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平
(淮陰師范學院圖書館,江蘇 淮安 223300)
圖書采訪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決定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圖書館圖書采訪的方式主要包括預定、現采、網購等,其中現采方式因其具有直觀性、及時性、互補性和互動性等特點,深受圖書館歡迎,是目前除預定之外應用最多的圖書采訪方式。 圖書館在采用現采方式進行圖書采訪時,需制定高效可行的現采查重方式,以提高現采查重質量與效率,保證圖書訂購質量。
圖書查重是圖書館采訪工作的一項重要流程,是避免圖書重復采購、保證訂購質量、節約經費的重要措施。 圖書現采查重不同于在館查重,其查重質量與效率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采訪人員進行圖書查重工作時所用的圖書館館藏信息數據庫被稱作查重對比庫。 查重對比庫是圖書查重的基礎,該庫不僅包括所有的館藏書目信息數據(含在訂書目信息數據),如ISBN、題名、責任者、出版社、版本、叢編等信息,而且還包括所有與館藏圖書相關的附屬信息和統計信息等,如借閱率、復本量、館藏地等信息。 現采查重所采用的查重對比庫越完整則其查重結果的準確性就越高,所能反饋的館藏信息就越全面,越有助于采訪人員做出正確的訂購判斷。
查重條件設置決定采訪人員可使用的查重途徑。 圖書查重條件一般有ISBN、題名、責任者、出版社、叢編名等,但在現采查重時為提高查重效率,采訪人員往往僅采用ISBN 作為查重條件。 單一采用ISBN查重會因一書多號或一號多書或因1987 年前出版發行(沒有ISBN 號)圖書重印的情況,導致采訪人員出現誤判。避免這些情況出現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增加查重條件,當采訪人員認為ISBN 查重結果有誤時就可以采用其他的查重途徑進行二次查重或組配查重,從而提高查重結果的準確率。
圖書查重結果是采訪人員進行圖書采選的重要參考依據。 查重結果顯示的信息中借閱率、在館數量和在訂數量等信息可以幫助采訪人員對已購圖書是否需要進行增補做出判斷;館藏地信息可幫助采訪人員判斷已購圖書是否為院系資料室自購,而圖書館未購圖書,防止漏訂;叢編信息可幫助采訪人員對館藏叢書和套書進行補漏。 查重結果顯示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采訪人員在現采采選時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判斷,從而提高現采圖書的質量。
查重方便性決定了現采查重方式的可行性與使用率。查重方便性包括攜帶方便性和使用方便性兩個部分。攜帶方便性就是要求現采查重所使用的查重設備應輕便化。這是由于圖書現采場地一般較大,采訪人員在現采時需要不斷走動變化位置,如果查重設備過重過大會大大增加采訪人員的工作負擔。 使用方便性則主要針對圖書信息數據輸入而言。 圖書現采時采訪人員要面對上百家出版社出版的數萬種圖書,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采購任務, 這就要求采訪人員要以最快速度將圖書信息數據輸入到查重系統中。為提高現采查重工作效率,采訪人員在查重方式的選擇上往往會首先考慮查重方便性。
依據圖書現采查重所采用的查重對比庫的不同,可以將現采查重方式劃分為以采訪人員所記憶的館藏信息作為查重對比庫的傳統人工記憶查重方式,以圖書館系統中導出的備份館藏數據作為查重對比庫的備份數據庫查重方式和通過互聯網遠程登錄到本館的服務器上, 進行實時查重的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三種類型,它們之間的比較如表1 所示。
圖書館現代化建設之前,人工記憶查重方式是現采查重的主要方式,該查重方式不需要借助任何現代化技術,僅依靠采訪人員對館藏的了解程度,通過題名、責任者等信息進行查重。 這種查重方式當館藏量較少時其查重質量較好,但當館藏量超出采訪人員記憶能力時其查重質量則顯著降低。 目前人工記憶查重方式依然被部分未完成現代化建設的小型圖書館所采用。 隨著大部分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完成,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在現采查重時引入了現代技術以提高查重質量。
備份數據庫查重方式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起來。早期的備份數據庫查重方式需要以筆記本電腦和條碼掃描器作為查重工具,并且筆記本電腦中要安裝單機版的征訂查重軟件。當采集器出現后,因其待機時間長、重量輕、使用方便等特點,很快取代了筆記本電腦。 備份數據庫查重方式在查重質量上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其在使用中也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如:備份數據導入時間長;采訪數據無法實時更新,易出現重購情況;須進行二次采訪數據處理等。
為克服備份數據庫查重方式存在的不足,部分圖書館系統商專門開發了互聯網實時現采系統,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應運而生。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具有眾多優勢,以匯文圖書外采系統為例,該外采系統的客戶端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實現與圖書館館藏信息數據庫保持實時數據交流, 并且提供多訂戶實時訂購;設置多種查重條件;查重結果可顯示書目記錄、在訂數量、在館數量、流通量、館藏地、征訂號等信息供采訪人員分析判斷;采購數據同步傳回圖書館采訪系統中,不必進行二次數據處理,減少了重復工作量[1]。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實現了在館查重的所有功能,其查重質量與在館查重質量相一致,是現采查重的發展趨勢。 然而,目前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因其查重方便性較差而使用率非常低,比如:要配備筆記本電腦作為客戶端和條碼掃描器作為輸入設備;要有良好的無線網絡環境;采用非ISBN 查重途徑進行查重時其信息輸入速度較慢等。
