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幫艷,湯代國,彭 凌
(1.《中華器官移植雜志》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14; 2.《腹部外科》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14)
醫學論文選題有關要求及應重視的問題
答幫艷1,湯代國2*,彭 凌2
(1.《中華器官移植雜志》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14; 2.《腹部外科》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14)
在醫學領域,選題是貫穿醫學科研的主線,決定著醫學科研和論文的成敗,非常重要。對醫學論文選題應突出“創新性”、“科學性”、“可行性”、“應用性”有關要求,也應量力而行,突出重點、應用價值以及運用技術方法策劃等選題技巧;同時,對文題的表述也應注重簡明、規范等一些具體要求。
醫學文獻;論文選題;選題策劃;題名要求
選題也稱為立題。在醫學領域,選題是貫穿醫學科研的主線,是指導整個醫學論文撰寫的主導思想。課題選擇正確與否,決定著醫學科研和論文的成敗。有科學價值而無實踐條件的選題,只能是束之高閣,望塵莫及;有實踐條件而又缺少價值的選題,往往是重復性的勞動,造成人力的浪費[1]。筆者根據自己在《武漢醫學雜志》、《華中醫學雜志》、《中華小兒外科雜志》及《腹部外科》雜志的工作經驗,結合相關文獻,試對醫學論文的選題有關要求作以探討。
醫學范疇中的選題包括科研課題的選擇,也包括論文題目的選題[2]。前者主要指的是選定科研的主攻方向,后者則是選定寫作的主題。科技論文是科研工作者對其創造性研究成果進行理論分析和科學總結,并公開發表的科技寫作文體。論文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礎上,科研是論文的前提,有了前提方可有科學研究提煉、總結,最終形成文字,二者關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一般來說,科研課題選定后,同時也決定了論文的題目,二者是相互一致的。
科技論文各部分內容與科研過程各階段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①科研中“尋找、確定一個科學問題”→(對應)論文中的“引言”;②提出科學假設與研究思路→引言;③實施試驗研究或實地調查、采樣、測試分析→材料與方法、結果;④理解、分析研究結果→討論、結論。通過對科研過程與科技論文各部分內容之間關系的分析,筆者認為作者在展開實際研究工作之前就應著手科技論文的寫作。
選題根據需要不同劃分為以下二個類型:一是理論性選題。屬于基礎研究范圍,以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為目的,更多地是解決“為什么”、“是什么”的問題。二是應用性選題。指圍繞重大或廣泛的應用目的,通過科學研究,提出達到此目的或完成任務的具體措施。核心是對策和方法,更多地是“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
2.1 新穎性與創新性
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決定著各國在全球政治、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和尊嚴[4]。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個時代,擺在科技期刊面前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創新。
不論科學技術論文的水平如何,內容是否具有新穎性是首要條件。學術上沒有創新,立論上沒有新意,內容上沒有特色,質量和效果就無從體現。實踐證明:內涵新穎性強的文章,大多通過選題、立意、論據、論證與實踐等方面以新的面貌吸引讀者。“不管具有多強的新穎性的論文,總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新的發現與發展,或在某一新的領域內的延伸和在理論上的深層次的新發現”[5],文章的新穎性就是重點闡述創新過程中的獨到之處。
現代醫學的任務不但要善于繼承運用已有的醫學成就,更重要的還要在繼承運用基礎上發展已有的醫學成就。期刊雜志與專著、教材所反映的內容是不同的,書上的內容大多是已定論的,或得到多數學者認可的;而雜志上內容不一定要求這樣,雜志可以充當探索者這一角色。科技期刊應是學術爭鳴的園地,可以有不同學派的不同觀點和看法,通過辯論,以推動學術發展。實際工作中我們也發現,同一篇稿件,不同專家對稿件的審稿意見可以截然相反。
論文選題切忌重復前人和他人的工作,而要有所創新。在課題研究之前,必先明確研究的目的,換言之,必先明確將解決什么問題。這也為后期寫出論文作鋪墊,即論文導言中可清楚地寫出“目的”。但筆者在編輯過程中,常發現一些文章缺少“目的”;有的文章作者雖作了大量研究,可最后的討論中“與國外某某結果一致”,沒有自己的新方法、新經驗,這是做了重復工作。此類選題步入別人后塵,做了重復而無意義的工作。驗證性的重復是必要的,但應避免為重復而重復,應有所創造,有所新發現。例如,常見病嬰幼兒腹瀉,臨床對其治療的研究較多,但這些研究均為西醫治療,且服用藥物對嬰幼兒來說常常是一件較難落實的事情,有一作者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用“中藥經皮導入治療嬰幼兒腹瀉”,這樣就有了新意。好的醫學論文選題應是對已有醫學成就的發展,填補醫學上的空白。一篇科技論文其學術價值的高低主要看是否為本學科、本專業、本行業提供了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新的發展與設計,新意越多,影響范圍越大,指導工作性越強,產生的社會影響越大。
2.2 科學性
