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900)
美的事物一般都符合自然規律的形式不違背人們的官能快感,經常以其鮮明生動的形式——色彩、聲音、形體、肌理、造型等給人們以舒適的感受。各種形式的美感更是以能否符合自然形式的規律性作為美的衡量尺度,如對稱與均衡、尺度與比例、節奏與韻律、統一與變化等,這些“美”的原則同樣是家具造型設計中所應遵循的美學原則。本文著重討論了節奏與韻律的形式美感在明式家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節奏與韻律是自然事物中的自然現象和美的規律。如水波的蕩漾,層層花瓣包裹而成的鮮花,樹木一圈圈的年輪等都蘊藏著節奏與韻律的美。節奏在音樂中被定義為“互相連接的音,所經時間的秩序”,在造型藝術中則被認為是反復的形態和構造。韻律是節奏的變化形式。節奏與韻律往往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總的說節奏與韻律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周期性表現形式,有規律的重復、有組織的變化現象,是藝術造型中求得整體統一和變化,從而形成藝術感染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常見的韻律形式有:重復韻律、漸變韻律、發射韻律,雖然其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它們的共同特征是重復和變化。
中國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國家之一,其發展隨著社會化的進程經歷了多層次的變革。明代家具是我國家具設計史上最繁盛的時代,這一時期家具的造型、裝飾、工藝、材料等,都已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簡潔的時代特色,后世譽之為“明式家具”。作為中國家具的代表,至今明式家具還在影響著當今的家具造型設計。
明式家具造型中節奏與韻律感的設計是運用某些造型設計要素進行有條理性的、有次序感的、有規律性的形式變化,常以形體的厚薄、線條、大小、形狀、肌理、色彩等來表現。其中明式家具造型裝飾的要素具有規律的間隔重復,體現重復的節奏韻律美感,明代的床榻鏤空裝飾要素中,幾何形紋樣的重復應用,在形式覺美感上給人以重復的韻律和秩序感。另外明式家具造型中線條的運用也形成了一種節奏與韻律感。
線的應用是明式家具的特點,明代家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協調。并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在線形中我們通常理解為兩種:一是表現為直觀的視覺構成要素的線,明確地存在于造型形體表面的轉折處。另一種則是構成面的要素的線,也可以說是一種由線構成的虛擬的面。各種形態的線具有不同的性質,在明式家具造型上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產生不同的節奏與韻律。
在明式家具中很多決定形體結構的線條,在細節和大的形態上也不同程度的表現一種節奏和韻律,明式家具椅子的整體造型都是用直線和曲線靈活進行設計和制造的,這種線條的節奏感讓整個椅子形成了協調的美感。其次明式家具中很多細部雕琢都是使用重復的線條進行設計制作。
明式家具中很多凳子的造型設計會使用到由各種不同形式的線構成的虛擬面,這些不同形式和材質的重復的線條本身就帶有一種韻律感。除了木材線條和鏤空處理形成的虛面也有繩線和藤條制作形成的虛面,通過線條的交疊和重復排列達到了整個造型設計的運動感。
總之明式家具造型設計中不同藝術風格主題由不同韻律的線所構成。如采用連續韻律、漸變韻律的線形構成挺拔的形體,容易形成勻稱或協調的藝術風格;采用起伏韻律的線形構成的形體,容易形成圓滑、流暢的藝術風格。
明式家具造型的形態中,包括著功能效用、材料技術和形式美感三要素,可粗略劃分成六大類:椅凳類有官帽椅、燈掛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杌凳、圓凳、春凳、鼓墩等;幾案類(承具類)有炕桌、茶幾、香幾、書案、平頭案、翹頭案、條案、琴桌、供桌、八仙桌、月牙桌等;柜廚類有悶戶櫥、書櫥、書柜、衣柜、頂柜、亮格柜、百寶箱等;床榻類有架子床、羅漢床、平櫝等;臺架類有燈臺、花臺、鏡臺、面盆架、衣架、承足(腳踏)等;屏座類:有插屏、圍屏、座屏、爐座、瓶座等。
明式家具造型設計是把功能效用放在首位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充分考慮把家具的各個部位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節奏與韻律的各種表現形式,使各部分相互聯系和呼應,力求取得整體的協調和統一。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充分運用了曲線本身具有的節奏和韻律感使椅子整體造型輕靈、通透,一件家具設計從造型的構想到整件作品的完成,節奏與韻律就像血液一滲透在作品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藝術魅力,反之明式家具也完美再現了節奏與韻律的獨特魅力,二者相輔相成。設計就是要把物品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審美情趣來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要求。
節奏與韻律在明式家具造型設計中的完美體現是作品的靈魂所在,即使是設計日益現代化的趨勢下的今天,節奏與韻律的應用也是尤為重要。節奏與韻律相關問題的探索正在被設計師們關注著,學習和借鑒明式家具中節奏與韻律的應用有助于設計師更好的理解線條的韻律感在家具設計中的靈活使用,以便更好地為家具造型設計增色添彩。
[1]劉文龍,潘玲霞,黃凱主編,家具設計,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2.7
[2]吳林春等主編,家具與陳設,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楊瑋娣,家具設計分析與應用,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4]瓦西里.康定斯基,點、線、面——抽象藝術的基礎,羅世平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