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4)
眾所周知,鋼琴專業的教學,在音樂類院校和師范類院校中,無論是從外在的授課形式上還是從內在的教學安排上,都存在著諸多的不同。究其原因,這主要是由于兩類院校在招生定位、培養方向、教學規劃以及授課模式等方面存在著許多根本的不同。筆者就多年的教學觀察和體驗,現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闡述一下鋼琴專業的教學在兩類不同培養方向的院校有哪些具體的不同。
招生定位的不同,俗稱“生源不同”。從根本上講,造成兩類院校鋼琴教學模式存在不同的最源頭的因素是在藝術類招生考試中針對所報生源的考查要求和標準不同。報考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的考生,在考試時應具備的專業水平和素質是一專多能,也就是說考生的專業素質應盡可能地多樣性一點,器樂、聲樂、舞蹈等藝術類的技能越全面越好,當然,在全面的基礎上,如果有一兩項的專業技能更加的突出一些,水平更高一些,相對于其他考生來說,自然就有了更高的競爭力。但是,沒有全面的音樂素質做基礎,只有一項專業技能的考生,即使是這一項專業技能的水平再突出,在師范類音樂考試的招生中也是不占優勢,甚至是沒有競爭力的。而在音樂類專業院校的招生考試中,其對考生的專業技能要求則恰恰相反,即越專越好,水平越高就越有優勢、越有競爭力。即使你有再多的專業技能在身,但沒有一樣是較為突出和高水平的,那最終進入音樂類專業院校學習深造的機會也是十分渺茫的。因此,以鋼琴專業為例,招生定位的不同直接導致了考生在進入這兩類院校進行專業學習的時候,其鋼琴演奏水平的基礎大不相同。師范類院校學生的鋼琴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甚至是沒有絲毫的鋼琴演奏基本訓練,而進入音樂類院校學習的鋼琴專業的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鋼琴專業演奏訓練,有些甚至是已經在專業的鋼琴演奏領域具有了相當高的水平。因此,招生定位導致的生源基礎不同是這兩類院校的學生在入學后的鋼琴教學模式上具有根本區別的本質原因。
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的培養方向是為中小學或是大中專提供普通音樂課教學的師資力量,而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的教學是為了給社會提供和培養更多的鋼琴專業演奏人才,因此,鋼琴專業的教學在這兩類不同的院校中其課程的設置和教學的模式均不盡相同。在師范類音樂專業的教學中,鋼琴課的教學是所有音樂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也就是說,無論你是以什么樣的專業技能考入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的,你都要開始學習和具備鋼琴演奏的專業技能。這就使得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模式必定是大課式的,集體性的,因為它首先應體現的是普及性而非專業性,在大課教授的同時,老師亦可以根據學生入學時的鋼琴演奏水平的不同大體分為幾個小組,以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和內容。相反,音樂類院校的鋼琴專業課教學則是以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模式為主,因為音樂類院校的培養方向是為社會提供高精尖的優秀的鋼琴演奏人才,這樣的要求就需要負責專業教學的每一位導師精心的努力和悉心的栽培才有可能開花結果,每一位學生入學的專業水平,自身所具備的先天音樂素質,其可挖掘的藝術潛力以及揚長避短的發展方向,都是導師在針對每一位進入專業院校學習的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時需要綜合考量的,真正是體現到了量身定做,因此,只有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才能充分的落實對每一位學生的培養。另外,培養方向的不同也使得這兩類院校的鋼琴課使用教材有著很大的區別。師范類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內容以適合高等師范院校學生學習需要的專門教材為主,老師也會適當的補充其它有益于學生練習和提高的相關教材作為補充,但最主要的還是突出教材的綜合性。而音樂類藝術院校的鋼琴課教學則以鋼琴專業學生必須具備和學習的內容為依據,教材的選擇上會更多的突出其專業性,不同年代、不同作曲家、不同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形式作品的教材,都是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學生所必須選用和涉及的,有些時候老師還會根據演出和專業比賽的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練習中從專門類的教材當中選擇一部分舞臺演出效果好,技術性突出的作品作為儲備。
師范類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最終畢業時的就業選擇方向大多是以中小學或是各單位的群眾性的文體活動部門為目標,因此其在校期間的專業學習往往是偏向中小學學生的特點或是群眾性的特點,具體到鋼琴的教學內容,在初步的鋼琴演奏能力得以建立以后,老師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更加側重教學內容的廣泛性、普及性而非高難度高演奏技巧的內容的訓練。并且,在具體的鋼琴曲目和作品的選擇上,師范類音樂專業的學生應更多地涉獵一些旋律性和歌唱性較強的曲目練習,并且應該在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上側重培養鋼琴伴奏能力的提高,因為在日后的實際職業需要中,鋼琴的演奏能力更多的是會體現在為演唱者的伴奏能力上,并且要適應不同種的伴奏需求,比如說在中小學的音樂課教學中,給孩子們的演唱曲目進行簡單的伴奏,在各種文藝活動中,給各類相關的聲樂演唱者提供更加專業的正譜伴奏,以及在特殊需要時隨時能夠根據調性的改變提供即興伴奏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師范類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四年的鋼琴課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和提高,并且不斷的實踐和應用才能實現的,因此,師范類高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應本著這一原則和目標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和內容的調整。