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花玉
咽喉癌晚期氣管切開插管的護理體會
孫花玉
咽喉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我國約占全身腫瘤的1%~2%,占耳鼻喉科惡性腫瘤的10%~12%。咽喉氣管切開是為解除或防止呼吸道梗阻所采取的緊急手術。
咽喉癌;插管;護理體會
我院收治12例喉癌晚期患者,氣管切開,插管三個月左右,未發生窒息,感染,氣管食道瘺等并發癥,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患者,男,68歲,2011年五月因聲音嘶啞三年余,頸部腫脹二個月,氣管切開術后十天轉院到我院。查體:體溫38.9℃ 脈搏108次/min 呼吸22次/min 血壓138/92 mm Hg 慢性病容,消瘦外觀,頸部有2.5 cm×8 cm大小腫塊,質中,皮膚已經潰破,肉芽組織增生,甲狀腺輕度腫大,氣管切開后留置插管。入院后經對癥處理,免疫療法,支持療法,局部換藥治療及氣管切開后護理,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化療禁忌證,采取了共三個多月化療療程。頸部腫物明顯縮小,經五個月治療明顯好轉,出院。
2.1清除套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密切觀察呼吸及咳嗽情況。根據呼叫及咳嗽發出的異常聲音,及時給予吸痰。分泌物粘稠時,先給予a-糜蛋白酶溶液,然后再吸痰。吸痰只在套管內進行,會引起劇烈咳嗽,致使切口處疼痛。每次吸痰前先拍背,協助患者咳嗽。每次咳嗽時間控制在短時間內,防止缺氧。由于腫物恰在切口的上方,且分泌物較多,密切觀察敷料的情況,及時更換污染的敷料,防止分泌物進入切口及套管。氣管切口后上呼吸道的濕化功能和防御功能完全喪失,咳嗽功能減弱,分泌物易粘稠,結痂。用a-糜蛋白酶8000單位,慶大霉素16萬單位,加生理鹽水50 ml霧化吸入,2次/d,每次30 min。由于患者覺得蓋生理鹽水濕潤紗布后,呼吸不通暢,故每小時滴入新霉素3~5滴代替濕潤紗布。
2.2保持切口清潔,避免發生感染 切口處墊無菌紗布,每日更換2次。如果有污染要及時更換。入院后發現切口處皮膚紅腫,及時給予濕敷雷佛奴爾紗布墊于套管下,3周后皮膚顏色恢復正常。由于氣管切開,氣管以下的呼吸道直接與外界接通,防御功能基本喪失。所以空氣保持相對潔凈非常重要。每日濕拖地板,紫外線空氣消毒限制人員進出,避免交叉感染,每日測體溫3次。如果有發熱,給予抗炎及降溫處理。
2.3防止套管脫出-外套管用繃帶固定于頸部,松緊適中,以下頜能伸屈,轉動為宜,但不能過于松動,以防咳嗽時將管帶出。
2.4加強飲食護理,增加營養化療前由于腫物堵塞喉部,無法進食,只能通過胃腸外營養,有計劃使用周圍靜脈,保證供給患者足夠的營養物資及水電解質。靜脈輸液后給予熱敷和抬高肢體,保持靜脈回流通暢,偶有因漏液引起局部水腫,及時給予20%紅化醇濕敷30 min,使水腫盡快消除。患者能吞食后,給予流質飲食,逐漸進食半流質,少量多餐,進食時注意觀察有無嗆咳情況,以便了解是否發生氣管食道瘺。
2.5化療期間毒副反應及感染的護理 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觀察嘔吐物,大小便的顏色,量。患者化療后有惡心,嘔吐。由于粘膜潰瘍,嘔吐物有醬油狀液體及少許黑便,通過及時處理后消化道的出現得以控制。每次化療一周之后均出現體溫升高,甚至高熱,通過藥物降溫,酒精擦浴,睡冰枕等物理降溫,體溫恢復正常。
2.6護理人員要做好心理護理 幫助患者克服悲觀絕望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患者入院時已知道病情,對生活感到悲觀,毫無生活的樂趣。通過我們恰如其分的語言藝術來穩定患者不良情緒和不安心理,使用適當的語言技巧使各種心理狀態的患者處于始終被理解,體貼和關懷之中。對一些心理失去平衡,需要感情發泄的患者,我們要以高度的職業感,責任心和同情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業務知識和自身的素質,正確對待,要充分理解他們的心理,給予安慰,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護理操作中有條不紊,動作穩健輕柔,做好三查七對,嚴格無菌操作規程,配合好治療。
通過上述治療和心理護理,患者在氣管切口留置插管三個多月,在我院治療108 d未發生氣管切開術后并發癥,安全度過化療期間,病情得以穩定后出院。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拱北炮臺山邊防五支隊衛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