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波
(浙江省路橋中學,浙江 臺州 318050)
筆者認為運動學作為高中物理必修的開篇之作,顯得基礎而簡單,但卻是高考物理最顯能力的內容,在高考中既是老題,也是永恒的主題,并且由于其規則簡單,入手容易,十分切合高考的公平原則.本文對全國理綜Ⅰ的一道考題進行分析,指出其求解策略和能力考查要求.
試題:已知O、A、B、C為同一直線上的4點、AB間的距離為l1,BC間的距離為l2,一物體自O點由靜止出發,沿此直線做勻加速運動,依次經過A、B、C3點,已知物體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相等.求O與A的距離.
設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為t,經A點的速度為v0,全過程的加速度為a.則有

根據筆者的上述提示有學生列出一種和參考答案相似的解法.在求解過程中思維上更清晰一些.設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為t,經中間點B的速度為v1,全過程的加速度為a.則有

這個方程組也能通過與參考答案類似的方法求解.而且這里的2個方程通過兩式相加和相減求出v1和a,比較直接明了.而這恰是解出結果的關鍵點.
圖像法也可以較好地求解此題.

圖1
如圖1所示,在v-t圖像中畫出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題意:設第1段時間為T,位移為s,第2第3段時間為t,距離分別為l1,l2已知.根據相似三角形面積比為邊長的平方比.所以


求解(6)、(7)式,思路是很清晰的,實際計算卻相當麻煩.但按照高考物理給分的特點,計算過程是數學問題,本題主要得分點是列出(4)、(5)式.
所謂的普通求解法,就是說不用多少思考,思維簡單的求解方式.例如,設加速度為a,3段時間分別為T、t和t.列出如下最直接的方程.


這里有5個方程,6個未知數.能否求解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由此可知,采用不同假設有不同的方程,解法很多.同時不論設哪些未知數,能列出的獨立方程總比未知數少1個,要通過有技巧的數學運算才能得出結果.
這道運動學考題看起來題意簡單、情景清晰、所需知識要求很低,為一維勻加速直線運動.但做下去發現,題目過于簡單了,已知數據太少,只有l1和l2.過程所需物理量多要假設.這樣下去,方程雖可以列出,但未知量太多,學生不知道這樣的方程能解出什么.
而命題組提供的參考答案十分簡單.也就是說:這道題看起來簡單,答案也是簡單.但思考和做的過程復雜得多,一般總要走不少彎路,學生很少能采用這種簡單的方法求解.這道考題是對最簡單的公式最靈活的運用.在本題求解時,一個難點是數學運算技巧.本文前3個方法是2個方程,3個未知數,其他都是3個方程,4個未知數,甚至5個方程,6個未知數.考生在高考時,3式以上的方程組求出答案就比較困難了.因此大部分考生都能列一些方程,但都解不出來.在數學運算時,不要專注于算假設量的值,而算假設量之間的比值.習題的求解過程需要探究,有一定技巧,還要有一定的目標性,才可解出結果.
通過這么多方法的求解后,回頭看看,這道高考題最大的難點應該是思維上的不可預測,人們最直觀的思維是列一個方程解出一個答案,代入下式,再求出一個答案,直到求出最后結果,這是一種單線型的思路.而思維難度上高一層的是列方程組解題.每個單獨的方程都求不出結果,要共同限制,才能解出結果.再高一層的是2個方程,3個未知數、或3個方程,4個未知數的情況,這種方程組中的未知數大多是無法確定的,部分方程組中會有一個量是可以被限制確定下來,也有部分方程組中的2個變量的比值是確定的.像這道考題a、T、t都是不可求的,是可變的.但巧妙的是第1段的位移s卻是確定的.事實上,這類問題一般人在解出結果之前都無法“看到”走向目標的路,這樣的習題很難說出所謂的解題思路.所以這道考題看上去簡單,答案也簡單,但思考和求解的過程相當不簡單.
這類變量較多、“思路”不是特別明確的習題求解時候的策略就是,明確已知,設出關鍵量,列出相關方程,明確目標,以目標為導向,指揮自己朝目標走.求解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明確自己要前進的方向,切勿繞圈子打轉,從原始方程出發,解回到原始方程.過程中的式子往往有一定的對稱性,要充分利用這種對稱的方程一層一層往目標推進.不要急于在過程中求出可以代入下一步的答案.需要通過幾次訓練,學會解這類方程的方法.這道高考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文中的5種解法的數學計算過程都具有這樣的特征,一旦學生掌握這種方法,其應用數學計算的能力會增長,計算速度會提高.
筆者根據以上策略,讓學生解這道高考題,起先20min,他們也經歷了從看起來簡單到復雜混亂走不出結果的過程.筆者用下文的提示引導他們,部分學生就能理出頭緒,解出結果,體驗了解出高考題的快樂.
“已知量只有l1、l2,所以答案肯定只由l1,l2表示.”
“必須假設一些未知量,但要盡量地少設.不能設出太多的未知量.”
“選擇要假設的量:一般在勻變速運動中,a是一個關鍵量;題目說到經過AB和BC的時間相等,設出這個時間t.”
“列出相關方程.列出已知量和假設量所能列出的所有獨立方程.”
“以目標為導向.求解運算的過程要努力向目標靠攏”
如此可以列出解法1或2的方程并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