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羽
(南寧鐵路局企法處,工程師,廣西 南寧 530029)
南寧鐵路局2009年5月開展自控型班組建設工作以來,科學確定創建工作思路,系統推進創建措施落實,堅持緊扣創建工作核心,積極探索創建工作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班組資源不斷優化。至2012年底,寧局28個運輸站段共設生產班組2 426個,自控型班組動態達標率達到95%;班組長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主要生產班組的班組長中,技師、高級技師比例由原來的10.2%提高到21.7%,大專及以上學歷比例由原來的14.1%提高到25%,運輸安全基本穩定。但從高標準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看,寧局自控型班組建設在班組設置、自控機制、培訓質量、考評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
由于一些部門和單位存在因循守舊、畏難怕苦等思想,在自控型班組建設上缺乏新思路、新手段,使部分站段自控型班組建設發展不夠平衡,從而影響了全局創建工作效果。
1.1 班組設置不夠科學 班組設置不夠科學主要表現在車務系統班組,二、三等站按倒班方法劃分小班組后,不同班次的職工在同一班組內,既不利于管理,也無法實現班組內職工作業互控,班組長的管理職責難以落實。
1.2 自控機制不夠完善 自控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是不夠精細。對班組生產作業過程中的關鍵工序、崗位、時段、設備、部位、人員的安全隱患排查存在死角和漏洞,現場作業卡控措施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崗位職責細化不夠。表現在實際工作中臆測行車,簡化作業過程,對安全備品的佩戴嫌麻煩,特別是夜間作業時紀律較松散、隨意簡化作業程序,標準化作業不夠徹底,“小而廣”的違章、違紀時有發生,距離“作業程序規范、現場作業可控”的機制建設目標尚有一定差距。二是不夠健全。對多工種平行作業如何提高自控管理水平,特別是鐵路線路施工結合部的卡控措施,在如何實現結合部自控機制的無縫銜接和閉環控制方面,尚未找到突破的途徑和手段。
1.3 培訓質量不夠高 培訓質量不夠高主要表現在:一是培訓內容較陳舊。對班組長的培訓涉及到生產現場和班組管理的內容針對性不強,特別是關于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和新規章,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技術業務能力、生產組織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滿足運輸生產安全質量管理要求等方面,缺少創新內容。對部分工種脫產培訓落實不到位,如機車乘務員文化素質提高滯后于鐵路快速發展步伐,業務水平整體偏低,對突發事件、非正常行車的應急處置能力不夠強。二是培訓方式較單一。主要表現在班組長培訓還是停留在車間、站段、路局3個層面的短期培訓,方式相對單一,不如高職院校或鐵道部層面上的辦班培訓信息豐富或視野開闊,所以培訓質量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
1.4 考評機制不夠健全 考評機制不夠健全主要表現在:一是考核標準不夠合理。考核評價未結合班組的業務屬性和管轄條件等特點來制訂,且考核內容不夠全面,如大部分考核只考核基礎管理、作業控制、安全質量、整體素質、否決指標等5個方面,而對服務、路風、成本、民主管理、班組長方面的考核較少。對不同類型的班組采用統一的考核標準進行評價的結果不盡合理,如個別車務段對三等站(包含8個工種83人的運轉班組)與四等站(僅辦理列車會讓的7人班組)使用完全相同的考核標準,就顯失公平、合理。二是激勵機制不夠科學。對自控型班組建設考核獎勵力度太小,有的站段對評為自控型班組人均獎勵僅在50~90元之間,以至班組職工對自控型班組建設熱情不高,促進作用不大。有的站段考核班組后,直接將獎金按人均的方法分配給職工,造成班組職工干好干壞一個樣,不利于調動職工創建的積極性。三是結果運用不夠全面。自控型班組評價結果還沒有在推優評先、激勵考核等工作中全面運用,“管理資源向生產一線傾斜”的管理理念仍有待進一步落實。
針對上述自控型班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鐵路局自控型班組建設的工作思路和規劃目標,完善自控型班組建設,應著重做好4個方面的工作。
2.1 優化班組設置 要發揮自控型班組作業自控的作用,需對作業單元類型、構成、流程和特點等進行深入分析,并從制度規定上合理地界定行政建制班組與自控型班組的作業管理分工,且班組設置不以人數的多少來劃分,而應以便于管理為原則設置。如車務系統有的班組工種繁多、作業地點分散、相互間作業聯系少,難以實施有效互控,就可以作業區域、作業關聯度及是否能實現互控為依據,將一、二等站和作業量較大中間站的班組劃分為若干個考核單元,對每個考核單元的現場作業控制情況進行單獨考核,提高班組考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可將車務段二、三等站按運轉、客運、貨運業務屬性和班次劃分的小班組進行整合,直接設運轉、客運、貨運班組,既有利于班組長的配置,又能有效落實班組長的管理職能,還能充分發揮班組內職工的作業互控作業,從而實現班組的自控。
