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宏
(歐密斯(北京)貿易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在北方天氣寒冷,豬舍的保溫工作十分重要,大多數養殖戶都對豬舍保溫給予足夠的重視,但保溫良好往往就無法做到良好的通風換氣,這個問題是一直困擾著北方養豬場。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冬季取暖成本的不斷提高,豬場為了降低采暖成本,大多數豬舍通風換氣不夠,從而導致豬舍內部空氣環境條件較差,有害氣體、塵埃和微生物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嚴重影響豬的健康和生產性能。
很多養殖戶并沒有意識到通風和環境控制的重要性,現在將各種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給大家進行分析總結。
豬舍空氣中有害氣體通常包括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等。這些有害氣體主要是由豬呼吸、糞尿、飼料腐敗分解而產生的。污濁的空氣會導致豬的呼吸道系統疾病越來越多,發病原因日趨復雜,防治效果變差,給養豬業造成很大的損失。
氨氣是一種無色、易揮發、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豬舍內的氨氣來源于豬糞尿等有機物的分解,氨氣通過進入豬呼吸道后,經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素轉化為正鐵血紅素,從而降低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減少血液堿儲,使豬出現貧血和組織缺氧,機體的免疫力下降。
豬舍內氨氣濃度不超過20~30毫升/立方米。如果氨氣濃度超過100毫升/立方米,豬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生產性能下降,日增重下降。如果氨氣濃度超過400~500毫升/立方米,會導致豬出現呼吸道疾病,黏膜出血。嚴重的會引起肺水腫、中樞神經系統麻痹,甚至死亡。
硫化氫無色,易揮發,有臭雞蛋的氣味,侵害神經系統。硫化氫,比重較大,沉于豬舍地面,主要刺激黏膜,引起眼結膜炎、鼻炎、氣管炎,甚至肺水腫。經常吸入低濃度硫化氫即可引發植物性神經紊亂。游離在血液中的硫化氫能和氧化型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價鐵結合,使酶失去活性,以致影響細胞的氧化過程,造成組織缺氧。長期處在低濃度硫化氫的環境中,豬抵抗力下降。高濃度的硫化氫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樞,引起窒息和死亡。豬舍內硫化氫濃度不宜超過10毫升/立方米。豬長期處于硫化氫濃度為50~80毫升/立方米的環境中,豬的體質變弱,抵抗力下降,增重緩慢。當每立方米空氣中硫化氫濃度大于80毫升/立方米時,豬結膜炎、角膜潰瘍、氣管炎發病率很高,嚴重時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腫等。
二氧化碳主要來源于豬舍內豬的呼吸。一頭體重100千克的育肥豬,每小時可呼出二氧化碳43升,豬舍內二氧化碳含量往往比大氣中高數倍。豬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每立方米空氣不能超過4‰,否則豬會出現慢性缺氧,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緩慢,體質虛弱,易感染其他各種傳染病。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豬舍中一般含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冬季在密閉的豬舍內生火取暖時,如果煤炭燃燒不充分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對呼吸、循環和神經系統具有毒害作用。它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循環,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相對穩定的碳氧基血紅蛋白,導致機體缺氧,出現中毒。妊娠后期母豬、哺乳母豬、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舍一氧化碳濃度不超過5毫升/立方米,種公豬、空懷和妊娠前期母豬、育成豬舍一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毫升/立方米,育肥豬舍不超過20毫升/立方米。
豬舍內的塵埃少部分由舍外空氣帶入,大部分則來自飼養管理過程,如豬的采食、活動、排泄,清掃地面,換墊草,分發飼料、清糞,豬會咳嗽、嗚叫等。豬舍內塵埃是微生物的載體,通風不良或經常不透陽光,塵埃更能促進各種微生物迅速繁殖。此外,塵埃還能吸附各種有害氣體,加劇了對豬的危害程度,特別是對呼吸系統的刺激作用,引起豬的呼吸道炎癥。豬舍塵埃含量:產房晝夜平均不得大于1.0毫克/立方米,育肥豬舍不得大于3.0毫克/立方米,其他豬舍不得高于1.5毫克/立方米。
冬季豬舍內空氣中塵埃多,陽光紫外線弱,微生物來源多。空氣中細菌可達100萬個/立方米。其中常見的病原菌有:
真菌類:黃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腐生菌、霉菌芽孢等。
細菌類:如鏈球菌、綠膿球菌、葡萄球菌、丹毒和破傷風桿菌、炭疽芽孢、氣腫疽梭菌等。
病毒類:豬瘟、口蹄疫、偽狂犬、圓環病毒、藍耳病、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等。
疫病流行地區,這些病原微生物會隨空氣中的塵埃傳播,這些病原菌有很好的自我保護機制,對外界環境條件抵抗力較強。空氣中病原微生物也可附著于豬打噴嚏、咳嗽時口鼻噴出的飛沫進行傳播,稱為飛沫傳染。通過飛沫傳播主要是呼吸道傳染病,如氣喘病、流行性感冒等。
要減少豬舍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塵埃和微生物這些有害物質,應采取以下措施:
4.1 需要正確選擇場址,合理設計豬舍,正確安裝通風設施
機械通風是在豬舍安裝風機使空氣流動,這是封閉豬舍通風的有效方法。風機通風風速平穩,冬季可以通過暖風機供熱風,夏季供冷風,舍內環境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生產中最好采取縱向通風,有利于消除通風死角,減少風機數量。風機通風空氣流通量相對較大,有利于舍內外進行氣體交換。
4.2 加強環境衛生管理
消毒已成為所有豬場的一項必要工作,但對空氣的消毒還沒有深入人心。目前國際流行的方式是進行液體高壓噴霧消毒,但是會導致豬舍內濕度增加,同時液體消毒不會百分百殺滅病原菌。在液體消毒劑使用后半小時,可以使用密斯陀(干粉類消毒產品),大大降低舍內濕度,快速沉降,不會粉塵飛揚,這樣殺菌和抑菌相結合的方式能更好的改善舍內空氣質量。
4.3 對豬舍定時通風
通風是豬舍空氣質量控制的核心,要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關系。目前大多數豬場都在使用自然通風方式,但需要注意:封閉豬舍的天窗要及時開啟,避免風來窗關;冬季要防止穿堂風,四季要防賊風。
4.4 保持舍內干燥。氨氣和硫化氫易溶于水,在潮濕的豬舍中,氨氣和硫化氫常吸附在潮濕的地面、墻壁和頂棚上,舍內溫度升高時又揮發出來,很難通過通風而排出。在寒冷的冬季,潮濕會使豬的體感溫度降低,減弱了采暖的效果。因此建議濕度大、氨氣等濃度大,通風條件不好的豬舍可以使用密斯陀(強力吸附水分和有害氣體),在防潮保暖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豬舍內的有害氣體含量。
養豬業現代化生產的普及,豬舍環境控制做為其中重要問題之一,選擇科學、有效、方便的豬舍環境改良產品,加強對豬舍空氣質量監管意識,相信豬舍環境會有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