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張秋霞 王曉東
張小姐是一名教師,需要長時間站立講課。逐漸地,她感覺勞累后下肢會出現浮腫、酸脹并有青筋外露等情況出現;而且,情況好像一直在惡化,以至于現在她下肢的皮下血管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疙疙瘩瘩,連裙子也不敢穿了,這讓愛美的她困擾不已。
這其實是靜脈曲張的表現。下肢靜脈曲張是四肢血管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有“蚯蚓腿”、“老爛腿”的俗稱,也堪稱“美腿殺手”。主要表現為小腿淺靜脈隆起、擴張、蜿蜒迂曲如蚯蚓狀,有的蜷曲成團或者出現像樹瘤樣的硬塊結節;病程長者,小腿特別是踝部皮膚常有色素沉著,人常感下肢沉重、酸脹,走路易疲勞。
對于教師、營業員這種需要長時間站立的“蚯蚓腿”好發人群來說,可采用一些鍛煉和游戲來進行預防,如踮腳尖。在平時工作中,尤其久站之后出現下肢酸脹、乏力時,可采用踮腳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腳時,由于雙側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縮擠壓,可促進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環,從而緩解下肢酸脹及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具體做法:雙足并攏著地,用力踮起腳尖,保持2~3秒,可重復多次。
另一個預防方法是“跳房子”。兒時經常玩的游戲,在地上畫出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單雙,一邊前進,一邊把石塊踢到正確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錯了格子都算失敗。這種游戲有助于鍛煉腳的控制力,可有效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已經得了“蚯蚓腿”的女性該如何治療?醫學專家介紹,對于下肢靜脈曲張,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動手術,由于傳統外科高位結扎和曲張靜脈剝脫術存在手術創傷大、恢復時間長、治療費用高等缺點,且治療后易復發,有疤痕形成,愛美的女性常常不能接受。除了外科手術外,目前采用介入微創治療,在影像設備導向下,泡沫硬化劑直接注入曲張的靜脈團內,能夠破壞血管內皮,閉塞病變血管,從而達到祛除病變血管的作用。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