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淼 蘇穎 單茜
術中超聲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
陳海淼 蘇穎 單茜
目的探討術中超聲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55例肝癌切除術患者進行術中超聲檢查。結果本組肝臟惡性腫瘤共55例,術中超聲精確定位病灶,確定腫瘤與血管關系,指導腫瘤切除手術。結論術中超聲對肝臟腫瘤定性定位診斷準確,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徹底性。
術中超聲;肝癌;手術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腫瘤,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對于惡性腫瘤而言,應該在滿足腫瘤徹底切除前提下盡可能多地保留正常肝臟組織。術中超聲(IOUS)讓術中診斷更為準確,術式選擇更為合理,手術操作更為精細。本文回顧性分析了55例肝癌切除術時的IOUS檢查,以探討IOUS在肝癌切除術中的作用。
1.1一般資料 選自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肝癌切除術的55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12例,年齡范圍為38~69歲,平均52歲。術后病理證實,原發性肝細胞型癌52例,膽管細胞型癌3例。
1.2儀器與方法 采用MYLAB 30 cV超聲診斷儀 使用術中超聲專用“Ⅰ型”探頭,探頭頻率為5~10 MHz。
術者在患者開腹后將探頭置于肝臟表面,用少量生理鹽水浸潤肝臟表面,按順序滑行探查,術中超聲檢查順序從第一肝門開始,沿門靜脈進行追蹤,再從第二肝門沿3支肝靜脈進行掃查,最后對全肝進行縱行排列的全面掃查[1]。觀察肝實質內病灶,了解腫瘤大小及與周圍組織及大血管的關系,以此確定手術方案及清掃范圍。
經最終病理證實術中超聲全部診斷準確。術中超聲檢查確定了腫瘤侵犯深度,為肝臟分段手術切除范圍提供了可靠依據。而且術中發現了一些術前未被發現的小病灶,多在5~10 mm 以下,其中9 例術前行超聲檢查,CT 檢查肝臟均未發現異常,這對重新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盡管其他影像學技術如增強螺旋CT和增強MRI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多項研究顯示,與其他非侵入性影像學技術相比,1OUS仍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2]。IOUS分辨率明顯提高,杜絕了腹部超聲檢查的盲區,使圖像更清晰直觀,能檢出術前各種影像學手段所不能發現的微小病變,在手術中可以比術前更加準確地診斷肝臟的轉移性病灶,以及病灶與腹腔大血管的關系,清晰顯示腫瘤與門靜脈、肝靜脈主干和下腔靜脈之間的距離,以及門靜脈、肝靜脈及其他分支內是否有癌栓,還能明確血管受壓、移位程度。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肝臟較正常組織。提高了肝切除術的安全性。
所以術中超聲具有其他影像(如CT、MRI等)及體外超聲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在肝臟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已經受到廣泛重視,特別是在肝癌切除術中更能顯示其價值所在[3]。IOUS在傳統術前檢查方法和手術的基礎上,將超聲與手術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術式選擇更為合理,更為準確,大大地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
[1] 侯寶華,簡志祥,孫建,等.術中B超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中國臨床醫學,2006,13(3):410-412.
[2] Zacherl J, Scheuba C, Inhof M, et al. Current value of intaoperative sonography during surgey for hepatic neelasnls. World t,Surg,2002,26(5):550-654.
[3] 侯寶華,簡志祥,孫建,等.B型超聲檢查在肝癌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7,27(7):1039-1040.
116113 遼寧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