科技論文的科學性,表現在運用科學的原理與方法去說明新的科學問題;論文的推理、論證和結論必須是在研究客觀基礎上進行的科學性要求,任何研究結論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成立,那種絕對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態度只能對科技論文的科學性起著適得其反的作用;其次,科學性還表現在論證上不能有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論證應該是有序的,有條不紊、層次分明的。環環相扣,目的明確的。論文要做到全文概念清楚,不含糊其辭,符合規范。圖表文字相互交聯,互為補充佐證。科學性是學術著作的生命,一篇醫學論文如果缺乏嚴密的科學性,創新性就沒有了基礎,不成其為先進;而其指導性也失去意義,甚至會誤入歧途[6]。本刊曾收到武漢市某大型醫院與德國一家醫院合作研究項目,其論文結果中給出的數據與統計分析結論讓人生疑。如:計算曲線下面積,回腸轉位手術組為(1568.9±546.3)mmol·L-1·min-1,低于基線水平的(1938.4±873.4)mmol·L-1·min-1,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為(1570.6±563.4)mmol·L-1·min-1,與基線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回腸轉位手術組與對照組的數據幾乎一樣,可與基線比較,一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一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科技論文必須客觀,不能主觀臆斷,或者先入為主地得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2.3 可行性
所謂可行性,主要指的是主客觀條件是否可行,能否達到選題的要求。從客觀上說,選題必須具有現實性,有科學研究的價值,它應該是本職工作或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中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論題的內容要具有解決現實問題的目的性。從主觀上說,選題又必須考慮作者的自身條件。例如,自己對論題涉及的專業內容有沒有濃厚的興趣,有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知識積累,是否查閱與論題有關的參考文獻資料等。
選題必須立足于實際,經常發現作者選題上常見或易犯的毛病包括:有的作者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選題;有的作者選題時沒有考慮自身力量和已占有的資料情況;有的作者的選題不具有現實性和科學研究價值;有的作者選題時很茫然,甚至求大求全,致使文章寫得很膚淺,影響了文章的錄用[7]。
2.4 應用性
科學研究的目的,最終都在于應用。不論基礎、臨床或預防性質的醫學研究及其成果,最終都應當應用或反映于醫學實踐,造福于人類。學術論文如果離開了現實的需要,就會失去它存在的生命價值[8]。例如曾有一篇影像放射學方面的論文,作者針對臨床工作中患兒易哭鬧、不配合做CT等檢查的問題,采用檢查前給小兒口服水合氯醛的方法,使小兒睡著后檢查。審稿專家認為此論文選題雖新穎,但此方法真正臨床推廣應用很難,因水合氯醛味苦,小孩不吃,因而劑量也難把握。醫學科研成果是為了推廣應用,最終目的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高防治疾病水平。期刊雜志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例如,近年來,各種新技術、新器械不斷出現,有的為臨床診治解決了許多難題;有的因為費用高、技術不成熟,而傳統的方法已很成熟、效果很好,在我國現階段醫療資源并不富余的情況下,期刊應肩負起社會責任,不提倡這種創新,對醫務工作者起導向作用。
3.1 選題要適度
在進行科研選題時,要有正確的態度,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為;注意難易程度適宜,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對科研工作者來說,科學地選題本身就是一種研究前的研究。在選題時,有一個在“寬度”和“深度”之間權衡的問題,即“口子”大小的問題。“口子”太大,涉及的領域太寬,既受時間限制的影響,也受研究經驗和學術能力有限的制約。“口子”太小,則彈性空間有限,很難展開。對一般文章而言,包括研究生學位論文,一般要求是“口子”要小,提倡“小題大做”或“小題深做”。只有“小題大做”,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有所創新。
3.2 學術研究的重點
學術研究的重點在于發現。(1)理論的發現:是否提供了新的解釋;(2)方法的發現:是否采用了更佳的方法;(3)事實的發現:是否提供了新的資料。
3.3 選題的價值
應考慮選題的價值:(1)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應注重選擇那些具有關鍵性作用的論題。對每一學科理論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2)在應用研究方面,應注重選擇那些具在廣泛性、緊迫性的論題。
3.4 主要方法[1]
3.4.1 模仿和類比,尋找新的生長點 運用延伸選題法——對已有的論題的延續和擴展,通過借鑒、參考他人研究思路和原創成果,進一步開拓選題的內涵與外延。“外延”和“內涵”屬于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
3.4.2 據已有的選題,尋找細微的差異,擴大選題
運用思辨分析求變、求異,從老論題、舊論題中多角度地開發選題。
3.4.3 改變選題的組合因素,編制新題目 科研設計的三要素即施加因素、研究對象和實驗效應,在每個醫學論文命題中都能找到。如果有意將其中的任何一個成分改變,都可“形成一個新題目。但并不是這樣形成的題目都可以作為醫學論文命題而選定,要分析新題目中三要素搭配后的科學性,是否有“出新”之處,再加以認定。
3.4.4 借鑒別人的選題,升華自己的構思 如在已解決的問題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補充或修正?
