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奇 岳虔卉
(1.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體育系;2.秦皇島市海港區臨河里小學 河北秦皇島 066000)
在乒乓球實戰中發球、接發球、發球搶攻搶被稱為前三板技術。其在整個乒乓球實戰戰術體系里是極為重要的技術環節。郭躍曾經被視為中國乒乓球女隊未來的希望之星,一度被視為王楠和張怡寧退役后的接班人,是女子技術男性化的代表人物。因此,對郭躍進行前三板技術統計與分析,總結出郭躍技戰術上的優勢與劣勢,為今后完善她自身的技戰術水平、進行針對性訓練提供參考。
以中國國家乒乓球女隊隊員郭躍為研究對象。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錄像觀察法、邏輯分析法、數據計算法等研究方法,對郭躍與劉詩雯、馮天薇兩場比賽中使用的各項技術進行統計與分析。
統計比賽數據結果:郭躍對劉詩雯總分144分,得分73分,失分71分;對馮天薇總分125分,得分67分,失分58分。
兩場比賽數據顯示,郭躍的發球技術不存在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為發球落點較單一,以發轉與不轉的中路近網短球為主,變化很少,發球是乒乓球所有技術中唯一不受對方限制和制約的技術,也是最具自主性、多變性和創新性的技術,發球作為第一板球,尤為重要,好的發球往往能創造進攻機會,甚至直接得分,因此郭躍必須要不斷加強發球的練習,以提高發球的質量和威脅,為發球搶攻創造機會,為整個前三板技術的發揮打好基礎。表2郭躍對劉詩雯的比賽中發球得分5分,得分率為7.1%,對馮天薇的比賽中發球得分8分,得分率為12.9%,數據說明郭躍的發球能夠對馮天薇造成一定的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發球側身搶攻技術是郭躍的特長,觀看現場錄像過程得到,郭躍發球側身搶攻的線路多為對角大斜線和直線,由于郭躍為左手持拍運動員,因此她側身搶拉大斜線,位置是對方運動員的正手外角,加之她技術男性化特點的力量大、速度快,使對方難以移動到位而失誤或者回球質量差,創造了更有利的機會,而側身搶拉直線由于線路短、速度快,使對方反應不及,因此線路變化靈活、角度大,是郭躍側身搶攻的又一特點;反手搶攻命中率低,還要進一步加強;總體上發球搶攻的使用率高,上手積極主動、搶攻意識強,特別在比賽接近局點或進入10平以后,郭躍多采用發球搶攻技術,并且上手非常果斷、毫不手軟、力量大、速度快、落點刁鉆的前沖弧圈球給對手造成了極大威脅,這充分顯示出了郭躍女子技術男性化的優勢,這不僅僅要求運動員要具有過硬的搶攻技術,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表4統計數據說明郭躍的發搶對馮天薇更具威脅。
表1數據表明郭躍以發近網短球為主,并控制對方上手機會。表2統計數據結果:郭躍發球被劉詩雯搶攻的防守得分率為14.3%,失分率為28.6%;郭躍發球被馮天薇搶攻的防守得分率為30.7%,失分率為0;郭躍對馮天薇搶攻的防守沒有失誤,防反得分率較高,數據說明郭躍防守準備充分。
表1數據結果顯示兩場比賽接發球共137次,命中125次,命中率為91.2%,接發球得分25分,得分率占接發球總次數的18.2%,失分12分,失分率為8.7%,表明郭躍接發球不具有明顯優勢。
2.4.1 接發球搶攻
數據說明,郭躍接搶主動性較強,并且搶攻技術全面,正反手和側身均可上手,但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反手接搶技術的得分率并不是最高,說明郭躍反手搶攻威力小,而側身攻共使用11次,命中率為100%,可見其側身搶攻技術過硬,表現在速度快、力量大,并有節奏變化,是有力的得分手段。因此接發球中郭躍在被控制正手位及反手威力不足的情況下應多使用殺傷力大、命中率高的側身接搶。表6統計數據顯示郭躍對馮天薇比賽中接發球反手使用多,由于馮天薇相持能力強,所以郭躍以使用反手上手為主,減少失誤,進入相持段。
2.4.2 接控
表1統計數據表明,接控是郭躍在接發球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但現場比賽錄像顯示,郭躍的接控以回短控制為主,而晃、挑、撇、撕等左手運動員在接發球上具有線路優勢的技術運用的少。

表3 郭躍對劉詩雯、馮天薇2場比賽發球搶攻技術統計總表

表4 郭躍對劉詩雯、馮天薇2場比賽發球搶攻技術統計分表

表5 郭躍對劉詩雯、馮天薇2場比賽接發球搶攻技術統計總表

表6 郭躍對劉詩雯、馮天薇2場比賽接發球搶攻技術統計分表
郭躍發球威脅力不足,落點、旋轉等變化少。接發球以控制為主,但接控的技術手段單一。發球搶攻與接發球搶攻使用積極主動,殺傷力大,得分率較高,是主要的比賽得分手段,尤其側身技術非常完善、突出。前三板段需提高發球質量,增加接發球控制變化能力。
[1]楊李麗.第48屆世乒賽王勵勤各項技術統計分析與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1).
[2]王海燕.對王勵勤和波爾技戰術的對比分析[C].全國體育院校2007屆優秀學士論文集,2007.
[3]肖奇,姜芳.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大家,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