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瀛
面對疾病,徒步突圍
吳立群年輕時就喜歡徒步和旅游,退休后,北京郊外的響水湖、慕田峪、青龍峽等地方都曾留下她快樂的足跡。面色紅潤、聲音嘹亮的吳立群今年64歲,看上去比同齡人年輕十歲,她所到之處似乎總是陽光燦爛,她以開朗豪爽被眾多“徒友”們喜愛與崇拜。說出她的經歷,卻令人難以置信:她竟然曾身患癌癥,近7萬里行程,讓她走掉了疾病,獲得了重生!
2004年9月,“徒友”們趕到醫院時,吳立群已做完乳腺癌手術和化療。推開病房門,只見吳立群正拿著自己的光頭照片給病友唱歌,她用毛筆寫的一行字貼在床頭:病中作樂,樂在病中。
隨著術后傷口痊愈,堅強樂觀的吳立群不甘心就這么臥病在床,成為家人的負擔。她心中產生了強烈的愿望:徒步自救,走掉疾病,走回健康!
經歷了手術和四次化療,半年后,病情基本穩定,吳立群就開始在家附近的明城墻邊、菖蒲河公園里慢慢散步,她盼望著能盡早讓腳恢復力氣。最初的幾天,緩慢邁出幾十米,早已大汗淋漓,家人為她深深擔憂。可是,一個月后,家人發現,她的體力在以驚人的速度恢復著。4個月后,大病初愈的吳立群參加了“徒步天津黃崖關長城”的活動。這是她病愈后第一次參加徒步活動,她經歷了那么大的手術,身體吃得消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吳立群的這次徒步,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幾天后,“徒友”們看到,一篇激情滿懷的徒步文章發表在徒步網,吳立群寫道:“再次登上黃崖關長城,看到歡迎我歸隊的徒友們一張張熟悉的笑臉,我感慨萬千。我顫抖著在‘保護長城,愛我中華百米長卷上莊重簽下自己的名字。我昂首挺胸走在長城路上,俯瞰腳下八卦關城、黃崖水關,欣賞‘黃崖夕照……”
快樂的徒友群體
吳立群說起徒步總是滔滔不絕:“徒步是動腳、動手、動腦的運動,它更充實了我退休后的生活。”每次外出徒步游之前,吳立群都會先上網查資料,了解徒步所經路線、風物人文,整個過程樂趣無窮。徒步活動結束后,吳立群整理沿途拍攝的美景,撰寫文章,將徒步過程中的感受記錄下來,她寫的《響水湖之戀》、《徒步桂林漓江山水》等大量徒步文章和照片,在徒步網發表。她給圖片和文章配上音樂,有聲有色,讓徒步旅行的記錄更詳細生動。不出遠門的時候,“徒步老太俠”每天都要在公園里走上五公里左右,有時帶著九十歲老母親一起,徒步一個小時,周末還要參加北京郊區的徒步活動。她積累了豐富的徒步出行經驗:行前,要做一些準備,鞋子很重要,要穿幾層脫穿方便的衣服,途中要注意散熱和保暖,遮陽帽、太陽鏡必不可少……
吳立群說,退休,不能把自己關在家里。幾年的徒步之旅,熱情、樂于助人的吳立群結識了很多朋友,隨著老“徒友”的感情加深和新“徒友”不斷加入,吳立群還倡導大家一起組織去植樹,在徒步過程中宣傳“保護長城”、一路上撿垃圾袋做“倡導環保”等活動。
走出家門,將生命融入大自然的懷抱,為健康充電。一次,吳立群在北京醫院治療復查,醫生驚訝地拿著她的檢驗單左看右看,她的康復速度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位健康快樂的“老太俠”,近7萬里行程,已經讓她完全“走掉”了癌癥!此后這位醫生成了她的“鐵桿兒徒友”。
銀發家庭團 徒步大遷徙
吳立群康復后,帶著她的幾家親戚、長輩,組成了平均年齡65歲以上的“銀發家庭團”,包括她的九旬老母親都是旅游愛好者,15位銀發人組成的徒步家庭團,每年都要完成兩次親情大遷徙。
舉家“旅行大遷徙”,在旅程中有說不完的快樂故事:行至云岡石窟,休息時,在石窟前一片遼闊地帶,一家人游興盎然。吳立群忽然想起做個游戲給大家助興,她提議大家一起玩老鷹捉小雞游戲。說起這個游戲,還有一段故事呢:吳立群的老母親那代人共7個兄弟姐妹,在上世紀80年代,失散近二十年的兄弟姐妹終于找到了,激動之余,大家想起了小時候一起玩的游戲,于是故夢重溫,幸福不已。自那以后,這個游戲就成了她們家庭中的首推娛樂項目。吳立群的老母親當母雞媽媽,表哥當老鷹,吳立群和表兄妹們是媽媽身后的寶寶。一位九旬銀發老人,帶著她的十幾位頭發花白的孩子們一起玩“童趣游戲”,這一大家子的“老年組老鷹捉小雞”,吸引了很多圍觀的游客,大家都被她們的快樂所感染。一位陌生游客抓拍下這一幸福場景,將那張老鷹捉小雞的照片送給她們,留下了永久美好的回憶。
在享譽中外的黃河壺口瀑布,巨大的浪濤,激起團團水霧煙云,景色分外壯麗。大家豪情滿懷,拍照合影之后,二表姐提議,一起唱《黃河大合唱》,大家立刻響應。于是,站在瀑布一側山腰,由白發蒼蒼的老母親帶頭,一家銀發人齊聲唱起了雄渾壯闊的《黃河大合唱》——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雄壯的歌聲響徹山谷,引來過往游客紛紛鼓掌喝彩。
吳立群說,健康之行,始于足下,徒步,“徒”的是健康快樂。2011年6月,“徒步老太俠”吳立群的“銀發家庭團”再次勝利結束了川西之行。回來后,鄰居朋友分享著她們的快樂旅行照片,都準備做她們的追隨者,連旅行社老總都說:“以后,我也要帶著家人,和你們這幸福銀發家庭一起,朝著健康長壽大步走……”
摘自《金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