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美術系 湖南懷化 418000)
影響水彩畫發展的問題很多,文章主要就水彩畫技法與思想、水彩畫形式感、水彩色調、水彩畫激情與理性控制這幾個方面出發。文章主要內容是自己對水彩畫的粗淺的認識。撰寫過程中,自己也進行自我反思,希望能夠在認識過程中達到理論的升華。
當代藝術的洪流不可阻擋的沖擊著當今美術界,各色流行的當代藝術成為“時尚”的代言詞。現代藝術的大潮占據的時代的話語權。具象繪畫在當今的社會體制下,很難得到專家學者的肯定。在這種氛圍下,某著名寫實畫家發表論文,文章開頭就將寫實繪畫損了一通,著實讓人很難理解。學術論壇現代流派的學者教授也都喜愛諷刺。好似傳統具象繪畫是中外祖宗留下的古董一樣。
這種觀念論戰同樣存在于水彩畫。水彩圈內關于“技”與“思想”的論戰,爭論不休。如今,只要是是堅持傳統作畫,就會有很多人報以“ 保守”之說。更甚至被激進美術評論家評為“感官美術”,劃歸為低級美術樣式。
18-19世紀唯美主義者的繪畫家,創作出大批優秀的水彩繪畫。但是,好景不長便遭到理論家的抨擊。他們認為:現代藝術家從事藝術自身就是社會事件。通過這一現象讓我“偏執”的認為:每個藝術家如同天上一顆星星,都會有自己的位置。讓藝術家保持自己的風格特色,讓習慣傳統的人繼續從事傳統藝術,讓觀念藝術家推動藝術的現代化,這也許是最好的解釋吧。
必須看到水彩畫存在著藝術批評家所說的“技法先行,哲學缺失”的問題,現在水彩存在著“有水沒彩,有形無魂,有技無藝的問題”誠懇接受這些問題的存在,并不代表一定要放棄對技術的尊重,二者之間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水彩畫是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特征,如果在不理解如何使實現這種特色的情況下,只是追求觀念藝術發展,必然讓水彩畫失去自身特色。給予現代藝術理論建設的正面性,更理解強化水彩畫的藝術觀念是正確的,除了應該遵循 “以物載道”這一不變藝術法則,還應該用水彩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技巧的重要性。水彩這一畫種決定了其技術的關鍵。這里暫且不具體陳述,只是想從技術的選擇上給予重視。技法本無高低之分,只有運用得當與否。認識到一些水彩畫家拿著技法當思想。真正的技法對于作品完美性是不可或缺的。中外不少優秀的畫家作品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技法借鑒。
技術的提高,促進觀念革新。觀念的確定,拉動技術的進步。沒有實現自己繪畫意念的技巧,絕對不是好的技巧。許多人容易將技巧與寫實描繪表現劃上等號?,F實拷貝的描繪能力是以觀念思想作為指向,具體說來,寫實畫的美學指導將細節描繪作為主要展現。這是出于對繪畫意念的思量與需求。
水彩畫的理論建設是極為重要,但是在繪畫這種藝術領域,如果能多一些寬容,對水彩畫的發展會更有好處。只有找到自己的鑰匙,才能表現個人觀念。如果不能夠認識并熟練掌握水彩技法,是不能把個人的感情思想與創作技巧完美結合。
人對物象產生的形式感受。由具象形狀、色彩、結構的關系所產生的形式特征。通過人的視覺感受后,產生心理的結構反映。在繪畫中,形式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吳冠中先生是對形式感研究的大師。就形式在畫面中所具有的意義,他曾做過精彩的論述,“純形式美是存在的,并被大量利用到建筑、家具、服飾及一切工藝品中,但對于繪畫,我個人絕不滿足于純形式的視覺舒服感,我愛繪畫中的意境,不過這意境是結合在形式美之中,首先須通過形式才能體現?!?/p>
歐洲寫實繪畫有上千年的發展史,我們拋開寫實的具體題材,有的寫實畫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深邃的思想意境。有的寫實繪畫在歷史的洪流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除了似與不似的的因素外,另外的重要因素就是對畫面形式的處理技巧。
繪畫中對于形式美的感受。這包括兩個因素,對象本體之美、表現其形式美。畫家對于自然主要部分應當誠實、極盡所能,更好表現對象本體之美。
