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楊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 Moor)又名雙尾天社蛾、二尾柳天社蛾、貼皮樹、楊二叉、二叉天社蛾,是為害楊柳科植物的食葉害蟲,還可為害蘋果樹,除貴州、云南、廣西、湖南等省(區)目前尚未記錄外,在全國其他省區都有發生。2002年前后,楊二尾舟蛾在遼寧、內蒙等地發生較重,已成為苗圃、幼樹的葉部災害性害蟲[1],但當時蘭州地區尚無該蟲發生的報道。2000年筆者發現永登縣秦川鎮109國道兩旁的楊樹被一種大型害蟲取食后殘留葉片極少,樹下蟲糞漆黑一片,公路上幼蟲成群遷移,數量極其龐大。經室內飼養鑒定為楊二尾舟蛾,在此后的數年中當地均有發生,已造成大量楊樹枯死,發生范圍還在不斷擴大。本文對其寄主、為害、蟲源、蔓延趨勢、越冬基數、蟲口密度、天敵種類和生活史等方面進行了初步調查研究。
2000年8月調查蟲源,調查地點為永登縣秦川鎮政府四周2 km以內,以及從鎮政府以東沿109國道至景泰縣正路鄉沙河井村約30 km的公路兩側防護林。根據樹下是否有蟲糞、葉片上是否有幼蟲的發生,以及樹干上是否有越冬的痕跡(樹皮上的凹窩為化蛹時為害癥狀),判斷楊二尾舟蛾在當地發生情況和發生年限。觀察秦川鎮種植的楊樹、柳樹、榆樹、梨樹等樹木以及其它草本植物是否受到楊二尾舟蛾的為害,確定寄主范圍和喜好寄主。觀察楊二尾舟蛾對寄主植物的為害癥狀,評價對寄主植物生長的影響。沿公路兩側每隔10株取1株,每種樹選擇5株,目測統計200個葉片中受害葉片總數,計算被害率。蔓延趨勢2000—2013年每年調查1次,其中2000—2003年每年以秦川鎮政府為中心,沿109國道分別向南和向北行進,觀察楊二尾舟蛾在楊樹上的為害癥狀,確定分布界限、蔓延方向和擴展速度。
除不定期田間調查確定各蟲態發生時期外,越冬結束后,剪取帶蛹樹皮放入昆蟲盒中帶回室內,在室溫下存放至羽化結束后統計羽化蛹數、雌蟲和雄蟲數量,計算越冬蛹死亡率和雌雄比例。收集并鑒定蛹寄生蜂,計算寄生率。在幼蟲發生時采集幼蟲,用楊樹葉片在室內飼養,記錄各蟲態歷期。
經調查,越靠近永登縣秦川鎮,楊樹越多,楊二尾舟蛾發生越多,為害越重,但目前尚未擴展到鎮政府向南1 km之外。可見秦川鎮發生的楊二尾舟蛾可能是由北向南沿109國道蔓延。
在永登縣秦川地區,楊二尾舟蛾的主要寄主為楊樹,屬楊柳科楊屬(Populus),其次為榆樹,屬榆科榆屬(Ulmus pumila),而不為害當地廣泛種植的玫瑰、梨樹等薔薇科(Rosaceae)植物和草本植物。楊二尾舟蛾對楊樹的品種有較強的選擇性,最喜食胡楊,葉片被害率為40%~95%;其次是山楊,葉片被害率為10%~30%;而對毛白楊和小葉楊的為害很輕,只有零星受害。
主要以幼蟲取食寄主的葉片,致使樹勢衰弱。發生嚴重者葉片被全部吃完,樹冠呈焦枯狀,受害嚴重的枝條翌年干枯不發新芽,連年為害造成樹木死亡,秦川鎮政府沿109國道南北1 km內,在2005年前后約有70%的楊樹死亡。幼蟲越冬時在樹干基部、樹枝分叉等處將樹皮咬成2.0 mm×2.5 mm大小的凹窩,深度可達木質部,在其中結繭越冬,造成樹皮養分運輸受阻,樹枝受風易折。
2004年,楊二尾舟蛾發生的南界為秦川鎮的何家梁,2006年時已到達中川機場附近,大致平均以5 km/a的速度向南蔓延。由于該地區楊樹主要分布在國道兩側,而距離國道較遠處楊樹較少,因此主要沿公路方向由北向南蔓延。
楊二尾舟蛾在該地區1a發生1代,老熟幼蟲在樹皮下結厚繭化蛹,以蛹越冬,翌年5月中旬越冬蛹羽化,將卵散產于樹葉表面。產卵期平均11.1d,每雌產卵量為94~336粒,平均154.6粒。6月中旬第1代幼蟲出現,幼蟲共6齡。初孵幼蟲僅取食葉片表皮,2齡以后取食葉肉,5、6齡幼蟲食量最大,占整個幼蟲期食量的90%以上,是楊二尾舟蛾的主要為害階段。7月中旬幼蟲進入為害高峰期,7月下旬幼蟲開始從樹梢葉片向下爬行,在主干、樹杈分枝等處咬啃樹皮形成凹窩,將樹皮碎屑用粘液粘連成堅硬的蟲繭在其中化蛹,9月底化蛹結束進入越冬。
楊二尾舟蛾的天敵昆蟲有蛹寄生蜂和幼蟲寄生蜂,寄生蜂有舟蛾赤眼蜂、黑卵蜂[2]、楊二尾舟蛾側溝繭蜂[3]等,在秦川地區楊二尾舟蛾寄生蜂的寄生率僅為1%~5%,寄生率較低,這可能是該蟲傳入時間較短的原因。另外螞蟻和啄木鳥等對控制幼蟲發生數量有重要貢獻。
1)在永登縣秦川地區,楊二尾舟蛾的主要寄主為楊樹,其次為榆樹。主要以幼蟲取食寄主的葉片為害,7月是幼蟲為害高峰期。楊二尾舟蛾在該地區1a發生1代。老熟幼蟲在樹皮下結厚繭化蛹,以蛹越冬。次年5月中旬越冬蛹羽化,將卵散產于樹葉表面。產卵期平均11.1d,產卵量為94~336粒,平均為154.6粒。調查發現,該蟲有沿109國道平均以5 km/a的速度向南蔓延、逐漸逼近蘭州市區的趨勢。
2)楊二尾舟蛾是暴發性食葉害蟲,如果不采取措施進行有效防治,任其繼續蔓延,預計在3~5 a內會嚴重影響蘭州市區的綠化楊樹。楊二尾舟蛾的寄主范圍較窄,對楊樹的品種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因此在植樹造林和栽植行道樹時合理布局抗蟲樹種顯得尤為重要。已經發生楊二尾舟蛾的地區,盡快砍伐行道樹中的胡楊,減少蟲源。其次,限制從蟲源區調運楊柳木材和苗木,可預防該蟲的進一步蔓延。當幼蟲大發生時使用殺蟲劑集中殺滅也能起到一定控制效果[4]。
[1]孫運清,王麗鈞,侯艷捷,等.錦州地區楊樹生產林主要害蟲及防治[J].遼寧林業科技,2002(增刊):38.
[2]田 坤,楊瑞祥,姜永莉.舟蛾赤眼蜂越冬規律的研究[J]. 天敵昆蟲,1998,20(3):107.
[3]許維岸,何俊華.黑龍江側溝繭蜂屬以新種記述(膜翅目:繭蜂科:小腹繭蜂亞科)[J].華東昆蟲學報.1999,8(1):1-3.
[4]余 軍.楊二尾舟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J].安徽林業,20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