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坤
初識吳小明,是我采訪一位政府采購供應商時,在他辦公室擺放的一張半米長的三十人的合影照片上,吳小明并沒有位居中心,卻第一個進入我的視線,她的笑容,知性不乏親切。
吳小明,何許人也?其實在政府采購這項“陽光”事業中,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塊閃亮的名片,或許即使是剛剛參加政府采購工作的新人,一聽到這個名字,也會立馬反應過來:是那位“陽光”的大姐吧。對,她就是江蘇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處處長吳小明。財政部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主任王瑛這樣形容吳小明:“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對政府采購工作一份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不消逝的激情?!?/p>
接觸吳小明,馬上被她的正能量深深感染。不僅源于她與人交往的熱情、開朗,為人處事的從容、大氣,更重要的是她對政府采購事業的熱愛、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激情。
華麗轉身
20世紀70年代,高中畢業的吳小明去農村插隊4年;返城后進入紡織廠當細紗擋車工,當時三班倒,每天要走30多公里,由于不適應,體重從140斤一下子降到90斤。但她業余時間堅持學習,1989年通過第一批公務員考試進入省級機關,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一干就是18年。2006年為加強反腐敗源頭治理,被調到政府采購處工作,從此與政府采購結下了不解之緣。
吳小明表示:“投身政府采購工作已經6年多了,對我個人來講,這6年是我人生成長的重要轉折期,可以用三個小故事講述自己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從一竅不通到粗通業務的管理者。吳小明說:“直到今天,還清晰的記得2006年2月,當領導找我談話,調我到政府采購處工作時,我感到十分意外。我已年過半百,從事紀檢監察工作18年,對政府采購一竅不通,對財政業務也不熟悉,且上任第一個月就當被告,壓力非常大?!蓖ㄟ^刻苦鉆研、勤奮實踐用心投入,她從對政府采購一無所知,逐步成長為粗通政府采購業務的管理者。在專業媒體組織的評選中,經過全國推薦、專家評審,她以全國總得票第一當之無愧地榮獲中國政府采購人物獎;連續三屆榮獲全國政府采購“十大陽光人物”稱號,是全國獲此殊榮最多的個人。
第二個變化是,從學員到講師。2007年8月,《政府采購信息報》在云南舉辦培訓班。吳小明作為學員如饑似渴的聽課。而兩年后,2009年8月,還是在云南,這時她已經從學員成長為講師。當她把自己總結分析的案例與大家分享后,得到400多名學員肯定。學員們集體向會務組提出要求,寧愿放棄半天的休息時間讓吳小明再加講一課?!岸取狈祱?,這段經歷讓她感觸很深。后來,吳小明在《中國財經報》開設專欄,在政府采購信息網開設公開課,應邀為全國政府采購法規與實務培訓班及中央國家機關、幾十個省市同行講課交流上百場,“案例教學法”得到業內廣泛認可。
第三個變化,從讀者到作者。6年前,吳小明看到政府采購專業媒體以及專業書籍時,愛不釋手。慢慢地,她從閱讀報紙到提筆撰寫文章,先后在報上發表文章上百篇,在媒體舉辦的優秀征文大賽中,連續3年獲得年度優秀論文特等獎一等獎;6年前,當她從事政府采購工作時,只想著能夠用心做事,盡心盡職盡責地做好政府采購工作,做夢都沒有想到能夠出書。通過實踐中不斷總結,她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歸納,整理分析,通過案例回放、法律適用、點評分析、教訓啟示,先后主編了7本專業著作。為了紀念《政府采購法》頒布十周年,又出版了37萬字的個人專著《政府采購實務操作與案例分析》。
如此大的轉變,除了對政府采購事業的責任心,更離不開吳小明本人的努力和執著。
吳小明介紹說:“有一件小事,至今印象深刻。從事政府采購工作以后,我經常加班,下班后對著電腦,攤開一桌法律規章,研究法律,思考政府采購投訴案的處理,一般都要到晚上11點回家,因為乘坐的那趟公交車末班車是11點鐘。一天晚上,看材料看得太投入了,當我從電腦前抬起頭看墻上的掛鐘時,發現已經11:20了。心中一慌,匆忙收拾好東西跑出去,馬路上已空無一人。我邊跑邊回頭,希望還能有公交車來。只見遠遠的,有一團黃色的光點在閃爍,一輛公交車開了過來。司機看到我邊跑邊不斷地回頭,猜測是想乘車,便將車直接開到我面前停了下來,而那時車離站臺還有一段距離。我非常感動,心里暖暖的。那個寂靜的夜晚、那團黃色的燈光、我獨自奔跑的情景以及素不相識的公交車司機,至今難忘?!?/p>
即便加班到深夜,吳小明第二天還是精神抖擻,充滿激情開始新的工作,只要不出差幾乎天天如此。然而外人看著辛苦,她其實樂在其中。
磨練中成長
吳小明投入到充滿挑戰性的政府采購領域,先后5次當“被告”,10次上法庭,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
她向記者講述了“2010年2月土肥項目案”。某供應商因資質不合格,被取消投標資格后提起訴訟。2010年6月,南京市中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后又上訴至省高院,亦被駁回。這起案件有一段值得一提的小插曲。省高院開庭審理時,原告態度極為強硬,在法庭上大吵大鬧。到了12:30庭審辯論結束后,卻突然換了一副面孔,走到她面前,要求調解。原告稱,他們對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并無任何意見,訴訟的目的只想通過狀告政府采購處,向合作方施壓,要求其繼續與自己合作。后經調查,因該供應商不誠信,合同到期后,合作方中止了合作,因缺少相關資質無法參加投標。供應商直接去找合作方,對方不理,遂想通過狀告財政廳,借助財政部門的力量達到目的。吳小明表示:“本案暴露了一些供應商對法律程序的無知,值得我們深思。”
吳小明說,“政府采購在我國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每天都面臨新問題、新挑戰,每天都是新的起步?;仡欁约旱慕洑v,我感慨頗多。從事政府采購工作以來,曾多次受到威脅。既有來自采購人、供應商的,也有來自媒體的,還有來自某些權力部門的?!?/p>
當記者問:“政府采購工作壓力這么大、這么辛苦,你堅持走下去的動力何在?”“我從不覺得工作辛苦,我是把它當作一項陽光職業來做的,這就是我的事業和責任。既然組織把我安排到這個崗位上,我就要干一行愛一行,用心去做好。倘若我們以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心態來面對工作、面對生活,那么,一切苦難和經歷都將被賦予積極的意義,助推著我們走得更遠。我堅信,只要依法采購、嚴格程序,規范操作,只要我們做得正,就不用怕。作為一名政府采購人,我堅信,我們的事業充滿陽光;我堅持,始終以積極的心態、飽滿的激情投身到陽光事業之中。”吳小明真誠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