我們面對自然是具有雙重性的,成為自然的奴隸,主宰自然的表現。在面對風景的時刻,一方面調動自己情緒感受對象的本體美,同時發現、總結對象的形式美感。重視對象的情感是建立在合理的畫面形式基礎之上。形式感的視覺舒適性能夠提高客觀對象的特色。
面對的大自然繁雜無序,里面包含著復雜的色彩和結構形式。如何合理的取舍、組織這些因素是畫家必須面對的難題。風景寫生的過程中,在畫面中如何構圖、經營,成為繪畫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學習發現畫面的形式安排是第一要務,面對繁雜的風景中將構成畫面的因素抽離出來,如何分構畫面,點線面的形式要素揉入繁雜的物象中去,頭腦始終保證清醒的狀態。這種理性的形式安排使我對畫面具有全面的操控。通過圖式推敲,色彩經營,形成和諧的畫面。
色調,是非常重要的,在繪畫寫生過程中起到潤滑劑作用。色調就如同音樂會的指揮一樣控制著整個作品的藝術境界。面對大自然,我們不善于將天、地、水等具體事物聯系起來。簡而言之,就是畫面部分各自為政,最后組合起來效果不佳。水彩繪畫中最難的是畫面的各種因素和諧的組織起來。
水彩寫生不是會議記錄,是通過水彩手段來表達我們面對景色的情感,做到借景抒情。色調在符合物象統一的前提條件下,通過色彩間的組織構成、明暗對比、色彩對比、面積比例等關系的調配;輔助以水彩混色法、疊加法、罩染法等水彩技法,來統一畫面效果,營造出虛虛實實的藝術效果。劉壽祥老師的威尼斯水彩畫系列,就是很好好的實例,暖暖的陽光投射到畫面中心的古城堡上,而畫面下端的護城河光線昏暗,畫面橋下倒映著威尼斯城,畫面中處在陰影大部分城堡與陽光下的幾處建筑形成強烈的視覺差異。色彩冷暖色塊相互交叉。畫面控制在統一基調中,形成一種虛實相生的空間意境。
阿爾瓦羅(Alvaro Castagnet)是一位色調控制高手,畫面中的咖啡廳被紅色、藍灰、黃色所籠罩,幾個顧客在隱藏在投影深處。率直的筆觸與淡灰色之間形成強烈筆意。作品色調統一完整,畫面充斥著勃勃生機。
繪畫過程中,畫面色調的和諧統一成為成敗關鍵。重視畫面的色調統一,可以從客體中提煉出典型。做出符合畫面效果的取舍,這種取舍必須源于自然,否則就失去寫生的意義。同時高出自然,通過理順色調的關系抒發情感,才能夠畫出優秀的水彩畫作品。
激情是一種情感變化。繪畫激情是繪畫過程中情感波動在繪畫上表現。對于畫家來說,激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活動。多數畫家都曾有過激情繪畫感受。是繪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幅優秀作品是需要飽含激情的,這種激情可以賦予藝術作品以性情。作品《樹林》是我在江西婺源的小林子畫的,這張畫雖然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但是,在畫這張畫時我可以感覺到血液在沸騰。這種激情在推動著我對畫面的表現,在畫面大片深色區域的背景采用了大筆刷和甩筆技法,背景深處透出遠方的亮色。畫面格外有力量。其余部分則是相對柔和。使畫面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在面對美好風景時通常會激發人的繪畫激情,這種激情的引導會讓畫面產生熱烈的藝術效果。所以,在繪畫過程中努力掌控自己的繪畫情感成為重要一點。然而,激情的心理復雜性,決定了它的持久性。開始的激情,后端的激情消失。這都是常見的具體問題。這時的畫面往往陷入一種被動,不知道再如何進行下去。需要我們能夠做出適當的調整,將激情運用到畫面的關鍵部分。
理性控制對激情的發揮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說激情是繪畫的血肉,那么理性則是畫面的骨骼。通過理性的控制激情,將激情充分表現出來。
中國水彩畫經過了百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必須指出,在這種光環下中國水彩畫界仍然存在許多具體的問題。文中主要圍繞理論、以及如何表現等問題展開。因為技法是每個水彩畫家一生之中都在探討的問題,在此不在具體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