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茹 李 駿 楊 燁
珠海市口腔醫院,廣東珠海 519000
拔牙患者的焦慮文獻報道較多,而阻生牙拔除的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國內文獻很少。阻生牙是人類口腔中萌出最晚的一顆牙,由于頜骨變小,而沒有足夠的位置,從而形成智齒錯位萌出。這種牙不但無功能還往往會使牙冠周圍軟組織產生炎癥,必須拔除。阻生牙拔除常需用錘、牙挺、牙鉗、等器械,患者對手術器械產生恐懼,害怕疼痛、受傷,更容易出現焦慮。為了解阻生牙拔除術患者的焦慮狀況,尋找其影響因素,為護理需求提供科學依據,選擇2011年珠海市口腔醫院就診的阻生牙拔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調查研究。
采用自填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在患者就診拍全頜曲面斷層片后預約阻生牙拔除術前進行;對看不懂問卷問題者,由護理人員面對面進行問卷調查,護理人員逐條念,讓被調查者獨立回答。采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病人基本情況調查表進行測評。
SAS調查表共有20個項目,詢問調查對象最近一周的自評情況。SAS采用 4級評分,其標準為:“1”沒有或很少時間;“2”小部分時間;“3”相當多時間;“4”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20個條目中有l5項是用負性詞陳述的,按上述1~4順序評分。其余5項(第 5,9,13,17,19)用正性詞陳述的,按 4~1 順序反向計分。 SAS的主要統計指標為總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份得到標準總分??偡殖^40分說明有焦慮狀況。
病人基本情況調查表由封閉性問卷和開放性問卷組成。封閉性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既往牙科病史、慢性病史、對阻生牙知識的了解、阻生牙拔除程序的了解、并發癥的了解、預約時間、護士電話隨訪次數。開放性問卷包括2個問題(1.你擔憂什么2.你對護理服務有何建議)
使用Excel錄入資料,使用SPSS 11.5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
共發放調查問卷201份,成功調查149例,應答率74%。阻生牙拔除術患者焦慮發生率為43%,其中女性焦慮率56%,男性31%;20歲以上的患者焦慮率51%,20歲以下19%;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焦慮率60%,高中以上34%。性別、年齡以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焦慮率明顯高于男性;20歲以上患者焦慮率高于20歲以下的患者;文化程度低的焦慮率高。見表1。

表1 阻生牙拔除術患者人口學特征與焦慮狀況的關系
阻生牙拔除術患者中有拔牙史者占9.4%,焦慮率29%;2%的患者有慢性病史者,焦慮率33%;對阻生牙知識的了解只有24%,焦慮率24%;對拔牙程序的了解40%,焦慮率20%;了解術后并發癥的占15%,焦慮率58%;預約時間在1周內的占59%,焦慮率21%,1周以上的占41%,焦慮率75%;從預約到手術護士隨訪1次的占74%,焦慮率50%,1次以上的占26%,焦慮率23%;擔心院內感染的占32%,焦慮率54%;擔心疼痛的占81%,焦慮率48%;91%的病人需要護士的心理輔導,焦慮率46%。見表2。

表2 阻生牙拔除術患者焦慮狀況的影響因素
單因素分析中對阻生牙知識和拔牙程序的了解、護士電話隨訪次數,預約時間的長短、擔心疼痛、需要護士的心理輔導有統計學意義(P<0.05)。
牙科焦慮癥臨床表現為在候診和治療時呼吸不由自主的加快、心率和基礎心率都有所增加、對口腔內的刺激變得敏感以及不同程度的惡心,流汗等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強。行為上主要表現為對口腔治療的各種逃避行為或潛在的逃避傾向,在兒童主要表現為哭鬧、尖叫、拒絕治療等;成人主要表現是取消預約和不愿按時就診或由于緊張害怕而變得不善言辭。牙科焦慮癥有一定特征,女性比男性嚴重,24~34歲年齡段人群的發生率最高[1],年輕人發生率高于老年人,且隨著年齡增加焦慮發生率下降。焦慮產生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與自身心理控制失調有關,外因多為直接或間接不適體驗的結果,目前研究認為,既往牙科治療中的創傷、對疼痛的恐懼及患者對侵入性操作的擔心等,都容易使患者焦慮。此外,間接的牙科經歷如父母對患者的教育方式、朋友對牙科治療的態度及治療史等,也會影響患者的焦慮水平。
國內多數文獻報道使用的是牙科焦慮量表 (dental anxiety scale,DAS)或改良牙科焦慮量表 (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由于使用的量表不一樣焦慮發生率報道也不一樣[2-3],余少秋[3]報道高達57.61%。
阻生牙拔除術焦慮發生率國內少有文獻報道,以其復雜的解剖位置,常致拔除術時間長,出血量大[4]。焦慮發生率應該更高。汪美鳳[5]報道2010年4月—6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科門診下頜阻生牙拔除術120例患者的焦慮問卷總得分(STAI-S)平均為(56.23±9.54)。 該研究結果則為 43%。 國內外研究表明,疼痛是病人最恐懼的因素[6],該研究結果與此相同。
L.Lago-Mendez[7]對145名下頜阻生牙手術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研究,記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腫脹等。發現焦慮程度高的患者術后疼痛更厲害而且手術時間和恢復時間長?;颊叩慕箲]心理也很容易導致拔除術配合不暢,加大拔除難度,降低工作效率,惡化醫患關系[8]。因而,分析其影響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對臨床預防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護理干預非常重要,對緩解焦慮十分有效,黃敏霞[9]選擇有焦慮心理(分值>40)要求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患者42例探討護理干預對緩解焦慮情緒的效果,結果顯示: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焦慮心理。
該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對阻生牙和拔牙知識的了解、預約時間的長短、擔心疼痛、需要護士的心理輔導有統計學意義,對針對性地開展護理干預提供了科學依據。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問卷多數為患者自填,可能存在信息偏移等,尚需進一步臨床資料驗證。
[1]Enkling N,Marwinski G and Johren P,Dental anxiety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residents of a large German city[J].Clin Oral Investig,2006,10(1):84-91.
[2]侯銳,薛振恂,夏結來,等.拔牙患者牙科焦慮癥的調查及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2,6(9):1315-1316.
[3]余少秋.口腔門診病人牙科焦慮癥調查報告[J].廣東牙病防治,2006,14(2):127-128.
[4]趙佛容.口腔護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260.
[5]汪美鳳,李大蘭,吳秀麗.下頜第三磨牙拔除患者焦慮心理狀態的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261-263.
[6]許麗萍.拔牙患者牙科焦慮心理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04,20(5)544-545.
[7]Lago-Mendez L,Diniz-Freitas M,Senra-Rivera C,et al.Postoperative recovery after removal of a lower third molar:role of trait and dental anxiety[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9,108(6):855-860.
[8]劉鑫,董天貞,鄧蔓菁,等.青少年心理行為與牙科焦慮癥的相關性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10:26(1):87.
[9]黃敏霞.護理干預對降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患者焦慮心理的作用[J].現代醫院,2007,7(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