 將患者的注意力轉移, 減輕患者的痛苦[5]。
1.2.2.2 術后飲食護理 等到患者術后排氣后才可進行進食, 所食用的食物要清淡, 食物要高蛋白、高纖維素且含有鈣質, 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 同時也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保持營養的均衡, 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6]。
1.2.2.3 術后患肢的護理 護理人員術后將患者患肢提高, 將其置于海綿墊上, 踝關節背伸90℃, 足尖向上, 保持患肢外展位, 術后對于患者的傷口進行嚴密的觀察, 一旦發現患者傷口出現滲血不止、血色變深等情況要及時向醫生進行報告, 可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護理人員對于患者患肢周圍皮膚和患肢腫脹程度也要進行觀察, 給患者患肢進行適當的按摩科促進其血液循環緩解腫脹程度, 對于腫脹特別嚴重的患者可讓其口服利尿劑, 必要時予20%甘露醇250 ml 靜滴每日一次, 直至腫脹消失[6]。當患者術后麻醉過后要鼓勵患者進行膝關節活動, 但對活動量要進行控制, 不能使患者過度勞累。術后第二天可進行肌肉收縮的運動, 手術第三天開始鼓勵患者在床上進行肢體膝關節、踝關節及足的小關節主動伸屈鍛煉, 髖關節的內收外展練習,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利用牽引床進行上臂鍛煉, 為下地用拐走路做準備[7]。在手術2周后患者在鞏固原有訓練的同時, 要積極拄拐不負重訓練向部分負重過渡。2周后開始扶桿做坐位起立與坐下練習, 雙足站立做踮足尖、下蹲起立練習, 健肢站立而患肢做髖屈伸、內收外展練習[8]。如果患者只是單純的骨折的話應盡早進行負重訓練, 如果患者是粉碎性骨折的話患者進行負重訓練的時間不宜過早。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 運動強度不宜過大, 最好不要讓患者產生疲勞感。在手術后7周左右進行X光片復查, 骨折基本愈合后逐步扶拐部分負重行走, 骨折達到臨床愈合標準后逐步鍛煉膝關節。
1.2.2.4 出院指導 護理人員對于患者出院后的各項注意事項進行指導, 如果患者感覺身體有不適的情況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復查, 對于飲食要進行合理的安排, 促進骨折的盡快恢復, 出院后1個月、3個月要前往醫院進行復查, 檢查內固定有無移位及骨折愈合情況。
患者經過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和圍手術期護理后, 均康復出院, 治療有效率達到100%, 在隨訪過程中沒有出現術后并發癥的情況。
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持體重的主要骨骼, 是附在小腿肌肉上的主要骨骼, 是較為容易骨折的位置之一, 對于該種骨折具有治療難度小, 但并發癥發生率高的特點, 患者在骨折后會出現疼痛、腫脹、畸形等情況, 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所以做好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護理工作具有必要性。本院對其圍手術期間的護理方法進行了分析總結, 采取有效和合理的護理方法, 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獲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 值得進行臨床推廣。綜上所述, 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期間的有效科學的護理是治療脛腓骨骨折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利于促進骨折的恢復, 減輕患者的痛苦, 是患者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保證。
[1] 張亞軍, 顧彩霞.臨床護理規范與常規.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13(2):132-133.
[2] 余志艷.開放性脛腓骨骨折術后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實用中醫藥雜志, 2009, 25(3) : 193-194.
[3] 騰艷霞, 喬云江.疾病護理常規與常規醫療設備應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18(4): 210.
[4] 王玲, 趙華云.中藥外洗治療脛腓骨干骨折后創面感染的護理.護理學雜志, 2007, 22( 12):52-53.
[5] 王淑芳, 周鳳.單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的護理.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07, 15( 12): 61-62.
[6] 喬玉寧,闞春玲,馬寧.單側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護理.淮海醫藥,2009,12(2):312-313.
[7] 向利娟,何謙.脛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1例的康復護理.四川醫學,2008,10(4):311-312.
[8] 孫文菊.單側多功能外固定器在脛腓骨骨折中的應用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0,15(3):213-214.
462600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