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軍
(1.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2.甘肅省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肅 張掖 734000)
甜菜在甘肅省種植已經有超過50 a的歷史,但由于生產上沒有主栽品種,加之品種布局、搭配不合理及抗病性差等因素,嚴重影響著甜菜生產和制糖工業的發展。2011年甘肅省張掖市農業科學院對引進的甜菜新品種(系)進行品比試驗,以期篩選出豐產高糖甜菜新品種。
引進品種(系)KUHN8060、HM1631、HM1629、HI0099、HI0474、HI0732、HI0479、IRIS、PJ1、HI0466由北方種業提供,CH0612、 普瑞寶、IM802、ADV0420、H7IM15、SR496、AMOS、H5304、SR411、SM412由荷蘭安地公司提供,0985、0985-2、0945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甜菜研究所提供,新甜16、新甜18、ST9818由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提供。對照品種張甜201(CK1)和BETA218(CK2)由甘肅省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提供。
試驗設在酒泉市肅州區上壩鎮上壩村。海拔1 600m,年平均降水量85mm,年平均氣溫8.2℃,年日照時數3 288 h,平均無霜期150 d。前茬作物為玉米,試驗地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且4 a未種植過甜菜。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每品種(系)1小區,重復4次,小區面積7.2m2(8.0m×0.9m),2行區,行株距為45 cm×28 cm。試驗于4月7日人工精量點播,保苗數為79 395株/hm2。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播前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農家肥45000 kg/hm2、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銨525 kg/hm2、硫酸鋅15~30 kg/hm2作基肥,生長期不再追肥,其余管理措施同大田。10月16日收獲,每小區挖取2行×5m的甜菜根,按照《GB/T 10496-2002糖料甜菜》要求切削,全數測產,從中選取10株塊根用WYO-90%手持式測糖儀測定含糖量。
從表1可以看出,在引進的26個品種(系)中,有16個品種(系)的塊根產量比CK1、CK2均增產;6個品種(系)的塊根產量比CK1、CK2均減產;1個品種與CK1持平,比CK2增產;3個品種(系)比CK1減產,比CK2增產。其中HI0732塊根折合產量最高,為 110 749.5 kg/hm2,較CK1增產36.5%,較CK2增產43.4%;其次是HI0099,折合產量105 121.5 kg/hm2,較CK1增產29.5%,較CK2增產36.1%。H7IM15居第3位,折合產量為104 913.0 kg/hm2,較CK1增產29.3%,較CK2增產35.8%。
由表1可知,引進品種(系)的含糖量除0985比CK1低0.4百分點,比CK2高0.2百分點外,其余品種(系)比CK1高0.2~2.1百分點,比CK2高0.8~2.7百分點。參試各品種(系)以PJ1含糖量最高,為18.2%,比CK1高2.1百分點,比CK2提高2.7百分點;其次是SR411,含糖量18.1%,比CK1提高2.0百分點,比CK2高2.6百分點;SM412居第3位,為17.8%,比CK1高1.7百分點,比CK2高2.3百分點。

表1 參試甜菜品種(系)塊根產量及產糖量
由表1可以看出,在引進的26個品種(系)中,有19個品種(系)的產糖量均比CK1、CK2高,2個品種(系)的產糖量均比CK1、CK2低,5個品種(系)比CK1低、比CK2高。產糖量最高的是HI0732,折合產糖量 18 015.45 kg/hm2,比CK1高37.54%,比CK2增加50.36%;其次是HI0099,產糖量17 983.80 kg/hm2,比CK1增加37.29%,比CK2增加50.09%;居第3位的是H7IM15,產糖量為17 901.30 kg/hm2,分別比CK1和CK2增加36.66%和49.40%。
綜合分析比較結果,HI0732、HI0099、H7IM15的折合產糖量分別為18 015.45、17 983.80、17 901.30 kg/hm2,比張甜201分別增產37.54%、37.29%、36.66%,比BETA218分別增產50.36%、50.09%、49.40%,且具有根產量高、根形好、含糖量高的特點。適宜在酒泉地區推廣應用。PJ1,SR411,SM412的含糖量分別為18.2%,18.1%,17.8%,比張甜201提高了2.1、2.0、1.7百分點,可在高產區域示范推廣。KUHN8060出苗快,整齊度好,產量高,可在高糖區種植。另外新甜18、新甜16的產糖量分別為14 631.30、14 010.30 kg/hm2,比張甜201增產11.70%、6.96%,可在高產區搭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