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師范高等??茖W校 遼寧鐵嶺 112000)
與傳統的高等美術教育相比,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更側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因為其培養的畢業生去向主要有二,一是從事學校(主要是中小學)的美術教學;一是去相關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從事美術設計等具體工作。所以高職院校在培養目標的確定上、課程的安排上就要緊緊圍繞將來就業的需要,培養具有實用技術的人才,即具有良好的實際動手能力的美術人才。高職院校的素描課程,在教學中就要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弱化純藝術的部分,強調應用性和技術性,針對目前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其將來的就業需求相結合,突出基礎造型訓練的功用性,時時注意不同設計的具象特點。
長期以來,中國的藝術院校素描教學采用的都是前蘇聯的素描教學體系,這一體系主張把所見的事物都細致的描繪出來,還原事物本來的面目。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從靜物到石膏人物像再到真實人物,用時很多,認為學生只有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才能學會造型。同時,素描對象是以人物為主的,主張人物造型準確才是最高的境界??陀^地說,造型準確這一要求與當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實際是相符合的,這也應是高職院校美術素描教學的首要目的。可是,我們還應考慮到高職院校美術教學的實際課時特點,通常在三年的專業課中,每學期素描的課時數一般不超過72課時。因此可以說,照搬這一教學體系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高職院校的實際。高職的素描教學目的是要學生能“短時、高效”地掌握造型基本的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下牢固的專業基礎。
美術素描教學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引導學生觀察美、感受美,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
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學生要想把復雜的各類形體通過畫面顯現出來,首先就要對這一形體進行整體觀察。這種觀察主要體現為整體構圖時畫面各部分的協調安排,或明或暗中光影強弱的對比。學生只有通過反復的觀察,才能逐漸把握規律,形成技能,最終達到能將這種思維方式嫻熟運用,才能稱得上是熟練掌握了繪畫的技法,并在實踐中真正派上用場。所以,教師的教學原則就應是由簡入繁、循序漸進。例如:在開始教學時應側重教給學生一些寫實的基本內容,比方結構、比例、明暗、解剖、運動、透視、體積感、節奏等。結合靜物、石膏像等開展素描寫生,以便培養大學生的整體觀察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觀察是在下筆之前就要進行的,即首先要對素描對象的整體特征做到了然于胸。
學生通過學習素描,既培養了自身的整體觀察能力,同時也在培養他們對整體美的感受能力。這也正是進行素描練習的意義所在。
所謂整體感,實則是就學生繪畫過程中整個畫面所表現出的效果來說的。通俗點說,素描其實就是比較,它是利用所描繪物體的深淺色調、外形的大小比例以及透視關系等,經過比較而表現出素描對象真實而客觀的那一面。一個完整的素描對象也是由若干局部構成的,其每一部分相對整個物體來說,體現著次要與主要的從屬關系。所以在深入刻畫某個物體時,就一定要把握住這個對象中能集中體現其神形特征的部分來加以細致描畫,以突出畫面的整體感。在具體的素描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對整體美的感受能力。在進行寫生訓練同時也要不斷強化學生的整體意識,讓他們的素描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有限的課時范圍內,要使高職美術素描教學真正做到“短時、高效”,就必須講究策略與方法。
長期以來,很多院校在美術素描教學中一直遵循著這樣的一種模式:即素描課的作業長期化,教師將形體、結構、透視、比例、空間、虛實、明暗等要求一一呈現給學生,希望學生的每份作業都能很好地完成上述問題,一直到結束課程。應該說,傳統素描并沒有完全過時,時至今日,也依然有著它的作用和價值。當然它的作用和價值也需要我們用批判的眼光去正確認識。傳統素描中對透視關系的準確把握,對解剖關系的細致處理,以及在局部與整體、理性和感性、內在與表象之間關系的處理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和借鑒。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由外到內、自淺而深的觀察能力,眼、手、腦的相互協調能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等等。上述的素描基礎訓練其實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觀察方法的問題,即要學生首先學會“怎樣看”。注重觀察局部,但又不能將視線只停留在某處,還要兼顧整體,宏觀地地觀察素描對象的形狀、比例、光線明暗變化等。高職院校素描教學中要實現新的教學策略,就需要學習、借鑒傳統的素描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寫實能力是整個素描的根本,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有高水平的素描。從現狀來看,雖然一些學生在初高中時期接觸過素描,可大部分學生并不是從基礎學起的,或是有了一定基礎也并不扎實,隨意性和概念化較強。還有一部分學生能夠進入高職院??康氖恰澳瑢憽?,對于怎樣觀察、比較乃至透視、空間等了解得很少,有的幾近無知。所以,素描教學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寫實能力。在訓練過程中,主要側重培養、強化學生的深入刻畫能力。因為高考前的應試訓練,只傾向于表面的視覺效果,作業很少有特別深入的。不少學生進入高職后心態依然浮躁,缺乏深入的能力,這樣就很難在繪畫方面達到高水平。因此,在素描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寫實能力,同時也需要加強短期作業和速寫練習的訓練,這能使學生的敏銳觀察力和概括表現力得到有效鍛煉,有益于提高他們的造型能力。
觀察方式是思維方式的體現,美術專業的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就需要有專業的思路來引領。在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從觀察局部的習慣中盡快擺脫出來,學會整體觀察,這對學生今后的專業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素描并不是照貓畫虎地簡單描摹,而是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把自然的形體升華為點、線、面等形式要素,并把它們按照形式美的規律加以理性的組織。如果對素描的形式語言不理解,寫生時只會羅列細節、拷貝自然,就無法進入藝術的殿堂。因此在寫生的基礎上,必須學習繪畫的形式語言,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及表達客觀事物的能力。
美術教學的過程也是美育的過程。它可以塑造學生美的心靈和思想,讓他們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豐富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藝術技巧。在素描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技巧指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作畫能力,并通過系統而豐富的理論講授來使學生的藝術素養、鑒賞水平得以提高,從而提高他們的造型能力,提升內在素質,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今天,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方興未艾,美術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日益成為高職教育的亮點。高職人要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抓好素描教學,促進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學形成特色,辦出成效。
[1]柴玉紅.淺談當今素描教學在藝術教育中的改變[J].大眾文藝.2011.(17)
[2]許春亮.張展.試論高職院校美術教學中的素描訓練 [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3]鄭麗敏.淺談高職美術專業素描基礎課教學[J].教育與職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