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黃永泉
(1.黑龍江省公路工程監理咨詢公司;2.訥河市地方道路管理站)
淺談膨脹土(巖)地區路基
王海峰1,黃永泉2
(1.黑龍江省公路工程監理咨詢公司;2.訥河市地方道路管理站)
從膨脹土地區路堤、路塹幾個方面介紹了膨脹土(巖)地區路基。
膨脹土;路基
膨脹土是一種特殊黏性土,是在自然地質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多裂隙并具有顯著脹縮性的地質體,黏粒成分主要由強親水性礦物蒙脫石與伊利石組成,外觀多呈褐色、棕色、紅色、黃色、灰白色和灰綠色。天然狀態下的膨脹土一般處于硬塑狀態,土質細膩、有滑感,含鈣質結核或鐵錳結核,斜交裂隙和光滑面發育,呈碎粒狀或鱗片狀。膨脹土具有超固結性、裂隙性、遇水膨脹、失水收縮開裂且反復變形等與正常固結黏土不相同的工程性質,土體中雜亂分布的裂隙,對建筑物所產生的變形破壞作用往往具有長期潛在危險,使膨脹土地區的建筑物、鐵路、公路、機場、水利工程等經常遭受嚴重的破壞,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膨脹土在全世界的分布范圍較廣,迄今已發現存在膨脹土的國家達40余個,遍及六大洲。我國是世界上膨脹土分布最廣泛的國家之一,在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兩廣地區和華東地區均有膨脹土分布,范圍遍及云、貴、川、鄂、豫、皖、冀、魯、陜等22個省和自治區,尤其在北京一西安成都一線東南、杭州一廣州一線西北這一北東一南西向的廣大區域內分布最為普遍。分布在黃河以北地區的膨脹土一般為第四紀以前的湖相沉積物,分布在長江流域兩岸階地上的膨脹土主要為第四紀河流相沉積物,西南地區的膨脹土為各個時期的碳酸鹽巖殘積物。
膨脹土地區的路基無論路堤還是路塹地段,普遍存在著嚴重的邊坡變形和基床變形,甚至使路基失去穩定,影響行車安全以至中斷運營。因此,應結臺其特性及層面傾向、地面橫坡、路基高度等,確定路基修筑原則與處理措施。
膨脹土地區路基應遵循下述設計原則。
(1)路基設計應根據膨脹土的類型和特性,特別是其脹縮特性區別對待,確保路基的穩定。
(2)膨脹土路基的邊坡,應按邊坡土質條件,對有軟弱結構面、結構復雜的裂土采取文擋等措施。
(3)膨脹土的風化程度和風化深度影響路基的穩定。風化深度較大的邊坡應以支擋為主,反之可采用邊坡防護。
(4)路塹地段,應結合地形、匯水面積設計,以排水和支擋結合措施為基本原則。
(5)水是促使膨脹土路基變形的直接誘因之一,對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應慎重處理。
膨脹土地區的路堤邊坡形式的選擇和填料的性質、邊坡高度有關。在強膨脹土不得不用作填料的情況下,為了防止路基病害,應對其進行改良處理,或者在填筑中把它放在堤心部分,外用改良土填筑。對于弱膨脹土,在無其他填料可選擇時,則可按邊坡高度采用以下形式填筑:低矮路堤,取直線形,一坡到頂;較高邊坡,為防止雨水順坡下流沖刷,應設邊坡平臺,平臺寬應不小于2m,上設縱向排水溝。在坡腳外地面有地表水匯集時,應設排水溝,為了防止溝內水下滲,影響堤身的穩固,水溝均應漿砌加固。膨脹土路堤邊坡設計必須和排水與防護設施相結合。用弱膨脹土和中等膨脹土為填料的邊坡坡度可參考表1。

表1 路堤邊坡坡度和平臺寬度
膨脹土路塹橫斷面形式的選擇以防止地表水滲入、沖蝕,防止風化作用發展,防止脹縮變形和防止強度衰減為出發點。因此應當恰當選擇路塹橫斷而的形式,加強地表排水設施,加強坡面防護和坡腳支擋工程。
膨脹土地區路塹邊坡坡率應根據巖土的性質、軟弱層和裂隙的組合關系、氣候特點、水文地質條件以及自然山坡、人工邊坡的穩定坡度等綜合確定。
膨脹土邊坡設計應遵循“緩坡率、寬平臺、周坡腳”和適宜的坡面防護相結合的原則。邊坡高度不超過10 m時,邊坡坡率及平臺寬度可根據邊坡的高度和土質按表2確定。

表2 膨脹土路塹邊坡坡率和平臺寬度
邊坡高度大于10 m的路塹,其邊坡坡度應根據土的性質,軟弱層和裂縫面的組合關系,當地氣候特點,水文地質條件,自然山坡,人工邊坡的穩定玻度等綜合確定。同時還必須采取穩定塹坡的措施。
路塹坡腳不應位于兩種不同分類等級膨脹土層交界面處。交界面下部為強膨脹土時,應采取加強排水和邊坡支撐加固的措施。
路塹塹頂距建筑物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并采取可靠的邊玻穩定措旆。路塹棄土應遠離塹頂或棄于低側山坡。
U416.1
C
1008-3383(2013)03-0078-01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