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的秘密藍調曲
每一次給商業施加新的負擔都會扭曲資金流動,稅收也有類似的故事。人們很容易把躲避規則上升到道德的高度,然而事實并非這么簡單。當企業結構的優勢和其引發的業務同樣可以引起資金流動的時候,股市效率會很低,而最有利可圖的投資得不到認可,那么市場就不能被稱之為是公開的。決策者應該從兩方面著手進行改變。首先降低企業稅率,從而抑制上市合伙企業稅收優惠引發的資金扭曲。美國的稅率比其他富裕國家要高(這就是為什么這種結構在歐洲不盛行的原因)。本刊曾說過最好把稅收轉嫁給投資者、勞動者以及消費者。其次減輕美國上市公司的監管負擔。政治家已經意識到監管會損害股權市場的活力,根據一年前生效的《創業企業融資法案》,美國放松了對新興增長企業上市的要求,就因此受益。美國應該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而不是人為制造出不同的層次,這里的資本主義是地球上最有活力的,現在應該更加開放。
農婦與部長
在丁書苗的世界里,她恪守著中國鄉土社會中最有效率的生意經——找到那個可以幫助你的貴人,與他成為朋友。參與鐵道部窩案辯護的一名資深律師向我們感慨,其實,丁書苗的發跡之路才是最傳統最典型的中國商道——關系經濟。只不過,她的關系,搭上了另一個最具傳統特色的特權部門,鐵道部。
如何解決人的城鎮化
自高層正式提出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到如今社會各界對于新一輪城鎮化的目標正逐漸形成共識。然而,對于其具體的路徑選擇,從各級政府到民間仍存多重辯論。一個高瞻遠矚、統籌兼顧的頂層設計,如何將城鎮化視為一項系統工程,著眼于整體性、協調性,進行統籌思考和長遠規劃,已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當務之急。
專訪厲以寧
毫無疑問,他是中國最著名、最能影響決策的經濟學家之一。雖然已是83 歲高齡,嗓音也有些沙啞,但他每次亮相、每次發言,都會引起人潮涌動、各界關注。采訪中,厲以寧就國資改革、民企轉型、城鎮化道路等一系列問題與記者展開交流。談到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期待,他說:“改革是不能停頓的。我對新一屆領導充滿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