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軍事經濟學院襄陽士官學校 學報編輯部,湖北 襄陽 441118)
期刊責任編輯的職業素養
張琪
(軍事經濟學院襄陽士官學校 學報編輯部,湖北 襄陽 441118)
期刊責任編輯對期刊相關欄目發表論文的質量及價值負有主要把關責任,進而對期刊的整體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探究期刊責任編輯的職業素養為目的,采用分項分析的辦法,從選題策劃、審讀加工、編校加工和版面設計4方面切入,分別闡述期刊責任編輯應具備的必要職業素養,即敏銳的選題策劃能力、深厚的審讀加工功底、高超的編輯加工能力和良好的版面設計意識。
期刊責任編輯;選題策劃;業務素質;版面意識
期刊編輯是作品的第一讀者,是信息的“篩選者”,編輯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期刊的質量,影響著期刊的效益。期刊在形式上由各欄目“分而治之”,但各欄目在內容上秉承辦刊宗旨和期刊特色,最終實現刊物的整合劃一。編輯工作不是簡單的文字整理和美術加工,而是一項創造性勞動,各欄目的責任編輯總攬該欄目從選題到版面安排整個流程的規劃設計。要當好一名稱職的期刊責任編輯,必須明晰編輯的職責要求,在編輯實踐中不斷養成和提升個人的職業素質,用創意新穎、質量精良的欄目架構支撐起整個刊物,保障期刊品質,鑄就期刊品牌。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期刊責任編輯的工作要求不斷提高,編輯不再是簡單具備一定的文字編輯能力就能適應今天的期刊編輯工作,應準確把握刊物定位和特色,緊跟行業發展動態,深度挖掘富有價值的信息,完善稿件的內容和形式,并不斷更新個人觀念和知識結構,因而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職業素養。
1.1 選題策劃
選題策劃是編輯工作流程的第一步,立意鮮明、視點獨到的選題策劃,一方面可以凸顯期刊的辦刊理念,彰顯欄目的價值追求;另一方面可以發揮導向作用,引導作者圍繞選題方向創作構思,引領讀者跟蹤思考,甚而引領學科潮流、領域尖端。因此,一本好的期刊,理應有科學、精心的選題策劃。
為了做好選題設計,責任編輯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做好各種前期準備,確保視野開闊、信息暢通。同時,要培養敏銳的判斷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用前瞻性的眼光聚焦前沿、透視熱點、瞄準興趣點、洞見影響力;用寬眼界、多角度的創新思維設計好“建筑圖紙”,構筑欄目的“骨骼框架”。
要策劃出理想的選題,事先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通過研讀專業領域的書報文章、跟蹤社會媒體熱點、留意現實生活細節、與專家學者商討論證等方式,提煉和發掘有價值的選題線索。當然,正確的選題策劃必須把握一個最基本的準繩,即圍繞期刊定位、緊扣期刊特色。科技期刊選題要及時跟蹤學科動態和發展趨勢,關注研究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或具有開創意義的研究發現或存有爭議的學術前沿問題,注重學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醞釀出有價值的選題,尋求讀者需求與欄目定位的平衡。
1.2 組稿
選題確定后,責任編輯要迅即展開組稿工作,執行選題意圖。組稿主要通過約稿的方式實現,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既可以在宣傳策劃的基礎上向社會廣泛征稿,也可以約請相關領域的專業作者撰寫符合主題的稿件。在約稿前,責任編輯要對選題完成的難易程度進行評估,制定好各種預案,以防約稿失敗或約稿質量不符合刊物要求的情況出現。
作為責任編輯,必須為稿件的質量負責。從來稿的題目、提綱到具體的謀篇布局,都有責任編輯的智慧參與。這就要求責任編輯在約稿前要充分了解預約請作者的知識結構、研究興趣點和學術水平,判斷其是否適合本期專題策劃;在約稿過程中,編輯也應與作者保持適度的溝通,在不影響作者具體創作的情況下,與作者交換意見,探討形成最符合選題策劃要求的稿件,力求實現作者期望與編輯策劃的有機平衡。
科技期刊承擔著傳播科技知識、促進科技交流與應用的重要媒介作用。編輯細致深入的審讀加工,有助于確保科技信息的準確性、提升學術論文的規范性、保證期刊的辦刊質量。
收到來稿后,責任編輯首先要對稿件進行初審。初審是“三級審稿制”的基礎,編輯初審主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審查待選稿件在內容上是否符合期刊的辦刊宗旨、辦刊方針和辦刊特色,是否符合專業領域范圍;二是總體把握文章的理論水平和新穎程度,評估待選論文的學術價值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責任編輯預審完成后,要將初步篩選出的稿件送請專家復審評議,結合專家、同行的意見建議,得出綜合性的審稿意見,交由主編復審,并與主編商討確定稿件的最終取舍。
2.1 責任編輯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經驗積累
