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張浩沙強 寧 凱 王志剛 吉 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骨二科脊柱外科,新疆維吾爾 830000
四肢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外科疾病,其中的近關節端骨折由于涉及關節功能活動,且傳統鋼板治療方法無法達到理想的牢固性,對于患者早期的功能活動受限較大,常會導致患者關節活動度術后的嚴重影響[1]。近些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進展和鎖定鋼板系統的全新換代,四肢近關節端骨折的手術方法有了長足的進步[2]。為探討微創鎖定鋼板在四肢近關節端骨折中的應用方法及臨床效果,該文總結分析了該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鎖定鋼板微創治療的方法治療了四肢骨折146例的方法及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回顧該院采用鎖定鋼板微創治療的四肢長干股近關節端骨折患者14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95例,女性51例,年齡在16~63歲,平均年齡(39.2±8.7)歲,創傷至手術時間在 0.5~12 d,平均病史(3.9±1.2)d。骨折類型中開放性骨折9例,閉合性骨折137例,車禍傷87例,墜落傷 34例,重物砸傷18例,擊打傷7例。股骨遠端骨折42,脛骨近端骨折61例,脛骨遠端骨折13例,肱骨近端骨折30例。所有患者術前檢查滿足手術條件,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采用鎖釘加壓鋼板微創內固定術治療。
1.2.1 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下采用縱形切口入路,逐層切開三角肌的上部,克氏針行肱骨頭臨時固定,采用牽引的方法行遠折端的復位,沿肌肉下的骨膜間隙LCP鋼板置入,使鋼板和骨干軸線平行一致,盡量和骨皮質面相貼,自骨折端的外側穿過至遠側的骨皮質面。靠近骨折遠端第一個螺孔以一枚普通螺釘行臨時固定,便于穩定復位,C形臂或X線機的透視下確保骨折端和接骨板位置良好,模板及鎖定螺釘的導向器下通過皮鉆孔,測深后將鎖定螺釘擰入,為維持骨折斷的穩定性需在骨折的近、遠端均置入3枚以上固定螺釘。固定穩固后拔除克氏針,活動肩關節確保固定穩固。
1.2.2 股骨近端骨折 牽引床牽引固定復位后髖關節的外側入路,分開股外側肌后,暴露出股骨大轉子和其遠端,在C形臂或X線機的透視下確保骨折端的對位好,臨時克氏針固定后,沿肌肉下的骨膜間隙置LCP鋼板,其余的操作同肱骨近端骨折。
1.2.3 脛骨遠端骨折 采用脛骨的內側入路,止血帶止血后采用手法整復恢復骨折端對位,如存在缺損或者塌陷,在撬撥復位之后采用自體髂骨取骨植骨術,用骨膜剝離器自遠端向近端逐步推出皮下隧道,置進LCP鋼板,其余的操作同肱骨近端骨折。
1.2.4股骨遠端骨折 采用股骨遠端的前外側切口入路,暴露出股骨髁骨折部位,復位之后以松質骨螺釘行穩定固定,逆行將LISS鋼板插入,采用普通的螺釘先固定住LISS鋼板,確保其與股骨髁貼服之后,牽引將骨折端復位,在C形臂或X線機的透視下確保骨折端的對位及接骨板位置良好,采用LISS鋼板專用導向器,自骨折的遠近段置如4~5枚的鎖定螺釘。
1.2.5 脛骨近端骨折 采用脛骨近端的前外側入路,止血帶止血之后,逐層分離開肌肉暴露至骨膜,將骨折端復位良好,如存在關節面的塌陷或者壓縮性骨折即采用自體髂骨取骨植骨術,順行將LISS鋼板插入,余操作同股骨遠端骨折LISS鋼板螺釘固定方法。
1.2.6 術后治療 該組所有患者均采用閉合負壓引流方法引流,術后密切觀察引流管通暢情況,術后2~3 d拔除引流裝置,預防性抗生素應用3 d,術后2 d起在指導下行靜態肌肉功能鍛煉,術后2周復查X線片,拆線可出院。
觀察統計手術情況,術后隨訪6~12個月,觀察患者切口愈合情況,骨折愈合情況,內固定穩固情況及臨近關節功能評分情況。