3.4.5 在研究中注意科學領域的空白點、薄弱環節,在爭論的焦點中選題 醫學科學是在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之中發展的。由于人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同一問題持不同觀點比比皆是。如藥物治療中方案的選擇、手術治療中術式的選擇、診斷方法與儀器的選擇、檢驗手段與試劑的選擇等等。爭論比較激烈,這是正常的。在醫學論文的選題中,可抓住這些矛盾的焦點,通過臨床論證,提出自己的觀念和見解。這樣的文章刊出后,更易受到有關學術界的重視。
3.4.6 結合地區特色選題 這種選題方式是針對不同地區的環境特點、氣候因素、民族居住地域進行分析。
3.4.7 定向選題 即命題作文:臨床上經常會聽到同行評價某醫生,說此醫生看病很有經驗,手術也做得很好,可不會寫文章。對于這類醫生,期刊雜志定向約稿可給予幫助,給出此醫生專業的命題論文,作者只需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即可,因作者對該領域疾病的診治很經驗,有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當然不成問題。而這些經驗又正是同行們所需要的。此外,這類醫生也可注意相關期刊發布的各期重點專題內容預告,結合專題內容進行論文選題。
醫學論文的題名是文獻數據庫的基本索引信息,好題名不僅能夠增加該文被閱讀、被引用的概率[9],而且是反映一種醫學期刊編輯水平和特點的一個窗口[10]。醫學期刊編輯應充分重視對論文題名的加工。好的題名要能夠準確提煉出論文的核心內容,采用的詞匯應盡可能簡明、規范,描述內在的科學邏輯關系要準確,語法結構要正確。
擬定題名時要惜字如金,避免使用任何無益于索引的詞[11]:以《……(對照,比較)研究》、《……調查》、《……分析》、《……探索》作為題名的情況,十分常見。這些用詞都是題名中不應該出現的贅詞。對照是研究設計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對照(比較)研究”(controlled study)本身不是一個規范的設計名詞,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照(比較,對比)研究”都是應當避免在題名中出現的贅詞。僅以“研究(study)”一詞為例,在檢索到的1 515篇醫學論文中,題名里出現“研究”的論文有521篇(占34%)。其中約90%是以“研究”或“對照研究”作為題名的最后一個詞,刪去后并不影響題名所表達的基本內容,都屬于可刪去的贅詞[10];只有不足10%的題名中的研究是作為標示研究設計(如隨機雙盲多中心對照研究)或研究技術、方法(如MRI研究,腦彌散張量成像研究,傳遞不平衡研究)的專業詞匯的組成部分,是不可省略的。
題名方面常見的問題大致有以下5種情況[7]:①以全蓋偏,題不扣文。如文題為《××病的診斷與治療》,其實文中就是對自己治療的幾例病例資料進行回顧總結。②以偏概全,文不扣題。如本刊曾收到這樣一篇文題“賁門肌層切開加胃前壁半胃底折疊術治療賁門失弛癥預后差異性系統評價”,經閱讀全文及專家討論后,作者文中想表達的主題思想為“不同方法治療賁門失弛癥療效差異性的系統評價”,遂給予更改。③煩瑣冗長,結構復雜,含混不清。例如上面文題同時也犯了此條規定。④外延與內涵上存在邏輯錯誤。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⑤題名中標示研究工具或技術。作者在題名中標示研究工具或技術,可能是要強調自己的研究在某一方面的先進或創新;但無論多么先進的技術,都只是為了探索某一科學問題而采取的手段,在題名中如果放棄對所研究問題本質的提煉而單純強調技術,無異于舍本逐末[10]。
醫學科學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科研工作任重而道遠。科研的選題是一個永恒的課題,需要我們在不斷的科技實踐中,積累經驗。一篇科技論文產出,是一個復雜而艱辛的過程。論文質量高低與否,選題首當其沖,非常重要。“作者、編者、讀者”三者之間關系密切,應通過互動交流,共同努力,使科技論文質量進一步提高。
[1]李立.醫學論文選題的策劃探析[J].中醫藥學刊,2005,23(12):2249-2250.
[2]張玲媛,王禾.醫學論文寫作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1-50.
[3]王萍,賈曉青,陳青蓮.科技論文寫作應重視的問題及基本要求[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4):79-80.
[4]人民日報社論.尊重人才,鼓勵創新[N].人民日報,2001-02-20(1).
[5]葉昌林.科技期刊編輯的創造性勞動[J].編輯學報,1994,6(2):112-113.
[6]葉蔭盛.醫學論文科學性的宏觀審讀[J].武漢大學學報,1994(增刊):64-67.
[7]于照光.影響論文錄用的幾類常見“硬傷”及其防范對策——以《軍械士官》為例[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4):59-61.
[8]丁雙雙,馬力峰.軍隊學術期刊編輯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157-159.
[9]朱久法,張彩虹.應注重學術期刊的編輯審稿[J].編輯之友,2009,25(8):97-98.
[10]張衛華,劉麗娟.醫學期刊編輯應重視論文題名的加工[J].編輯學報,2011,23(1):41-43.
[11]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110-111.
(責任編輯:朱現平)
G232.1
:A
:1673-0143(2013)04-0129-04
2013-07-01
答幫艷(1977—),女,助理編輯,研究方向:醫學期刊編輯學。
*通信作者:湯代國(1975—),男,編輯,研究方向:醫學期刊編輯學。E-mail:tdgg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