如今,知識更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周期不斷縮短,對于不斷涌現的新知識、新觀點,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密切跟蹤學科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網絡數據資源,或向相關領域的同行專家咨詢請教,把握最新學術動態和研究成果,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幅度,以便在審稿過程中保持精準的判斷力。
2.2 責任編輯應高度重視文獻檢索的作用
文獻檢索可以幫助責任編輯及時了解和跟蹤本專業領域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編輯充分注重文獻檢索,一方面可以積累儲備知識,以便在初審時快速辨識來稿價值,提升審稿效率;另一方面,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游弋,有助于編輯形成自身的判斷力和見解力,搜尋到有價值的選題方向。文獻檢索還有助于編輯判別來稿的新穎程度,有效避免“一稿多投”的現象出現。此外,通過關鍵字索引、參考文獻檢索,可以幫助編輯找準合適的審稿專家,提高審稿質量。在文獻檢索中,尤其要關注參考文獻的著錄質量,從某種程度上說,論文參考文獻質量的高低直接反映著論文本身的學術水準。因此,責任編輯在審稿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數據庫資源進行文獻檢索,如中國期刊網(CJN)等,以提高審稿效率和審稿質量。
2.3 責任編輯應具備獨到的眼光
一方面,稿件的取舍不是“走馬觀花”般的“優勝劣汰”,有些來稿初看可能稍顯粗糙,但如果精雕細琢、反復修改,可能就是質量上乘的佳作。比如有些稿件的作者可能是一線的生產技術人員,有技術、有想法,來稿主要是對生產經驗的總結、技術創新的成果展示或應用領域的探索拓展,內容詳實但在邏輯結構和文字闡述上可能有待琢磨;還有些作者是該領域的科研專家,觀點新穎、實驗成果豐碩,內容表述專業規范,但與刊物定位有偏差或主次安排不當,等等。針對這類稿件,責任編輯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心地發掘文章的閃光點,及時與作者溝通,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指出稿件存在的具體問題,為作者提供可資參考的文獻著述,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引導和幫助其理清思路、整合內容、規范表述,盡力為作者創造發表的條件和機會。本著扶持和培育作者的態度審讀稿件,是一名編輯必備的職業素養。這既是對期刊的長遠發展負責任,也是培育作者、豐富稿源的有效途徑。
2.4 責任編輯應準確把握專家審讀意見
對于科技論文,專家審讀是必須而且必要的。審稿專家具有相關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科研經驗,責任編輯就論文審讀意見與專家、同行進行交流探討,有助于嚴把學術關。但不同的審稿人對同一稿件的理解和判斷不盡相同,專家的角色定位更傾向于是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同行讀者。責任編輯在嚴格執行稿件“三審制度”、充分尊重專家審稿意見的同時,要保持自我的獨立性,不能盲目迷信于專家意見,要敢于堅持自己的立場、相信自己的判斷。畢竟,責任編輯是最熟悉辦刊理念、期刊特色和選題要求的人,在把握取舍標準和審稿尺度上,責任編輯要發揮主導作用。
審讀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責任編輯要對稿件進行具體的編校加工,稿件最終才能刊用。目前,編輯出版部門普遍采用“編校合一”的模式,責任編輯不僅要對稿件的內容、結構和表達方式進行修改,還要負責對稿件校對勘誤。編輯對來稿進行編校,實質上是一種深加工和再創作,其間凝聚了編輯的智慧和創造性勞動。在編校加工過程中,編輯要具備幾項基本的業務素質。
3.1 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和文學功底
語言文字是期刊進行信息傳播的載體,熟練使用現代漢語是期刊編輯必備的基礎素質。責任編輯要確保稿件字詞準確、文句通暢、結構清晰、邏輯嚴密、標點符號使用規范。即使是科技期刊編輯也應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在明確科技論文專業化、學術化表述的前提下,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3.2 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廣博的涉獵
責任編輯必須對本專業領域的知識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來稿進行“學者化”的修改、加工和潤色。尤其是科技期刊,對編輯的專業素質要求更高,責任編輯要能夠準確鑒別文章中的知識性錯誤,核實概念和專業術語,查證圖表和數據統計,做到勤查工具書、善用網絡檢索資源。
3.3 良好的溝通能力
稿件的修改加工不是編輯單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編輯與作者的通力合作,這就要求編輯在整個改稿過程中與作者保持良性的溝通互動。在提出修改意見時,要能夠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和思路;對于已經修改加工的內容,要征求作者的意見并請作者核實。
3.4 較高的外語水平