2.2 完善自控機制 一是細化崗位職責。組織力量對所有的職工崗位職責、各類班組長職責、各類班組管理職責進行一次重新清理界定,使所有職工崗位責任、班組長和班組管理職責細化到位,清晰明確。二是要細化標準化作業程序。根據各崗位、各類班組工作性質、特點以及新技術、新裝備運用要求,修程修制、勞動組織和生產組織的改革,調整完善原有的崗位作業標準、檢修工藝標準、設備操作規程,質量管理控制標準。根據上級新的要求和勞動組織及作業方式的調整變革,對原有的作業流程進行修改調整和細化,建立起新的符合安全質量控制要求的崗位作業標準和標準化作業流程。特別是針對一些過去沒有具體標準和標準化工作流程的崗位,要進行認真研究,確定全局安全風險研判和控制的重點,按照人員、設備、管理3類風險,按13個專業確定的213項風險項目和986項風險項點,提出翔實的安全控制措施。三是規范施工結合部的管理。建立以“三圖一表”(施工指揮體系圖、施工方案示意圖、施工作業流程圖和安全關鍵控制表)為內容的施工現場作業監控管理體系;制定施工結合部管理辦法,同時與相關部門簽定施工協議,明確在施工作業過程中,主體單位與協作單位各自作業項目,作業內容、完成時間及安全注意事項。并在施工開工前3天通知相關協作單位,施工結束聯合簽認開通線路。做到事前準備充分,事中分工明確,事后相互監控的無縫銜接,實現施工過程的閉環控制,消除施工結合部安全隱患。細化主要施工作業項目的安全卡控措施,從作業前的準備,施工慢行、施工封鎖、線路開通各作業環節,進行細化作業過程、明確作業具體負責人、操作人員、作業標準及安全注意事項,并安排安全監察員進行現場檢查。
2.3 提高培訓質量 一是更新培訓內容。及時關注班組長的知識需求,要從思想政治、專業知識、管理知識、領導藝術、組織能力等各方面實施系統的培訓,還要特別注重用新理念、新信息、新經驗、新做法為班組長充電,如開設現代化管理、QC攻關、思想研究和民主管理等課程,開展多工種聯合作業、單工種群體作業、跨工種復合作業等新型業務培訓項目的研究和實施,使班組長擁有合理的知識框架。定期組織座談,交流推廣先進的管理經驗,不斷提高班組長的綜合能力。二是創新培訓方式。通過技術業務比賽、名師帶徒、技師考評等活動,搭建平臺、營造氛圍,促進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積極組織開展互動交流、專家講座、技術革新、團隊拓展、軍事訓練等主題活動,不斷提高班組長綜合素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年擇優選送業務技能突出、成績優異的班組長到高等院校或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學歷培訓或深造,全面提高班組長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理論水平,實現主要生產班組的班組長中,技師、高級技師比例達到50%、大專以上學歷達到30%的目標。三是注重培訓質量。加強職工教育培訓計劃的制訂和落實,加強跟蹤檢查考核,做到真教、真考、真學、真練,堅決杜絕班組學習培訓上的“三假”(假組織、假學習、假記錄)現象,切實提高班組學習培訓的實效性。
2.4 健全考評機制 一是完善考核評價。要根據不同班組的業務范圍和作業特點,按照自控型班組建設要求,完善評價標準中的考核內容,對不同班組建立獨立的考核評價標準。針對班組的人員、工種、崗位數量不一,在管理難度上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將所有班組考核進行分類,對各類班組在各項考核的加減分上采用難度差異調節系數進行調節;另外還可建立在自控型班組考評中,不再加大對失格崗的處罰力度,而是重獎自控之星,實施正面引導,使考核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合理。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制訂自控型職工考核辦法并建立班組二次考核分配制度,根據職工的不同崗位、對安全貢獻的大小等,適當拉開檔次,體現多勞多得原則,對實現自控型班組的成員每人每月從50~90元獎勵提高到300元以上,增強激勵機制的激勵作用;要把包保干部納入到自控型班組考核中,對沒有完成檢查監督任務的干部,實施經濟處罰,對包保的班組未達標的,按規定免除獎勵,促進干部監督指導責任的落實。三是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將各專業系統和站段的自控型班組建設納入鐵路局年度經營業績考核體系,權重提高到10%;自控型班組建設成果納入鐵路局有關考核、評先及表彰獎勵的工作機制,明確創建工作的導向定位,確保運輸一線生產班組中自控型班組的動態達標率90%的目標。
鐵路系統的特性,決定了自控型班組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發展方式的轉變,決定了自控型班組建設只能發展、不能守成;自身存在的不足,決定了自控型班組建設只能奮進、不能懈怠。隨著寧局高鐵時代的來臨,需要全局上下積極探索高鐵安全生產、班組設置、崗位作業、設備維護等方面的特點和規律,制定符合高鐵班組實際的自控型班組創建內容、考核形式、評定標準,不斷提升高鐵班組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自控型班組建設工作,確保運輸安全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