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森珠,李貴喜
(甘肅省靈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靈臺 744400)
農藥是控制農作物重大病蟲危害,保障農業增收的重要生產資料。農藥管理工作關系到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社會穩定。近年來,靈臺縣對農藥經營管理工作高度重視,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采取多項舉措對農藥市場進行監督管理,但仍存在著市場競爭秩序混亂、農藥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濫用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近期,我們對靈臺縣農藥經營管理狀況進行了調查,并提出粗淺建議,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參考。
目前,靈臺縣經培訓、注冊并發放農藥經營許可證的經營門店共有42個,年銷售農藥41.74 t左右,其中除草劑占42%、殺菌劑占25%、殺蟲劑占33%(包括農用殺蟲劑31%、衛生及倉儲用殺蟲劑2%)。這些經營門店分散在全縣各鄉(鎮)及村組,且都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是靈臺縣的農藥主要銷售渠道,主宰著全縣農藥市場。每年春、秋兩季,靈臺縣農藥監管部門都要深入各鄉(鎮)集貿市場,進行有關農藥管理規程及真假農藥識別技巧的現場咨詢服務,對農藥經營單位的過期農藥、假劣農藥進行清查、收繳、銷毀,并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方式對制售假劣農藥的違法性和危害性進行廣泛宣傳,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目前,靈臺縣還沒有設立專門的農藥管理機構,農藥監管工作職能主要由縣植保植檢站行使,而該站僅有2人具備農藥監管資格,要負責農藥經營門店的監管、農藥污染監測、農藥使用技術培訓指導、農藥法律法規及政策宣傳以及農藥案件查處等重要職能,監管力量十分薄弱。加之農藥市場相對分散,監管執法必要的交通、通訊、取證及檢測等設備嚴重不足,缺乏有效的農藥經營監管體系和執法手段,致使農藥經營監管不力,市場秩序混亂現象十分普遍。
在靈臺縣農藥經營人員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7.1%,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4.0%,其中能掌握和了解病蟲害防治技術的不足50.0%。農藥經營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素質較低,部分經營人員甚至不能準確介紹農藥制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對農藥使用者的指導不到位;還有部分經營人員在銷售過程中隨意售藥、盲目配藥,將農藥作為肥料、種子等的附帶品同攤銷售,“買藥不懂藥,違法不知法”的現象普遍存在。
農藥是一種有毒性的特殊商品,盡管在辦理農藥經營許可證時,相關部門就對農藥經營戶及經營場所進行了嚴格審查,并要求經營戶簽訂藥品經營質量安全承諾書,保留門店全貌照片。但在農藥銷售過程中,由于經營者安全意識薄弱,諸如農藥經營門店通風設施不配套、農藥經營區與生活區重疊,農藥經營人員在接觸農藥時不作任何防護措施,甚至部分經營戶將農藥與其他商品共貯共銷等藥品安全隱患較多。而且,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經營戶還將一些三證不全、生產廠家標注不清、批號標注不明、甚至過期的假冒偽劣農藥投入市場,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
靈臺縣特殊、無污染的地理環境,為“三品”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但許多作物常見病蟲害如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腥黑穗病、麥蚜、紅蜘蛛,玉米大小斑病、瘤黑粉病、二代粘蟲,馬鈴薯晚疫病,果樹腐爛病,蔬菜霜霉病等在農業生產中常大面積發生,這就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農藥來防治。部分農戶科學用藥意識淡薄,購買農藥時,只注重防效和價格,不關心農藥殘留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用藥配藥時隨意加大劑量、縮短安全間隔期、甚至隨意使用高毒農藥及其復配劑,誤用、濫用農藥現象嚴重。部分農戶還將用過的藥瓶、藥包隨處丟棄,將剩余的藥液、藥粉隨意亂倒,這不僅污染環境,也對“三品”農業的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
建議盡快成立靈臺縣農藥管理工作站,組建一支政治素質好、農業知識豐富、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高的農藥管理隊伍,制定符合本縣實際的農藥經營、使用、管理政策,加強部門配合,加大執法力度,與工商、技術監督、公安等相關部門協同作戰,建立市場監督的長效機制。通過農藥管理部門建立的服務平臺,為農民做好信息咨詢、技術、政策及法律咨詢服務及農藥質量投訴等工作。并將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強農藥殘留檢測、農藥污染處置等方面的經費投入,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和農藥經營市場規范有序。
通過培訓等形式加強農藥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和業務素質,并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開設培訓班、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藥經營者和使用者廣泛宣傳《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新農藥方面的知識,將農藥執法置于群眾和新聞輿論的監督之下,以加強社會監督,提高農藥執法程序的透明度和全民藥品安全意識。
要建立嚴格的農藥經營許可制度,提高農藥經營許可條件,并加強對農藥經營單位的監管。要對農藥經營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法規和農藥知識的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堅決取締無證經營者。要求農藥經營者在嚴格落實《農藥質量承諾制度》、《農藥經營人員守則》、《農藥倉儲管理制度》等農藥經營制度的同時,要建立完善的農藥經營檔案制度,認真填寫進、銷貨臺賬,做到進一筆、記一筆,銷一筆,記一筆,票據真實完整,以便于監督管理。
強化農藥市場監管力度是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及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三品”農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農藥管理執法部門要不定期檢查農藥銷售檔案,掌握每一批農藥的來源、質量指標、銷售去向等;對農藥經營中確實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在對違法經營主體進行處罰的同時,要責令限期整改,到期未改正的,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倍處罰或注銷其經營許可證。對質量檢測不合格的農藥除了對經營單位進行處罰外,還應將生產企業進行媒體曝光,從源頭上加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