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偉 石潁
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不同方案療效觀察
陳建偉 石潁
目的了解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比較不同使用方式的預防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骨科符合條件的異物植入清潔手術121例作為對照組,2012年1~12月骨科符合條件的異物植入清潔手術172例作為觀察組,對兩組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效果進行評價。結果經對比分析,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較長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與恰當的短期預防效果無顯著性差異。結論目前絕大部分骨科臨床醫生手術預防意識較強,但存在術后預防用藥時間過長的問題。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術前0.5~2 h給藥、術后48 h內停藥是科學合理的。
異物植入;清潔手術;抗菌藥物;療效
骨科手術種類多,手術時間較長,術后患者臥床時間長,體弱抵抗力下降。切口感染是骨折手術后的嚴重并發癥,給患者帶來痛苦,造成經濟負擔,甚至導致手術失敗[1]。骨科醫生在嚴格遵守各項無菌操作規程的同時,通常把圍手術期長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作為防范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為了縮短術后抗菌藥物預防時間,達到或接近衛生部的要求,與骨科結合,對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不同預防應用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結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1~12月骨科異物植入手術564例,符合條件的異物植入清潔手術121例作為對照組,2012年1~12月骨科異物植入手術786例,符合條件的異物植入清潔手術172例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手術類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依據 參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的要求。
1.3預防用藥方法 觀察組:術前30~60 min用頭孢唑啉1~2 g/次,靜脈滴注,手術時間>3 h或失血量>1500 ml的,術中追加一劑,1次/12 h,用藥時間2 d;對照組:術前30~60 min用頭孢唑啉1~2 g/次,靜脈滴注,手術時間>3 h或失血量>1500 ml的,術中追加一劑,1次/12 h,用藥時間3~7 d。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過敏者,可選用克林霉素預防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可選用氨曲南預防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必要時可聯合使用。克林霉素0.6 g/次,1次/12 h,氨曲南0.5~1 g/次,1次/12 h。
1.4感染診斷標準 術后感染診斷參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
1.5患者條件 閉合性清潔手術,年齡15~60歲,無其他合并癥及基礎疾病,身體健康。
1.6手術條件 手術在層流手術室進行,患者手術部位按消毒方法充分消毒,術者術前按要求做好消毒準備,使用同一廠家的內植物材料和相關輔料等。
1.7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算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121例觀察組患者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為1.65%;172例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為1.72%,比較二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1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 術者無菌操作技術執行情況,患者手術部位消毒情況,手術室消毒情況,骨科植入材料質量,患者年齡,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等,另外手術部位骨組織血液供給較差、手術時間及臥床時間長、營養不良等,是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3]。
3.2預防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的措施
3.2.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規程 術者術前做好本人及患者手術部位的消毒,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術后用合格的無菌輔料及無菌紗布進行包扎,松緊適宜,另外換藥室環境清潔,換藥前進行嚴格消毒,認真執行換藥無菌操作等。
3.2.2手術室嚴格執行消毒管理規程 手術室術前按照消毒規程進行常規消毒,每做完一臺手術都要按要求進行消毒,不能因手術多而減少消毒程序和時間,定期更換手術室所使用的消毒劑品種,防止耐藥菌的產生,定期檢測室間消毒效果,確保消毒結果符合要求。
3.2.3加強骨科病室的科學管理 骨科手術患者大多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若室內消毒不及時,易造成多種細菌、病毒數量增多,給患者術后帶來風險,因此,必須加強骨科病室的科學管理[4],同時保持病室內空氣新鮮和適當的溫濕度,既可以極大的減少細菌、病毒數量,也給患者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3.2.4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 按照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方法定時定量預防使用抗菌藥物。
3.2.5營養支持 患者的全身營養狀況與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有著密切的關系,手術后患者的全身狀況將對手術切口的愈合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5]。術后給患者進行飲食教育,讓患者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適量的水果等,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手術切口愈合。
3.2.6其他措施 嚴格保證手術前、中、后使用的各種物品無菌;從正規渠道購入合格的骨科植入材料等。
由上可知,骨科手術后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術后一旦發生感染,必然會對患者骨折愈合造成不良的影響[6]。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預防切口感染僅是預防切口感染的多因素之一,如果其他預防措施和方法執行的不折不扣和有效得力,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預防作用的地位將會進一步地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感染率無顯著性差異,說明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術后長時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不是保證術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較短時間正確、合理、有效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本次研究,讓骨科醫務人員從實踐中切身體會到,圍手術期長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不是保證骨科異物植入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的必要措施,而只是在切口污染可能出現的細菌時才起作用,只要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藥品品種、用法用量、時間恰當、合理、有效,就能達到預期的預防效果,同時也能使抗菌藥物的應用更加經濟、規范、合理。另外長期的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不但造成不必要的醫藥資源浪費,還會增加細菌耐藥的機會,給社會和患者帶來用藥隱患。
[1] 滕燕,鄒容云,李喜鳳.骨科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吉林醫學,2012,31(33):5963-596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17-18.
[3] 蔣曉艷.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927-928.
[4] 徐葉.最新醫院骨科臨床護理操作與護理風險防范及護士長工作必備手冊.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6.
[5] 章賽蓮.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7):1420-1421.
[6] 何愛詠,李謀林.骨科感染創面病原菌菌譜分析.實用臨床醫學,2008,9(2):42-44.
462600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院藥劑科(陳建偉),骨科(石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