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鳳斌 邱戰平
不斷強化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職能作用,努力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的根本著力點。從2008年以來,本溪市委自覺站在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高度,緊密結合本溪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建工作實際,以密切黨組織和黨員同廣大群眾的血肉聯系為著眼點,以察民情、解民憂、傳民聲、聚民心為主要任務,持續探索創新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有效載體和途徑,持續開展以為民服務為主題的系列實踐活動,組織和引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建立健全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長效機制,努力建設服務意識增強、服務功能完善、服務內容豐富、服務形式多樣、服務機制健全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構建服務網絡。各鄉鎮、街道全部建立為民服務中心,各村、社區全部建立為民服務站,村民、樓棟黨小組普遍建立為民服務點,并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在為民服務中的骨干作用,在全市形成了鄉鎮(街道)、村(社區)、村民(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服務網絡。在市、縣(區)直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建立健全各類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幫助群眾解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在各產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流動黨員集聚區組建黨組織,組織開展服務活動。目前,全市形成了全域覆蓋、上下銜接、嚴密完整的為民服務工作體系。
——打造服務隊伍。在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廣泛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組建便民利民、扶貧幫困等各種服務隊,利用各類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資源,加強黨員志愿者培訓,提升志愿服務水平。廣泛開展共產黨員先鋒工程活動,設立黨員服務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項目,組織黨員領崗履責,作出服務群眾的公開承諾,為黨員服務群眾搭建平臺。目前,在全市黨員隊伍中構建了規模大、素質高、工作實、服務優的服務隊伍。
——創新服務載體。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黨組織的職能以及不同層次、不同群體黨員的特長,探索和創新各級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為民服務的特色載體。在全市黨政機關中開展了“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依托“四級”服務網絡,在街道(鄉鎮)、社區(村)黨組織中開展了“三代”(代辦、代訪、代訴)服務;在全市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開展了“四零”(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受理“零條件”、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服務;在各級組織部門中開展了組工干部“下基層、訪民情、解民憂、惠民生,爭做人民滿意組工干部”活動,等等。這些豐富多樣、豐富多彩的載體活動,有效增強了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健全服務機制。在組織領導上,突出各級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求他們帶頭參與、帶頭推動為民服務工作,并把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考評和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內容。在督導檢查上,建立了專項督察通報制度,各級組成檢查組定期深入基層,實時了解掌握工作進展,通報工作情況,總結交流經驗,研究解決問題。在績效評價上,堅持群眾滿意標準,采取集中評議、登門評議、致函評議、座談評議、會議評議、網上評議、專業評議等方式,定期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為民服務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在表彰獎勵上,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為民服務成效作為評選“一先兩優”的重要指標,適時評選服務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對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成效顯著的縣、區委進行專項表彰。
百舸爭流千帆競,山城昂首黨旗紅。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的開展,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正引領山城14.5萬名共產黨員將黨的溫暖源源不斷地送到群眾心坎上,為170萬山城人民早圓“中國夢”提供不竭動力。還注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為民謀福利。對于困難家庭看病問題,院長、黨委書記閆振偉有著自己的認識:“如果病人是家庭支柱,因為困難看不起病,就會拖垮一個家庭。”基于這種思想,醫院黨委組織了多次高水平義診,讓包括幫扶對象在內的眾多困難家庭受益。2013年3月5日,醫院黨委再次組織最好的專家,帶著最先進的儀器到清河城實施義診,并帶去了價值上萬元的藥品。
為了保證“走下去”的實效,本溪縣林業局黨委設立了活動公示板。記者看到,局黨委書記王金龍等班子成員,無論在幫扶金額還是下基層次數上,都名列前茅。縣林業局還制定了特殊困難戶由局黨委和黨員干部聯合幫扶的制度,田師傅鎮大東社區的徐國東有幸成為受益者。50多歲的徐國東是個孤寡老人,雙腿股骨頭壞死,半個小時僅能挪動幾十米。住的地方是搭建的棚子,僅靠塑料布擋風。副局長柴永君下基層時得知,徐國東4年多沒開火,靠別人接濟食物勉強維持生存。他將這種情況上報后,局黨委決定,由于幫扶錢物也不能改善其生活,應將其送至托管中心。2012年11月1日,送徐國東到東營坊鄉托管中心那天,局黨委特意派了車,柴永君則幫徐國東拎最重的行李。當時,有40多名村民圍觀。有人議論說:“老徐頭命好啊。”還有人直接問柴永君:“你和老徐頭啥親戚啊?”
現在,徐國東已經在東營坊鄉托管中心過上了幸福生活。陽光透過玻璃照進來,讓他感到身心俱暖。可以想見,隨著“下基層、進萬家”活動進一步深入開展,將有更多的人能像徐國東這樣,收獲經由真情傳遞來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