該組患者手術時間 49~134 min,平均手術時間(64.8±12.4)min,術中出血 85~215 mL,平均(123.4±20.2)mL,住院時間 11~21 d,平均住院時間(14.6±2.2)d,術后2周復查X線片骨折端對位良好,術后隨訪6~12個月未發生內固定失效情況。術后復查見骨痂生長時間在4~6周。不同類型骨折術后6個月臨近關節功能評分情況如下:肩關節 Neer評分在 86~95 分,平均(91.6±2.3)分,其中優23例,良7例;髖關節Harris評分在84~94分,平均(89.3±2.6)分,其中優 40例,良 2例;膝關節功能 HSS評分 69~94 分,平均(86.2±4.2)分,其中優 89 例,良 10 例,可 4 例,膝關節活動度 86°~120°,平均(113.6±5.2)°;踝關節 AOFAS 評分在 92~95 分,平均(93.7±1.1)分。
四肢長干骨近關節端骨折常存在臨近或涉及關節面的情況,骨折部位在松質骨和皮質骨的交界處,多為粉碎性骨折,可存在骨質缺損或坍塌,在關節附近肌肉和韌帶牽拉下發生嚴重移位,有著手術適應癥[3]。傳統的鋼板治療中由于切開復位的創傷較大,術中出血較多,且由于斷端兩側很難形成生物力學的牢固固定,所以易發生關節功能的障礙及內固定物的松動,導致骨折不愈合,同時髓內釘由于設計的因素,對于松質骨骨量的丟失沒有較好的對策。
鎖定鋼板微創治療是專為關節內的粉碎性骨折所設定,利用鋼板與螺釘之間的穩定性構造內支架,固定后螺釘和鋼板形成一體,避免了螺釘松動的情況發生,從而加大了螺釘對于松質骨的把持力。同時由于內固定的穩定性,因此對于患者術后早期功能的恢復有教好的幫助。另外由于鎖定鋼板和骨面不接觸,減少了應力遮擋,因此對于骨折端骨痂形成有較好的幫助,鋼板設計更加貼服骨面,設計更為合理。使用中需注意的是:①累計關節面者需遵循結合原則,未累積者遵循橋接原則。②關節面存在骨折的需要暴露關節面[4]。③插入鋼板時需需保證和遠端的長軸一致,防止出現骨折端移位。④鎖定螺釘無復位作用,應以克氏針或普通螺釘輔助固定,鎖定后可拆除。⑤老年骨質疏松者或病理性骨折者可采用雙層固定確保內固定物不失效[5]。⑥骨折端存在骨量缺失的需進行植骨治療[6]。
綜上所述,該文通過總結分析該院近年來采用鎖定鋼板微創治療的方法治療了四肢骨折146例的方法及臨床療效可以看出,鎖定鋼板微創治療四肢近關節端骨折患者效果理想,對骨折端處軟組織的創傷較小,保證了骨折端愈合所需血供,愈合速度較快,感染率較低,患者術后功能恢復良好,內固定物牢固,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姜為民,周峰史,金輝,等.鎖定鋼板系統在四肢骨折中的應用[J].中華骨科雜志,2008,28(4):270-273.
[2]Peyser A,Weil YA,Brocke L,et al.A prospective,randomised study comparing the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and the compression hip screw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Br],2007(88-B):1210-1217.
[3]Anglen JO,Weinstein JN.Nail or Plate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Changing Pattern of Practice.A Review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Orthopaedic Surgery Database[J].JBJS[Am],2008(90):700-707.
[4]曾展鵬,蘇博源,黃學員,等.微創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針治療股骨轉子問骨折[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8,10(4):309-312.
[5]鄒劍,張長青.鎖定鋼板治療四肢骨折的研究進展[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9,11(10):982-983.
[6]劉番,唐亮,茹江英.鎖定加壓鋼板在四肢骨折中的應用[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7,9(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