現代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云計算、4G 網絡、二維碼等技術在圖書館中的逐步應用,將使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的查重方便性得到極大提高。
終端設備使用與攜帶的不方便是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不被采訪人員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云計算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將使實時查重終端設備輕便化成為可能。 云計算的概念目前存在多種不同的解釋。2011 年9 月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云計算規范推出之后,業界的認可度非常高,幾乎可認為這是目前最權威的云計算定義[2]。 即:云計算是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方便地按需訪問一個可配置的計算資源(例如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應用程序以及服務)的公共集。這些資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發布,同時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務提供商的干涉。 云計算三種服務模式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3]。
SaaS 是一種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的模式,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并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4]。在SaaS 模式中,客戶端不需要安裝任何類似傳統模式的客戶端軟件。 用戶只要使用具有聯網功能的終端設備就能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行應用軟件的管理和操作。 SaaS 模式正在流行,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應用和服務(包括圖書館管理系統,流通、采訪、編目、電子資源管理等)都將SaaS 化。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家都已經出現了基于SaaS 的圖書館管理系統[5]。基于SaaS模式構建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將改變目前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必須依靠筆記本電腦作為客戶端來安裝客戶端軟件的限制,采訪人員僅需攜帶一部可以聯網并可以掃描條碼的終端設備就可以進行現采工作。 這類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可聯網的采集器等,在使用與攜帶方便性上能完全達到采訪人員的要求。
無線網絡是制約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普及的另一個瓶頸。筆者曾向使用匯文外采系統的采訪人員了解該系統的使用情況,得到的答復除了反映筆記本電腦攜帶不便外更多的是抱怨網速太慢,導致單本圖書的查重時間大幅增加,同時網絡的穩定性太差,時常掉線,嚴重影響現采工作效率。4G 網絡技術是未來無線網絡發展的趨勢,其超高速的網絡傳輸特點,將打破制約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普及的網速瓶頸。
4G 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是集3G 與WLAN 于一體,其開發更加具有明確的目標性:提高移動裝置無線訪問互聯網的速度。 4G 系統能夠以100 Mbps 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 000 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 Mbps,并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 4G 能夠對跨越公眾的和專用的、室內和室外的多種無線系統和網絡提供無縫的服務,對無線頻率的使用效率比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統都高得多,且抗信號衰落性能更好[6]。2012 年國際電信聯盟在無線電通信全會全體會議上,正式審議通過將LTE-Advanced 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術規范確立為IMT-Advanced(俗稱“4G”)國際標準,中國主導制定的TD-LTE-Advanced 同時成為IMT-Advanced 國際標準[7]。 2013 年中國移動建設的網絡計劃覆蓋全國地市級以上的100 個城市,基站數量超過20 萬個,覆蓋人口超過5 億,網絡建成后將成為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4G 網絡[8]。除了中國移動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已表態,將加快推進4G 網絡的商用進程,并宣布在上海等地進行4G 網絡規模測試和各項試商用測試[9]。 隨著4G 網絡的逐步建設與普及,制約互聯網實時查重的無線網絡問題將得到根本的改善。

表1 圖書現采查重方式比較