而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的學生在最終畢業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面對的是專業演出團體,藝術劇院、歌舞劇院以及培養鋼琴專業學生的音樂院校,這就要求音樂類院校的鋼琴專業學生在校的專業學習,應更多的側重于鋼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和以演奏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整體音樂素質的培養,其鋼琴教學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大量的鋼琴演奏技巧訓練以不斷提高其自身的鋼琴演奏能力,還要包含大量的鋼琴演奏作品的積累,舞臺演奏的禮儀與形式,并且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更多地參與各類相關的專業演出和比賽,以提高自己的綜合演奏能力。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應更全面的進行各種鋼琴音樂作品的篩選和學習,為將來培養出專業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鋼琴演奏人才做好充分的儲備。此外,為適應學生對部分大型鋼琴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的學生在鋼琴主課的學習之外,還必須深層次的學習和聲、曲式、作品分析以及相關的鋼琴藝術史,中西方音樂史、甚至是部分鋼琴家的自傳或是后人對他們的總結性的評論,這些相關課程的學習,對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學生的鋼琴演奏綜合素養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隨著社會進步的不斷開放性發展以及培養復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目前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和音樂類院校的鋼琴專業教學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融合和互補。比如,在對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師資人才培養上,已經不僅僅是局限于面對中小學或是大中專的師資需求,各類藝術中專、藝術高中、甚至是各類綜合性大學的音樂學院的師資培養,也已經成為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鋼琴師資培養的一部分,因此,高水平高質量的鋼琴專業師資力量的培養已經成為目前師范類院校人才培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隨著全民音樂素質的不斷提高,很多報考師范類和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的學生都是從很小就開始接受專業正規的鋼琴演奏技能的訓練,等到面臨大學的專業選擇時,大部分的考生已經具備了相對來講比較專業的鋼琴演奏技術能力,因此,整個師范類音樂專業鋼琴教學的起點,已經從最初的普及提升至選拔的層面,為了不使鋼琴演奏專業水平較高的學生被埋沒或是耽誤,師范類院校也開始逐步建立起適應這一部分學生的教學體系,以便更好地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提供更適合的平臺和機會。與此相同,音樂院校的鋼琴專業教學也開始更多地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培養,而不僅僅局限于對自身小專業領域的學習,這樣,對學生在未來適應社會的更廣泛地選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時,對于更多的有突出發展潛質的鋼琴專業的學生,音樂類院校的鋼琴專業課教學也開始更多地走出校門、國門或者是把國內外知名的鋼琴演奏家和鋼琴教育家引進到學校里來為學生們提供更多面對高水平專業人士的機會,授課的模式也以傳統的教室模式逐步的擴展為公開課、大師班、講座、國內外交流訪學以及更多的由課堂走向舞臺。
綜上所述,師范類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與音樂類院校鋼琴專業的教學從本質上說還是有培養方向的不同,但是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各類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不斷擴大,師范類高校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與音樂類院校的鋼琴專業教學又呈現出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趨勢,比如,目前很多專業類的音樂院校在招生方向上的定位,已經從單一的音樂表演類專業衍生出音樂教育類的表演專業,而師范類院校的招生目標也已經從單一的音樂教育方向發展出音樂表演類的分支,因此,過分的夸大和偏執的否定這兩類院校鋼琴課教學存在的差異都是不符合實際的。
1.宋楊.關于高校音樂教學中鋼琴教學的探討[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1)
2.張凱.高等師范音樂學院鋼琴表演專業教學探索與實踐.《藝術研究》2012年8月
3.龔亞虹.論高校音樂表演類藝術人才的培養模式.《音樂探索》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