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保強 李清林 皇甫娟
河南焦作市人民醫院,河南焦作 454002
鼻咽癌是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放射治療是其主要治療方法,但局部復發率與遠處轉移率較高,放療聯合化療,可有效提高鼻咽癌的臨床療效[1]。對該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93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探討放化療聯合治療與單純放療的治療效果,放療聯合化療的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晚期鼻咽癌患者93例,男性64例,女性29例,年齡48~79歲,平均(66.2±3.5)歲。所有患者均通過鼻咽部活檢病理確診,其中低分化鱗癌 88例 (94.62%),未分化癌 3例(3.23%),高分化鱗癌 1例(1.08%),泡狀核細胞癌 1例(1.08%),所有患者血常規及肝腎功能均無異常,karnofsky≥81分。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47例,對照組46例。
先給予治療組 PDD 20mg/m2、5-氟尿嘧啶(5-Fu) 0.75 g/m2靜滴,并進行水化,化療持續1~5 d。化療結束后3~7 d進行放療,使用6MV-X線或60Co進行照射,如果患者的原發病灶僅在鼻咽腔設兩耳前野與頸切線野,其余均設雙側面頸聯合野,照射劑量至36GY后在縮野,主野為兩耳前野,以耳后野或鼻前野為輔,如患者為顱底侵犯與顱神經受損對顱底野進行加照,原發灶DT68~76 Gy/7~8W,頸部DT50~60 Gy/5~6W。如果患者淋巴結有殘留采用10MeV-β線追加DT 10 Gy。放療結束后30 d,再次給予 PDD 20mg/m2、5-氟尿嘧啶 (5-Fu)0.75 g/m2靜滴 2~3 個周期,一周期為21 d。對照組單純采用放射治療。兩組患者治療后3個月復查,且1年內每3個月進行1次復查,1年后每6個月進行1次復查。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
①兩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1 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7,P>0.05)。3 年生存率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相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5.316,P<0.05)。5年生存率治療組也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24,P<0.05)。

表1 兩組患者生存率比較[n(%)]
②兩組患者遠處轉移率與不良反應比較結果,見表2。治療組遠處轉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相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等主要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輕微不良反應,給與對癥處理后好轉,未對治療的進行造成影響。

表2 兩組患者遠處轉移率與不良反應比較[n(%)]
鼻咽癌的原發病灶小或不顯著時,可能已經發生頸部淋巴結與顱神經轉移,再加上鼻咽部位的隱蔽性,早期癥狀復雜,易造成漏診、誤診,所以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為晚期[2]。鼻咽癌的預后與分期有緊密聯系,相關文獻報道,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30%,該組結果顯示,對照組5年生存率為36.96%,與文獻結果基本一致,而治療組5年生存率為55.32%,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者證實,遠處轉移與局部復發是導致鼻咽癌治療的失敗的主要因素,所以,為了提高治療鼻咽癌的療效國內外學者進行著積極探討、研究[3]。該研究采用PDD、5-Fu進行化療,再聯合放療來治療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顯升高,遠處轉移率顯著下降,與王濤等、Cvitkovie等報告結果基本一致。
鼻咽癌的局部復發與遠處轉移等問題單純采用常規照射,療效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聯合化療其療效就會大大提高。目前,PDD、5-Fu化療方案是治療鼻咽癌的一種較優的方案,其具有操作方便、價格低廉、不良反應小等優點[4]。化療持續1~5 d后進行放療,可有效縮小部分患者的腫瘤大小,使腫瘤缺氧細胞下降,加大放射敏感性,且不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全身情況,可順利進行放射治療。放療結束后30 d,基本無明顯放療反應,再次給予PDD與5-Fu 2~3個周期,可將較小病灶及轉移灶去除,使局部控制率大大提高,同時遠處轉移率下降。整個治療,化療要>3個周期。所以,首先確定有效的化療方案,再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化療及其足程足量,才能提高療效。綜上所述,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放療聯合化療,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與局部控制率,使遠處轉移率降低,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與生命質量。
[1]馮獻斌.120例中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療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171-172.
[2]林坤花,黃建麗,謝源福,等.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并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4):85-88.
[3]康真,刁先民.Ⅲ、Ⅳ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療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13):104-105.
[4]賀秋冬,聶躍華.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療聯合化療的研究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0,15(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