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輸血前受血者Rh血型檢測的臨床意義
周婷
目的輸血前常規檢測受血者Rh血型,為預防臨床急、慢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及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生提供參考標準,杜絕RhD抗原陰性患者因輸RhD抗原陽性血而產生抗-D抗體的機會。方法分別用抗-D(IgM)血型定型試驗(凝集法)對2200例受血者輸血前進行Rh血型鑒定,RhD抗原陰性者再用微柱凝膠法復檢確認。結果輸血前受檢的2200例患者中,檢出RhD抗原陰性患者6例,陰性率0.27%。結論輸血前檢測受血者Rh血型,對于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常規檢測非常有必要性。
Rh血型;輸血;交叉配血;凝集法
血型免疫系統龐大而繁雜,僅紅細胞抗原目前已多達450多種,被歸納在27個血型系統中[1]。ABO血型免疫系統發現最早,并與人類常規輸血關系密切,而Rh血型免疫系統是目前被國家輸血協會確認的最具復雜性和多態性的血型系統[2],所表達的血型抗原多達52種,其中以DCcEe在臨床中最重要。目前在我國許多醫院已將Rh血型D抗原列入輸血前常規檢測,防止血型不合發生輸血后溶血反應,基本杜絕了RhD抗原陰性患者因輸RhD抗原陽性血而產生抗-D抗體的機會,確保了輸血安全。現將檢測情況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患者來源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輸血的患者共2200例,常規進行ABO血型抗原檢測及Rh血型抗原檢測。
1.2試劑與儀器 抗A抗B標準血清由河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提供。Rh單克隆抗體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ABO、RhD血型檢測卡由長春博迅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1.3方法 ABO、RhD血型鑒定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操作,抗體與受血者血紅細胞直接進行凝集反應,有凝集現象出現者為陽性,無凝集現象出現者為陰性或弱D型,對于無凝集現象出現者再用微柱凝膠法復檢,復檢結果均呈陰性之后方可認定該受血者為RhD抗原陰性
所檢測2200例患者中RhD抗原陰性6例,陰性率為0.27%,其中男2例,女4例。
Rh血型系統是人類血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系統之一,是僅次于ABO血型系統的重要分類系統,目前已發現的Rh血型系統中常見的DCcEe5種抗原可檢出18種表型,以D抗原最為常見和重要,抗原性效力最強[3]。根據紅細胞D抗原的存在與否,將血紅細胞分為兩類:RhD陰性和RhD陽性。本次共檢測2200例患者Rh血型,其中6例為RhD陰性,陰性率為0.27%人體紅細胞的這種特異抗原表達,在剛出生后人體不存在Rh天然的抗體,只有RhD陰性的人接受了RhD陽性的血液后才會產生Rh抗體,所以可能在初次輸血的情況下,無論是RhD陰性還是RhD陽性情況,輸注RhD陽性一般不會出現溶血反應,二次輸血時RhD陰性患者受到初次輸血產生的抗體影響,會發生溶血反應。如母親是RhD陰性血型的情況下,懷孕有RhD陽性的胎兒時,即會產生D抗體,進入母體引起母體血液產生抗D抗體,成為RhD陽性的特征。
由于RhD抗原陰性較少見,并且受到血液儲存條件限制,容易發生無血的情況,所以一般需要在輸血前1 d提前進行交叉配血試驗,并且檢測RhD抗原,一旦有RhD抗原陰性,可以爭取足夠時間找到合適的血液輸血;緊急情況下,如找不到配型血液,可考慮自體輸血。RhD陰性患者輸血時應盡量遵循以下原則[4]。①有抗D者,必須輸RhD陰性血。②無抗D者,盡量輸RhD陰性血。③無抗D者,病情危重而又短時間內找不到RhD陰性血,為了搶救患者生命,征得醫生及家屬意見,可以謹慎輸注RhD陽性血。臨床輸血在非緊急情況下,均應按照輸血原則輸血,常規檢測受血者ABO、RhD血型,選擇匹配的血液,避免同種抗體的發生,預防新生兒溶血病和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1] 范輝,李紅華,等.ABO血型不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并發純紅系再生障礙.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8,16(2):364-367.
[2] 馬幼麗,陸賢吉.自身免疫性貧血患者的不規則抗體檢測.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8,18(12):2819.
[3] 范金波,劉久波,李海平.輸血前血型和抗體篩檢與醫療風險的相關性探討.臨床輸血學雜志,2009,22(5):518-519.
[4] 蘭炯采,魏亞明,張印則,等. RhD陰性患者的科學安全輸血.中國輸血雜志,2008,21(2):84.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