圖書信息自動化識別技術是提高互聯網實時查重效率的關鍵。圖書信息自動化識別主要依靠條碼技術,采訪人員通過掃描條碼從而獲得條碼中的信息。 圖書采用的條碼目前為一維條碼,僅能存儲ISBN 信息, 單一的ISBN 信息存儲能力無法滿足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中多條件查重與實時生成訂購數據對圖書信息的需求,這些圖書信息至少應包括ISBN、題名、責任者、版本、叢編、出版社、價格等。 要存儲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必須采用新的條碼技術。
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相對于一維碼而言的,它根據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將數據符號信息按一定規律記錄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內。 在代碼編制上,它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 二維條形碼能夠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位同時表達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積內表達大量的信息[10]。 以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漢信碼”為例,在打印精度支持的情況下,每平方英寸最多可表示7 829 個數字字符,2 174 個漢字字符和4 350個英文字母[11]。如此大的存儲量完全能將圖書的MARC 數據信息存入其中,而采訪人員僅需使用條碼掃描設備就能將圖書信息輸入到查重系統中,節省大量的信息輸入時間。 二維碼技術已經開始在圖書館管理系統中得到應用,如匯文系統4.5 版本已在書目詳細信息中添加了二維碼動態生成功能,讀者可方便地用手機記錄圖書信息。 然而,目前國內常見的二維碼都是從國外引進,大多基于英文、日文信息字符集設計,表示漢字效率不高,不能滿足我國漢字信息化自動采集的需要。 如匯文所采用的QR Code 來源于日本,雖然是目前支持漢字最好的二維碼制,但也僅支持漢字GB 2312 字符集[12]。 而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漢信碼”則可支持GB18030 大字符集,但目前“漢信碼”的普及率相對較低,要想將其應用于圖書發行管理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具有與在館查重相一致的查重質量,是圖書館現采查重的發展發向。 目前由于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在查重方便性上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其還無法取代備份數據庫查重方式,而云計算、4G 網絡建設和二維碼技術則可以分別從終端設備輕便化、 網絡高速化和信息采集自動化三個方面提升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的查重方便性。 這些現代化新技術在圖書館中的廣泛應用,必將對互聯網實時查重方式的普及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1] 圖書外采系統[EB/OL].[2013-04-05].http://www.libsys.com.cn/waicai.php.
[2] cloud.云計算的NIST 定義[EB/OL].[2013-03-11].http://w-w.cn/article-1254-1.html.
[3] Peter Mell, Tim Grance.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R/OL].[2013-03-11].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nistpubs/800-145/SP800-145.pdf.
[4] 康美娟.基于SAAS 理念整合CALIS、CASHL 構建高校文獻保障服務聯盟[J].圖書館,2010(3):29-31.
[5] 肖小勃,邵 晶,張惠君.CALIS 三期SaaS 平臺及云服務[J/OL].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2,52(3):52-56[2013-04-04].http://www.kmf.ac.cn/tabid/583/InfoID/2504/frtid/816/Default.aspx.
[6] 4G[EB/OL].[3013-04-04].http://baike.baidu.com/view/27827.htm.
[7] 左誠.4G 國際標準正式審核通過 我國TD-LTE 入選[EB/OL].[2013-04-04].http://www.c114.net/news/16/a666834.html.
[8] 潘敬文.廣東建成全國最大規模4G 網絡[N/OL].信息時報,2013-03-12(A3)[2013-04-04].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03/12/content_2177021.htm.
[9] 侯云龍.中移動1800 億啟動4G 建設[N/OL].經濟參考報,2012-10-10(A01)[2013-04-04].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2-10/10/content_50698.htm?div=-1.
[10] mayz.二維碼簡介以及應用前景分析[EB/OL].[2013-04-04].http://www.evget.com/zh-CN/info/catalog/18217.html.
[11] 馬小春.漢信碼開啟中國二維條碼發展新紀元[EB/OL].[2013-04-04].http://www.gs1cn.org/News/article.aspx?&id=6224.
[12] QR 碼[EB/OL].[2013-04-04].http://baike.baidu.com/view/985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