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元奎
(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農業技術服務站,甘肅 臨洮 730500)
臨洮縣位于甘肅中部,洮河下游,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高西低,南濕北旱,東部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屬典型干旱季風性氣候和半濕潤溫帶季風性氣候區。海拔1730~3670m,年平均氣溫7℃,≥10℃積溫1533.3~2418.4℃,年降水量450~550mm,年平均無霜期146 d左右,年總日照時數2437.9 h,日照率為55%。近年來,臨洮縣把發展以塑料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大力推廣大棚早春番茄收后復種辣椒秋延后栽培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現將其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番茄于12月10日左右播種育苗,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開始采收,6月底采收結束。辣椒于3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定植,10月下旬開始采收,11月中旬采收結束。
番茄選適于早熟栽培的自封頂優良品種谷雨石頭、1605、中研868、早粉2號等。辣椒選適于秋延后栽培的優良高產品種隴椒2號、隴椒3號、隴椒5號、綠箭5號等。
土壤封凍前(11月中旬)深翻土壤,結合整地施腐熟優質農家肥60 t/hm2、磷酸二銨750 kg/hm2、硫酸鉀600 kg/hm2。按帶幅1m起壟,壟高15~20 cm,壟面寬65 cm,溝寬35 cm。灌冬水前南北走向建棚,棚寬6m、長30~40m、高2m。翌年1月20日前扣棚烤地,要求扣2層棚膜,外層棚膜厚度0.10mm,內層0.08mm,然后用寬1.2m的地膜全地面覆蓋。
12月10日左右在育苗溫室內搭建小拱棚育苗,一般栽植1 hm2番茄需苗床450~600m2。先將苗床整平澆透水,將番茄種子與適量細土拌勻后均勻撒于床面,然后覆蓋營養土0.5~1.0 cm,采用地熱線加溫并覆蓋地膜。出苗前地溫控制在20~26℃,空氣溫度控制在30~34℃,并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通風排濕,空氣溫度白天控制在20~26℃、夜間控制在15~18℃,晝夜溫差5~8℃。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及時分苗移植于營養缽,繼續加強溫、濕度管理,防止徒長和病害發生。
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苗齡70~80 d、苗高20 cm左右、6~8片真葉、第1花序70%~80%現蕾時低溫煉苗7 d,以提高抗寒能力。當10 cm地溫穩定在10℃以上、棚內平均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按照株距25 cm雙行錯位法定植于溝內,保苗64500株/hm2。邊定植邊搭建小拱棚,以提高保溫效果,促進緩苗。
4.3.1 溫度管理 通常定植后3~4 d內不通風,使棚內空氣溫度穩定在25℃以上,以加速緩苗。緩苗后降低棚溫,保持白天20~25℃,夜間13~15℃左右,注意夜間不能低于10℃,否則植株生育緩慢、畸形花顯著增多。
4.3.2 水肥管理 當第1穗果長至核桃大小時灌頭水,以促進果實迅速膨大,頭水后若土壤墑情好,可于第1穗果由青變白時結合灌二水追施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375 kg/hm2。第1穗果膨大時灌水1次,隨水追施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225~450 kg/hm2、普通過磷酸鈣150~225 kg/hm2,灌水后中耕。此后每隔10~15 d視土壤濕度適量灌水。
4.3.3 蘸花、疏果 及時用2,4-D、番茄靈等植物調節劑蘸花,可在蘸花液中加入1 g/kg的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預防灰霉病。開花后每隔10~15 d葉面噴施3 g/kg過磷酸鈣濾液,或2 g/kg硼砂和3~5 g/kg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以防落花,促進坐果及果實膨大。果實進入黃熟期用500~1000mg/kg的40%乙烯利水劑噴灑果面,促進果實紅熟。大果型品種每穗留2~3果,中果型品種每穗留3~4果。
4.3.4 病蟲害防治 番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等。早疫病、晚疫病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10 d噴1次,連噴3次;病毒病發病初期可選用0.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植病靈水劑500倍液、83-增抗劑水劑200倍液、病毒A水劑500倍液、8%寧南霉素水劑400倍液中的2種+硫酸銅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制成復混劑噴霧防治,蚜蟲、白粉虱等可用規格為30 cm×25 cm的黃板誘殺,設置密度為300板/hm2。
5月上旬當果實2/3果面著色時開始采收,6月底采收結束。
選肥沃、未種過茄科作物的田園土,加腐熟優質農家肥4.5 kg/m3,或腐熟的雞糞750.0 g/m3、尿素22.5 g/m3、普通過磷酸鈣75.0 g/m3、草木灰225.0 g/m3混合均勻制成營養土,做成寬1.5~2.0m,深20 cm的畦,一般定植1 hm2大田需苗床450~600 m2。播前用100 g/kg磷酸三鈉溶液浸種10min后用清水洗凈,再用55℃溫水浸種10min后曬種2 d。3月上旬播種,播前平整苗床,澆足底水,將種子均勻撒于床面,覆蓋地膜后扣小拱棚。出苗前地溫宜控制在25~30℃,空氣溫度30~34℃,并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通風排濕,溫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控制在15~18℃,地溫20℃以上。
4月下旬苗齡達45 d,苗高10 cm左右、具有4~6片葉時,選晴天下午移苗定植。移苗前1 d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噴霧殺蟲防病。按株距35 cm雙行錯位定植于壟上,保苗60 000株/hm2。
5.3.1 肥水管理 辣椒喜肥耐肥,施肥遵循輕施苗肥、重施果肥、掛果追肥的原則。辣椒全生育期共灌水3~5次,開花結果后結合灌水追施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225 kg/hm2。采收盛期每10 d追施腐熟人糞尿13 500 kg/hm2、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150~225 kg/hm2。結果期可用5 g/kg尿素+2~3 g/kg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追肥3~5次,以提高結果率及果實品質。
5.3.2 中耕培土、整枝 6月下旬番茄采收結束后,逐漸揭去棚膜,結合清理根莖對番茄栽植溝進行中耕,深度10 cm以上。植株封行前培士1次,以防止植株倒伏。采用單稈整枝,僅保留分杈,打去分杈以下側枝,以提高結實率。
5.3.3 溫度管理 10月初開始逐行扣棚,切不可一次性將全棚扣嚴。扣棚初期通風量要大,夜間也不閉嚴,以防高溫高濕誘發病害。
5.3.4 病蟲害防治 及時清除病、老、黃葉,增加通風透光,可減少病害發生。辣椒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蟲害主要為蚜蟲。猝倒病、立枯病可用5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可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可用50%菌毒清可溶性粉劑200倍液+1.5%植病靈乳劑1 500倍液+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黃板誘殺,一般密度300板/hm2。
10月下旬辣椒果實顏色轉深、發亮時開始采收,11月中旬采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