科技期刊要發揮更大的學術影響力,就要主動與國際接軌,實現國際交流與合作。一方面,編輯在查閱背景資料時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外文文獻;另一方面,期刊要進入核心數據庫,也必須附有英文題名、摘要和關鍵詞。因此,編輯必須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才能適應期刊發展的國際化趨勢。
編輯校對工作強度高、繁重瑣碎,許多時候要逐字逐句反復斟酌推敲,容易出現疲勞倦怠、注意力下降等情況,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因此,編輯要學會進行自我調適,緩解視力和腦力的雙重疲勞,分散壓力。“三校一讀”的校對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差錯率,提升編校質量。通過一校、二校、三校和核讀,對編輯加工過程中未發現的錯漏和編排版式上不規范的地方進行查漏補缺。具體包括查字詞使用有無錯誤、查字體字號、查計量單位、查大小寫及標點符號的使用等。
總之,通過編校加工,最終要使文章達到主題鮮明、語句精煉、結構清晰、版式規整的目標,滿足錄入出版的要求。
版面設計是文稿的外在表現形式,賦予整個期刊以形式上的美感。恰到好處的版面設計,不僅能夠與文章內容相得益彰、突出主題,而且能夠讓讀者在閱讀中獲得精神愉悅與視覺美感的雙重享受。
期刊的版面風格不僅凝聚了編輯的美學思想,也反映著期刊的定位。版面設計一般是由美術編輯專職負責,責任編輯主要負責文字內容的處理編排。但是,在期刊編輯工作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美術編輯根據期刊版式總體設計要求,從美學原則出發,確定好文稿的位置、版式、插圖后,發現有的版面太緊湊擁擠,影響閱讀;有的版面則空余太多,不得不添加一些不必要的元素補齊空缺。為了不影響文章內容,美術編輯經常要為擠壓版面或填空補缺而煩惱,有時甚至不得不舍棄一些設計構思。
期刊的最終完成不是簡單的流水線式作業,責任編輯定稿后,并非就大功告成了,而是要與美術編輯通力合作,做好工作銜接。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提高工作效率,責任編輯也應具備良好的版面意識,在編校加工過程中,充分考慮文章的版式設計。
1)責任編輯可以通過自學或向美術編輯咨詢請教等多種途徑,熟悉和掌握版式設計的相關知識。在編校稿件之前,要不怕麻煩,認真計算一個版頁橫排、豎排、不同字體字號各能容納的文字量。在具體的編輯加工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字數控制在適當的范圍,防止轉頁過多或版面過于擁擠、空余太多的情況出現。
2)責任編輯應盡可能地準備好與文稿相配的圖片,對文稿要使用的版面樣式有整體性的預估,既能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反復增刪,又能減輕美術編輯的負擔。如果文稿附有照片,責任編輯可以將美術編輯對照片的要求轉告照片攝影者,以保證照片既符合文字內容,又滿足圖片質量要求。責任編輯還可以向美術編輯提供自己對文稿插圖的想法和意見,必要時可以事先選好匹配的插圖,供美術編輯選擇和使用。
3)責任編輯在定稿時,稿件和圖片都應做到“齊、清、定”,盡量避免在美術編輯已經開始版式設計后,再進行大量的文字增刪和變動。否則,很可能會破壞美術編輯精心設計的版式,影響整體美感。可見,責任編輯良好的版面意識對于提高期刊編輯的整體工作效率,增強期刊的可閱讀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責任編輯作為欄目的“設計師”,作為信息傳播的“橋梁”,必須發揮主導作用,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為期刊的長遠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當然,責任編輯不是獨立的個體,一份優秀的期刊背后,必定是一整支優秀的編輯團隊。編輯與作者讀者、與編委和審稿專家,以及編輯與編輯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實現知識的整合和共享。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這種互動提供了更加廣闊、自由的平臺。責任編輯應善于從與各方的交流中獲得啟發和靈感,為責任欄目以至整個刊物的發展出謀劃策。
[1] 朱大明.淺論科技期刊編輯在審稿中的主導作用[J].中國編輯,2009(2):41-43.
[2]梁素田.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防范對策[J].編輯之友,2010(5):76-78.
[3]王曉峰.做自動自發的新時期科技期刊編輯[J].編輯學報,2008,20(1):85-86.
[4]金曉明.論學術期刊的審稿方法與發展趨勢[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372-374.
[5]傅瑞學,叢東明.圖文期刊文字編輯與美術編輯的銜接工作[J].科技與出版,2010(5):35-37.
[6]李慶.談科技期刊編輯的檢索意識[J].編輯學報,2004,16(2):152.
(責任編輯:曾 婷)
G238
:A
:1673-0143(2013)04-0206-03
2013-06-17
張 琪(1988—),女,助理編輯,碩士,研究方向: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語本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