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靜
10月29日,四川省推進煤礦清理整頓工作現場會舉行,全省15個產煤市州、28個重點產煤縣市區以及省直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稱,我省2013年全年關閉400個煤礦的任務已經全部落實。
省安全監管局巡視員何成炳介紹:“四川擁有煤礦1297家,96%以上屬于年產量在35萬噸以下中小煤礦。煤礦企業1090個,煤礦‘多、小、散、弱’的情況突出。”他表示,省有關部門下定決心分期分批整治關閉資源貧瘠、開采設備落后的礦場。
眾所周知,關閉中小煤礦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這項工作難度高、強度大、涉及面廣,那么我省是如何推進這項工作的呢?
為促進我省煤炭工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今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推進煤礦企業清理整頓和兼并重組提出實施意見,明確到2015年底,我省煤礦企業生產規模將不低于30萬噸/年,礦井數量將減少到1000個以內,煤礦企業數量減少到300個以內。
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指出,加快推進煤礦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但落實這項任務的難度也很大。我們既要依法依規關閉一批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存在安全隱患的礦井,又要有序淘汰一批不符合煤炭產業政策的礦井,還要培育一批安全質量標準化、生產裝備現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煤礦骨干企業,才能不斷提高煤炭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推進煤炭工業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全省成立了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州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樂山市為鼓勵支持退出煤炭行業的煤礦業主另尋出路,重點制定了業主退出煤炭行業后從事其它產業在土地、項目建設貸款貼息、新項目投產后在一定時期內稅收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獎勵退煤轉產企業等多項支持政策。
瀘州敘永縣創新工作方式強化煤礦監管:實行季考核、年總結;聘請專家組作技術支撐,現場排查制定“一礦一案”,并嚴格督促落實。
8月1日,涼山州鹽邊縣政府與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簽約暨攀枝花川煤華榮紅坭有限公司授牌儀式。這標志著全省首家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順利完成。經過優化重組,公司原煤生產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預計2015年達180萬噸。有力地促進了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順利開展。
瀘州市是全省主要產煤市州之一,擁有煤炭資源69億噸,主要分布在古藺縣、敘永縣和瀘縣。瀘州市有煤礦102處,總產能1471萬噸/年。
5月,瀘縣桃子溝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人傷亡。此后,瀘州市深入開展了煤礦清理整頓和兼并重組工作,同時力爭三年關閉任務一次性完成。
“瀘州市在推進煤炭工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壓力。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煤礦安全生產壓力,二是產業轉型升級壓力,三是生態環境保護壓力。”瀘州市委書記劉強表示。
瀘州自加壓力,將煤礦清理整頓和兼并重組當成調整煤炭產業結構的機遇,加快促進煤炭產業的轉型升級。目前,瀘州市煤礦已全部關閉到位。截至10月底,瀘州市已有52處煤礦實施關閉,比原計劃增加了4處。
8月12日,瀘州紅旗煤礦向當地政府提出自愿主動關閉的申請。“關閉后的煤礦將進行轉產,轉變成為安全、環保企業。”說起為何自愿關閉煤礦,紅旗煤礦負責人官學良說:“5月本地的桃子溝煤礦事件之后,給我帶來的壓力非常大,思想上很緊張。安全第一,我們努力實現煤炭產業升級。”
也是5月,廣元市明確了煤礦清理整頓和煤礦個數兼并重組工作目標,2013年全市關閉煤礦9處,力爭11處;到2015年6月底前,全市共關閉18處,力爭22處;三年內完成全市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礦井數量控制在80個以內,煤礦企業數量控制在22個以內,企業最低規模30萬噸/年。
幾個月來,廣元將煤礦整頓作為重要任務。積極科學地制訂了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方案,強化安全監管,堅決杜絕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等,科學地構建起了加快完成煤礦清理整頓和企業兼并重組的強大合力。
同時,廣元還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程序,對未納入關閉范圍的煤礦展開復工復產驗收工作,截至10月底,廣元全市煤礦61家,累計復產復工32家,占煤礦總數的48.48%。
涼山州甘洛縣嘎齊煤礦是一家私營獨資企業,主要開采無煙煤,因其采礦許可證已過期,采礦權人未申請辦理延續登記,也未依法申請辦理注銷手續,被甘洛縣人民政府予以關閉,涼山州國土資源局、甘洛縣人民政府提請注銷采礦許可證。
6月5日,仁壽縣天峨鄉復興煤礦被仁壽縣人民政府關閉。眉山市、仁壽縣國土資源局、企業申請注銷采礦許可證。
7月11日,巴中市南江縣沙河煤廠被南江縣人民政府關閉。巴中市、南江縣國土資源局提請注銷采礦許可證。
關閉的煤礦,有的因為采礦許可證已過期,而企業又沒有辦理相關延續或注銷手續,有的因為煤礦開采規模太小而被兼并或關停。眾多企業主都表示,“雖然關停煤礦影響了自己的收益,但從大局考慮,以環境等為重,還是支持煤礦關停或重組政策。”
8月19日至22日,為了加強煤礦整頓重組后期的安全管控,宜賓市安辦組織3個煤礦督查組,開展暗訪和夜查,督查煤礦繼續執行省市有關停產整頓要求及“一停四不停”情況。
“本次督查共暗訪和夜查了4個區縣8個煤礦,沒有發現違法違規作業跡象。”督察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后會繼續嚴格開展督查巡查駐守工作,有力加強煤礦停產整頓后期的安全管控。
此外,需要整頓的煤礦企業,在整改并驗收合格后才能復工。
2012年,瀘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請示對瀘縣鐵丁山煤礦擴建項目進行竣工驗收。隨后,四川省煤炭工業協會組織專家組對鐵丁山煤礦進行了綜合竣工和煤炭生產許可證頒證條件現場審查驗收,企業根據專家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改。
經多次審查后,2013年3月,專家組認為,該礦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各主要生產系統均達到9萬噸/年生產能力;并請瀘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該礦工作進行督促,如:嚴格執行礦級領導下井帶班制度,落實現場管理責任;加強密閉動態管理,嚴格做到圖、賬、實“三相符”;加強水文地質工作等等。
這一做法正是對我省“煤礦復產復工工作必須嚴格按規定的程序、標準,循序漸進推進復產復工工作,確保驗收質量和安全”政策的有力詮釋。
當前,全省小煤礦整頓關閉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直相關部門及各產煤市(州)、縣(市、區)正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強力推動各項工作,確保順利完成本年度整頓關閉400處小煤礦的目標任務。(責編: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